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從白門樓開始> 第71章 怕是石樂志!

第71章 怕是石樂志!

  「世子的意思是?」


  高雲一問,袁耀就插了插手,凝重說道:「依子嘆所見,這天下為何人之天下?」


  「當然是漢室正統,劉家的天下。」


  高雲脫口而出,而袁耀則是搖了搖頭,「子嘆錯了,漢室雖然五百年正統,根深蒂固,但是說白了他劉家不過是披著皇家皮毛的世家。」


  「在如今這個亂世,與其將天下歸於日簿西山的劉氏,不如將天下歸於各地的世家望族!」


  世家望族!高雲深深吸了口氣,其實他對於這個年代的世家他也算是有些了解。自光武以來,土地兼并愈發嚴重,導致了各地豪門世家紛紛崛起,對內他們教化百姓壟斷文化,對外他們選擇家中優秀子弟參與朝政,試圖瓜分大漢劉氏的話語權。


  能稱為世家的一般都有幾個要素,首先一定要有土地,土地是世家根本,所有的世家開支都是源於土地的產量。其次就是要一定的傳承,所謂傳承並不光光指你這一家流傳了多少代,更多意義上是指你這一家有多少的文化底蘊。有文化底蘊的世家才等於有了根基,譬如潁川荀氏傳於荀子,潁川陳氏流於齊田,所以他們之中能有那麼多優秀子弟湧現也就是理所當然。


  世家最好的領導人就是世家,這句話也從根本上解釋了三國局勢。曹操能擁無數奇才,就是他擁有了王佐之才荀彧的輔佐,有了荀家的號召力自然是天下豪傑競相投之。再者,袁氏四世三公,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他們都憑藉著這個名頭廣納賢士,他們有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都是靠了四世三公的號召力,所以才有了現在與曹操分庭抗禮的局面。


  反面例子便是劉備,劉備雖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後,但是畢竟家道衰落,只有匡扶漢室的志向是根本不夠的,天下名士哪裡願意鳥他?也才有了他前半生顛沛流離的局面。諸葛孔明出茅廬之後,給劉備定下了爭霸天下的計劃,入蜀之後得了蜀中世家的支持,常年厲兵秣馬,才能有幸參與到三分天下的格局。


  所以說來說去,世家才是這個年代的根基力量,有了世家支持的人才會有雄厚的基礎。


  想到這裡,高雲不禁開始聯想閻象的意圖,才輕聲問道:「世子的意思是說,廬江之地的世家很不好對付?」


  點了點頭,袁耀有些擔憂的說道:「這正是正人君子的可怕之處啊,閻象看似在子嘆出任廬江太守上作出了讓步,實則是以退為進。


  子嘆畢竟根基淺薄,年齡尚幼,江東世家有錯雜分立,廬江當地的名門望族又如何能夠相容子嘆?恐怕在知道子嘆凱旋迴歸那一刻,閻象心中就已經有了定計,而這就是徹徹底底的陽謀,就是要用廬江本地的豪門逼得子嘆作出讓步!」


  高雲眉頭緊鎖,不禁開始思考,好一會才問道:「世子既然與屬下說起此事,應該是有了計策讓屬下應對吧。」


  袁耀道:「計策是有,但是謀事在天成事在人,有些東西還需要子嘆自己去爭取。」


  高雲起身,對袁耀深深鞠躬說道:「但請世子教我!」


  「廬江世家亦有領導者,子嘆可從一家著手,分化離析,便大事可成!」


  高雲抬頭,猛然問道:「敢問世子,此為何家?」


  「前廬江太守陸康,宅心仁厚,大儒之風。子嘆入廬江,可結好廬江陸家,見機行事.……」


  袁耀一再要求送送高雲,但是都被高雲推辭去了,既然袁術的詔書已經下了,閻象又時刻惦記著自己,那麼高雲恐怕在壽春也待不了多少時日了。


  他從袁耀中的話中已經聽出了名堂,對於那些世家不能一味的縱容,也不能一味的打壓。蘿蔔與大棒要用的相得益彰,拉一家打一家才是目前最有利於自己的策略。


  陸康此人高雲還是了解的,按照歷史軌跡來說此人在195年就應該病逝,但是從袁耀的話里不難聽陸康還尚在人間。當然,見過太多偏折高雲,對這種事情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可無論如何,高雲都要早作打算了,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回家,家中還有郭嘉禰衡這樣的名士,高雲這知道這兩個人都是當世奇才,至少能給自己出上一個詳細的謀划。


  「子嘆!子嘆!」


  高雲還在馬車之中沉思,但是幾聲巨吼已經將他帶回了現實,他撥開窗帘,伸出腦袋,便是見到典韋這個糙漢子,已經策馬與他並齊。


  「是阿怪啊?不知夫人所在何處?」


  高雲勒停馬車,已經下來,早有僕人在一旁給他打上了紙傘。


  典韋在馬背上撓了撓腦袋,這麼大的雪他卻不需要任何遮蔽的道具,指了指後面,就大大咧咧說道:「還在後面,俺看到你的馬車,便是追了上前。」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只要看到呂玲綺,高雲總覺的很安心。也是因為大雪吧,這個小妮子也是選擇了乘坐馬車,後面洋洋洒洒跟了十幾名女子,高雲便知道呂玲綺挑選女兵應該有了些眉目。


  「今天聽香兒說玲綺去東城選兵了,應該還算順利吧。」


  「恩,還算順利,這十名女子都是好苗子。倒是你,從哪裡回來?」


  夫君兩個字呂玲綺現在還叫不出口,至少當著高雲的面,她只會用「你」來稱呼,被呂玲綺一問,高雲也只能將去袁耀家赴宴的事情說了一遍。


  「有些事情在外面不便說明,到了家中在與玲綺細談。」


  高雲下了定論,就打算與呂玲綺同乘一車,扶呂玲綺上車之後,他剛剛準備抬腳,便是被撞了個滿懷。


  「你小子沒長眼睛嗎!」


  典韋已經將眼睛瞪的如同銅鈴一般,看著那個披頭散髮男子,就要動手。


  「阿怪且慢!」


  高雲叫停典韋,便是上前,看著一頭砸到在雪地上男子,總覺得有些面熟。


  「子嘆兄莫怪,子嘆兄莫怪。」周瑜氣喘吁吁的派了過來,對著高雲一禮就是說道:「伯符兄長喝多了,瑜拉不住他,衝撞了子嘆兄,還請子嘆兄勿怪。」


  「原來是公瑾!別來無恙。」高雲還禮。


  「伯符兄這是怎麼了?」


  「無事無事,只是喝多了。」周瑜顯得有些顧左右而言他,「天寒地凍,兄長喝多不省人事,瑜便先扶兄長回家,改日在登門致歉。」


  「公瑾請便。」高雲不在阻攔,目光卻是盯著兩人。


  周瑜畢竟是美周郎,力氣也算不上大,扶孫策起來還顯得非常吃力。孫策的手臂被夾在了周瑜的肩膀之上,已經蘇醒了的他但是神智仍然不清楚,嘴中還開始嘟囔。


  「我……我孫伯符……何至如此……我有……有玉玉玉……璽在手!」


  聽清楚了孫策的話,高雲一個哆嗦,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連忙上車,叫人趕緊啟程回家。


  呂玲綺探出了小腦袋,好奇看了看雪地里的難兄難弟,不解的問著高雲道:「這兩人是怎麼了。」


  高雲聞言一把拽回了好奇寶寶呂玲綺,伸手將車簾合上,嘆了口氣,也顧不上呂玲綺的不滿,仰頭而言。


  「這孫策.……恐怕.……恐怕是石樂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