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炮灰打臉日常> 第415章 御賜月餅變花樣(2)

第415章 御賜月餅變花樣(2)

  幸而,就在眾大臣們快要被「逼瘋」,生出「告老還鄉」的念頭時,就在皇帝越發地覺得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們實在太礙眼,想要將他們如同割韭菜般,全部割一茬的念頭時,長公主和傅四爺夫妻回來了!


  簡直是一件必需普天同慶的大喜事!


  要知道,除卻太上皇,能制止皇帝偶爾「腦抽」行為,也就長公主一人,再無第二人之選!

  尤其,在眾多「老狐狸」們敏銳地發現,每每傅四爺攜帶至少十輛馬車的禮物入宮之後,只恨不能在自己臉上一邊刻下「小氣」,一邊刻上「吝嗇」這幾個字的皇帝就會「大方」一回后,那心情,簡直是「嗨」到了天上去!


  哪怕,其實,這所謂的「大方」,也是相對而言的,但,那又如何呢?

  總之,相比往日里皇帝用來賞賜朝臣宮妃,看似「貴重」,實則卻只是佔了一個「御賜」身份,根本就不值當什麼的華麗宮緞,頭面首飾和古董擺件,如今,皇帝賞賜眾人的菊花、煙花、玻璃、鏡子、元宵和葡萄酒等東西,才是真正受到眾人追捧好評的!


  這其中,以那些傳承了千百年,家族底蘊深厚到讓人連羨慕嫉妒恨等情緒都無法滋生出,只能深深地仰望膜拜的世家,更是如此!

  套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其實,皇帝這樣的天下之主,那所謂讓人艷羨的「衣食用度」,連普通的世家那些精心嬌養長大的嫡齣子嗣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就更不說那些隱世家族的人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這世間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每次都給皇帝進貢最好的東西,萬一,將皇帝的嘴給養叼了后,除了這些世間罕見的極品,就再也瞧不上其它略遜色一些的東西,那可該咋辦?


  而,事實上,這樣的事情,皇帝又怎不會心知肚明呢?只是,這世間,不是還有這樣一句話嘛?——難得糊塗。


  皇帝雖身居高位,在百姓心中被神話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之威,不可冒犯,一旦有侮皇室的言行舉止,輕則被治罪,重則被誅九族」的程度,然而,事實上,真坐到了皇位上后,很多時候就會身不由己了。


  所謂「平衡之道」,莫過於此。


  ……


  好吧,扯遠了,總之,如今這位被前朝後宮蓋戳認定了「吝嗇」本性的皇帝,逢年過節,就會由往日里的珠寶首飾,宮緞古董等物,變成了賞賜相應的節日之禮。


  比如說,十二月的菊花,一月的煙花,二月的元宵,三月的香皂,四月的玻璃,五月的鏡子,六月的葡萄酒,七月的自行車,八月的涼席,九月的月餅!


  不論後宮妃嬪升了位份,抑或是懷孕產子,再或者是宗室重臣過壽,抑或是邊關武將大捷歸來等等,皇帝都大手一揮,就按照月份賞賜相應的禮物。


  這情況,擱以前,那是性情再荒誕不羈,「腦洞」大開到讓人嘆為觀止的人,比如說,傅四爺這樣的「名士」都想象不到的,就更不用說,平日里特別重視規矩禮儀之道的老古板們了,那更是屢屢覺得自己的「三觀」遭受到了前所未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一般情況,他們能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當然是聯手「對」上皇帝啦!

  勸諫這回事,哪怕「死諫」,對重視清名和聲望,骨子裡就將「家族榮辱」看得比自己性命還要重要的大臣們來說,還真算不了什麼。


  畢竟,這天下,可不是皇帝的「一言堂」。而,他們這樣的「勸諫」行為,那是真正會烙刻在史書里。


  不論一筆帶過,抑或是著重筆墨地描述一番,總之,都是真正的「名傳千古」!

  為此,別說付出一條性命,哪怕,將大半個家族都折騰進去,也無所謂!

  自古以來,人生在世,誰能逃得過死呢?只是,這所謂的死亡,也有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的說法。若可以重於泰山,誰願意輕於鴻毛呢?

  最可怕的是哪怕凄慘而亡,卻也未在旁人心裡,甚至,史書上留下多少痕迹。


  ……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萬分殘酷的。


  就如這世間,每個人都有「軟肋」般,眾位高權重的大臣們,當然也不例外。


  故,這些人中,不乏喜愛菊花這般高雅之物的文官,或者自己不喜歡,但,長輩親戚也喜歡的;再或者是喜歡品嘗美食,尤其元宵、葡萄酒和月餅這類稀罕之物的;又或者是受不了玻璃和鏡子誘惑的……


  總之,在皇帝屢屢做出「驚人」的舉動時,在眾人私下裡已就皇帝本月賞賜什麼物品開了賭局,就連皇帝自個兒都摻了一腳的情況下,皇帝這種種「吝嗇」到拿傅四爺一家子上供的物品來賞人的舉動,那還真是再英明不過的一個決定!

  至於傅四爺一家子,在這其中,又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那,和他們又有何干係呢?

  只要,他們每個月都能收到新鮮稀罕的玩意兒,旁的,又何必計較太多?難得糊塗哪,難得糊塗哪!


  尤其,金秋九月,萬物豐收的季節里,皇帝竟然善心大發地賜了眾臣一些冰淇淋月餅!


  「秋老虎」的威力,哪怕是一眾早就習慣了穿著厚重的官服,早出晚歸的武將們都叫苦不迭,恨不能立刻就回到邊疆,扛著大刀,駕著馬,與那膽大包天到犯大唐王朝邊疆的游牧民族和蠻夷們瘋狂地廝殺一番,就更不用說那些「肩不能擔,手不能提」,完美地演繹出「身嬌體弱」這四個字的文官們了,那更是每每站在烈日下,熱得大汗淋漓的時候,都忍不住在心裡問候老天爺一遍又一遍。


  ——與外派到其它省市,三五年,或者十多二十年,甚至一輩子都可能無法回到京城,走入「京官圈」的官員們相比,他們這些每天都能上早朝,運氣好的話,隔三差五就能遠遠地見到一回聖顏,再加上一些實力,一年就能面聖幾回的京官,那是多麼地威風凜凜,多麼地惹人艷羨哪!

  不然,又豈會有「同品級的外派官員,不如本地京官更貴重」的說法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