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地為證
王曉荷被兩個家丁拖回雜院時,衛閑春和荀弋尋覓而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擦肩而過的女奴就是小師妹。
「晚生見過太傅大人。」衛閑春和荀弋拱手行禮,彬彬有禮,謙如君子。
獨孤風華聽聞下人稟報得知二人皆是從龍銜書院而來,師從簡易生,不由得高看幾眼,是以禮遇有加。
「二位不遠萬里來到獨孤府,可是簡夫子有要事交代?」獨孤風華擠出一個官方微笑,眼神幽邃的凝視他們。
「我們是來……」荀弋嘴攔不住差點說出尋找小師妹,衛閑春假意輕咳兩聲,打斷他的話。
衛閑春笑道,「我們與獨孤師弟在龍銜書院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情同手足,那日他不辭而別讓師兄弟們十分想念,不知可否與他一見?也好讓我們回去與眾師兄弟有個交代。」
獨孤風華老謀深算,焉能不知他二人懷有目的,獨孤代澤的事一旦戳破被有心之人利用,安插個通敵叛國的罪名,在聖上跟前參一本,只怕府中上下都要遭受牽連,他堅決不會冒這個險。
他察言觀色篤定衛閑春不是輕易可以糊弄之人,萬一弄巧成拙,反而引來災禍。
「並非本官不肯,只是小兒淘氣,好不容易將他帶回家,誰知不出幾日他又溜出去至今不知所蹤,你說這孩子……唉,本官教子無方,讓二位見笑了。」獨孤風華露出慚愧的神情,衛閑春一時難以判定真假,又不敢造次只好告辭。
仔細想想獨孤風華說過的話,也並不無道理,小師妹的性子本就飄忽不定,不拘一格,她定會設法逃脫不會坐以待斃。
但依荀弋所說,那日獨孤風華初見她時,命下屬捉拿揚言「將這個膽大妄為的婢子拿下」,此處疑點頗多。
如果荀弋沒有聽錯的話,那麼就是說小師妹並非獨孤風華的女兒,自然也就不是獨孤代澤。如果荀弋的話並不完全正確,那麼獨孤風華的話便有幾分道理,衛閑春一時間也拿捏不準。
他向荀弋確認過兩三次,荀弋一口咬定小師妹就是被獨孤風華抓走,衛閑春不禁揣度小師妹到底是不是獨孤風華的女兒,究竟是不是獨孤代澤。
衛閑春聽到丫鬟們談話的聲音,迅速將荀弋拉到一旁,試圖從她們口中得到信息。
「你說三少爺究竟去了哪裡?我聽說是為了給老夫人祝壽準備壽禮去了,看不出來他還挺有孝心的,前幾日老夫人還稱讚他呢。」
「哪有的事。我只跟你一人說,你千萬要保密。三少爺才不是去準備壽禮,那都是安慰老夫人的話,他是偷偷跑去車臣國了。老爺親自對夫人說的,我親耳聽到的。」
「那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噓——這件事到此為止,咱們誰也不許再說,否則小命難保。」
衛閑春聽的一清二楚,小師妹對大師兄感情真摯,以她的性子如果逃脫最有可能前往車臣國尋找大師兄。如此一來倒省去不少麻煩。
衛閑春和荀弋又急忙趕回龍銜書院,並修書一封給有臣殷治,希望他能早日和小師妹團聚。
車臣國金碧輝煌的宮殿中,有臣殷治一身鑹金玄色帝王華服高坐正殿之上,玄色的帝王華服綉著金爪飛龍,威風凜凜,萬人之上的他也有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和悲傷。
離開龍銜書院已經快四年了,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推翻有臣弘治,重整朝綱,然而貴為一國之君的他一登基就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
他八歲那年父王去世,自己被君后發配龍銜書院作為質子,他無權無勢只能依靠母族的力量,母親雖然不在了,但她背後的力量卻還在。
