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
「招賢令的話,具體是怎麼個招賢標準?」戲志才詢問道。
「唯才是舉,可以適當放寬對品德和家世的要求!」李明想了想,他這個招賢令參考的是歷史上曹操的招賢令,這是他知道的,少數一些和曹操有關的政策。
比如九品中正制,當時他主要是調查九品制度的時候,偶然查到這個政策。繼續調查下去,就有了『招賢令』這個制度。還有屯田方面,他還任命張默為典農校尉負責此事。
後來經過下屬提醒,才意識到這應該是主導軍屯或民屯的官職,於是在任峻繼任典農校尉的同時,專門組建了軍屯兵團。考慮到吳郡和會稽郡缺乏耕地,在魏騰的建議下,派遣三萬越人屯田兵,兩代他們的家人一起前往夷州,在那裡進行軍屯。
「世家那邊估計會抓住道德問題抗議,就算是虞氏或者顧氏,怕也要公然反對。」郭嘉聞言搖了搖頭,「對於世家來說,官職這塊本身就是他們的地盤,無論是文官武官,則是他們擴大家族話事權的重要陣地,豈能容許寒門染指?況且若是發出招賢令,怕對寒門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此話怎講?」李明還有點轉不過彎來。
「寒門求學艱難,大多需要討好世家來獲得學習的機會。既然有這一次招賢令,那麼以後必然也會有招賢令,是以世家大族必然會對寒門士子抱有敵意,寒門子弟想要求學怕是要變得更加艱難。久而久之,寒門之中再難出人才……」戲志才感嘆道。
「喵的,那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就讓那些世家把我給架空?」李明頓時耍起無賴。
「主公!」戲志才上前,「這次調換官員執政區域,剛好可以為我們換來三到五年的喘息機會。到時候有一批會稽書院和族學的寒門士子已經畢業,剛好可以填補進來。以後只需要擴大族學和會稽書院,多少也能改善一些。」
「這樣世家子弟依然佔據了大頭!」李明心有不甘,「不若直接在各鄉設立鄉學,專門幫助到了學齡的孩童,以及有求學渴望的成年人進行啟蒙,教導他們簡單的數算……」
「不可,招賢令最多只會讓世家反感,鄉學的出現估計會讓他們發了瘋的抵制!」郭嘉聞言神色大變,連忙出面勸說道。
「用不用那麼誇張?」李明只覺得郭嘉有點託大。
「這不是危言聳聽!」戲志才也連忙出面,「主公若要設立鄉學,那是百姓之福。然而這同樣侵害到了世家的根本利益,那就是對文化層面上的壟斷。為了確保對文化的壟斷不被打破,他們會堅定的抵制主公!不僅僅是會稽郡或者吳郡,大漢所有的世家都會堅定的站在主公的對立面上!最關鍵的是,廬陵郡和豫章郡,主公尚未完全掌控!況且長沙郡的辛毗,怕到時候也未必會再和主公一條心……」
「難道說這種情況一輩子都沒辦法改變了?我就註定,只能用那麼三成不到的官員,去對抗佔據七成以上的世家?」李明只覺得鬱悶,雖然還剩下三成寒門士子,但他們當官期間,誰能保證他們為了更快陞官,和世家聯姻並且逐漸向世家那邊靠齊?
要知道,對於這類出色的寒門子弟,世家有許多手段可以將他們籠絡成為『自己人』。
「這個時候,只要拿出家主的威勢即可!」李優卻是當即上前,「既然那麼容易受到籠絡,那麼這樣的臣子再有才華也沒用,尋個由頭拿了便是。其他人自然也不會是傻瓜,自然明白自己應該像誰效忠。況且世家之中,也不是鐵板一塊,拉一批打一批,借力打力,方是帝王心術。」
「只是依然無法改變現狀!」李明不由得苦惱,「孝廉制度早就成為世家子弟晉身的特快專道,說穿了便是名存實亡。我有意結合鄉學等手段,建立一個完善的選才機制,名曰『科舉制度』。我也知道這個制度,估計沒辦法杜絕世家子弟大量進入官場的弊端,但至少可以讓更多寒門有機會出仕為官。」
說完,順便把他原本的計劃,還有所謂的科舉制度的概念說了出來。
「主公有這樣的想法,乃是天下寒門的福氣!只是想要推廣,卻只能徐徐圖之!」戲志才拱手諫言道。
「那你說,該如何徐徐圖之?」李明頓時有點不爽。
「第一步,可以先讓民間多一些書籍,有心求學者,自然會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或許可以找人抄錄數千本啟蒙書籍,投入到市場之中,少說也會有數百本流入寒門子弟之手。關鍵是成本太高,怕是得不償失。」戲志才倒有點想法,只是這個想法有點難以落實。
紙張過脆,用力點都能斷裂開來,根本不宜長期保存。況且逐個字抄寫,成本更高。若用竹簡更不必說,在上面篆刻就需要不少的時間和成本。
其中難度,不亞於賠本賺吆喝,世家也唯有這樣,才會允許李明去布局。況且數千本書,他們本身也會買些回去,剩下來的,就如同戲志才所言,能有數百本就不錯了。
「書籍?哈哈哈,我說是什麼,原來是書籍?!」李明聞言頓時大笑,他似乎還真沒想到把書籍大量投入到市場這個手段。
大概也是被這段時間的事情忙的,居然連這種手段都忘記了。
「主公可有妙計?」郭嘉見狀不由得好奇問道。
「前段時間,在主公的建議下,作坊那邊的人進一步改良了造紙術,如今的紙張更加潔白,同時也更加柔韌,很適合書寫,關鍵成本比以前下降了一倍有餘,完全可以廉價出售……」李優卻是知道一些內情,至於他這個時候出面,卻是比李明親自解釋,更能讓郭嘉和戲志才驚嘆,同時也能滿足李明的虛榮心。
「另外再加上這個手段來製作書籍,你們看如何?」李明說完,拿出自己的印章,沾了點印泥,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印了下去。
三人靠近一看,自然看到白紙上李明的名諱,三人都不是傻瓜,自然意識到了什麼。
「如此一來,書本的價格,豈非可以下降到以往的,一倍以上?」郭嘉簡直不敢相信。
「不僅僅是一倍!」戲志才大腦更加活絡,「一次雕版就能反覆使用,大量印刷的話,成本更低,到時候一本書以現價的一半出售,還有不少利潤可言!」
「也就是說,這個方法可行了?」李明饒有興緻的問道。
「主公英明!」三人拱手應到,沒想到這件事情那麼快,就找到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