有臣殷治的生母,車臣國聖武君父的側妃聞人氏,乃西夏國淵政王之女,母親則是車臣國巡捕五營統領費尚清之女遠嫁淵政王為妻。
西夏國與車臣國交戰中戰敗,西夏國國君便敕封淵政王之女聞人氏為和昌郡主,獻給車臣國聖武君父,誕下子嗣有臣殷治后才被封為側妃。
聖武君父逝世后,有臣殷治佯裝瘋癲,在國相封子雅的策劃下逃脫一劫。當時君后與幾位將領達成協議發兵圍困都城,包圍皇宮,封子雅見此情形十分不利,便設法保有臣殷治一命,遂主動揭發並擁立大皇子有臣弘治為新君。
君后如虎添翼很快助兒子登基為王,此後封子雅更是勸服百官擁立新君,用行動極力討好君后取得對方信任,於是在朝堂上奏請將二皇子有臣殷治以邦國聯誼為由發配龍銜書院,無詔不得回宮。
百官紛紛勸阻更有甚者痛罵封子雅賣主求榮卑鄙無恥,年過古稀的護國公聞人仲跪倒在聖武君父陵墓前仰天痛哭。百官反應越是激烈,對有臣殷治的逃脫更有幫助。
經此一役更是讓封子雅明白掌握軍權的重要性。朝堂上的文官忠烈護主,不忘先帝所託,但在真槍實彈面前卻手無縛雞之力。
車臣國的兵力絕大多數都掌握在君後手中,有臣殷治若要推翻新君必須要有兵力支撐。是以封子雅試圖打開破綻,拉攏上柱國公郭雄峰,將嫡女郭芙月許配給有臣殷治,助其鞏固國中地位。
朝外則與西夏國達成協議,以母族勢力為支撐,朝中則以國相封子雅、護國公聞人仲為首的百官為支撐發動宮廷政變,逼迫新君退位。未出幾日,新君有臣弘治逝世,宣稱身染重疾無力國事,遂託付於殷弟。
十多年前聖武君父抱病在身,曾多次託孤於國相、護國公,有臣殷治乃是其親口傳下的君位繼承人。
「老二殷治智勇雙全,是君位的不二人選,唯有他能帶領車臣國成就霸業,望卿等全力以赴擁戴,為江山社稷也為子孫後代開創盛世……」
聖武君父生前的最後一番話,封子雅每每回憶至此都淚濕青衫,車臣國一直以來都是重武輕文的國家,文官有名無實,一品文官甚至不如七品的武官,致使文官空有一腔報國之志不得施展。
但聖武君父的降臨卻為文官點燃夢想,封子雅平生最留戀的事情便是與聖武君父徹夜長談治國韜略,殿外雨水滴答像夜的伴奏曲,演出歡快的旋律,襯托著君臣和諧融洽,指點江山的氣魄。聖武君父是他一生的貴人與伯樂,沒有他就沒有今日的地位和榮耀。
與其說是他一個人的榮耀,不如說是文官的榮耀。聖武君父力排眾議,拜他為相,操持國事,大大提高文官在朝中的地位。
為了保全有臣殷治,封子雅受盡文官的唾罵和指責,甚至遭遇各種謀殺,但為了聖武君父他選擇忍辱負重,動用一切力量幫助有臣殷治。
經過多年來的準備,有臣殷治已經日趨強大,但是成為新君的他卻又面臨許多矛盾。母族勢力和上柱國公郭雄峰一直左右他的君位,加官進爵會養虎為患,可是不這麼賞賜又會失了臣子的心,反而不利於局勢。
郭芙月被封為宸妃已經引來上柱國公家的不滿,奏請封后的摺子從未間斷,讓他痛疼腦熱,王曉荷,他深愛著的小師妹又至今下落不明,偌大的皇宮不僅冷清,更是十分陰暗,一切就像晦暗不明的深淵,暗潮卻不知何時會洶湧澎湃。
他反覆查看衛閑春遞來的書信,信中明確寫著衛閑春從獨孤府得來的消息,王曉荷來到車臣國,但他派下去許多影衛都沒有半點她的消息。
「來人。」他朝殿外喊道。
御前老太監推門徐步進來,「主君有何吩咐?」
有臣殷治本打算派出一支軍隊去查找王曉荷,但仔細想想卻不能這麼做,眼下局勢如此緊張,他如何安置她?
「傳膳吧。」他顯然是沒有胃口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當初那個執拗的小師妹又是否還一如既往的痴迷於自己?
但是,天地為證,曉荷,我對你從未變心過。
有臣殷治垂下頭,雙手抹了把臉,試圖驅散心中的愁苦和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