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董卓廢少帝
今日早朝依然是北宮正殿。
德陽門前高大雄偉九龍盤旋,莊嚴肅穆!
九龍蜿蜒,氣勢吞天。
震撼人心的醒神鐘磬音響起。
繞樑環轉,久久不散!
車騎、步卒手持武器,守衛宮門,五步一崗,防衛森嚴。
劉邪被早早的請上了大殿。
時辰已到,群臣公卿魚貫而入。
董卓肥胖的軀體緩緩的移動。
面上帶著笑容,臉上橫肉一抖一抖的。
整個軀體就像是一個圓滾滾的肉球。
樣子可笑至極,但是無人敢笑他。
群臣公卿都對他敬畏幾分。
今日的氣氛明顯有異。
劉協大概已經猜測出了原因,但是依然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劉辯身穿龍袍,卻是神色複雜,坐在金碧輝煌的皇位上,如坐針氈,渾身冒汗。
倒是到來的大臣們不時目光複雜的看著手足無措的劉辯以及淡然自若的劉協。
此時,珠簾嚀鈴作響,珠簾之後,何太后臉色蒼白,神色也是慌亂無比。
她看著那肥胖無比的董卓,目光中露出了濃濃的恨意,不時神色複雜的看著劉協。
擁立劉辯的何進已經死去,而對劉辯極其支持的袁紹卻因為畏懼董卓兵鋒,已經逃出了洛陽。
袁術見袁紹逃走,相繼離去。兄弟兩人從此分道揚鑣,無人在管董卓。
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他們在洛陽的勢力龐大無比,連他們都畏懼董卓,其他人更不用說。
到了此時,朝庭已經再也沒有能夠與董卓抗衡的人了,此時的董卓,比起剛剛進京之時,更加驕橫了。
雖然氣氛如此,但是禮數卻不能少。
百官跪拜,伏地叩首,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司徒楊彪、太尉黃琬、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位列百官之前,再之下是河南尹王允、太僕袁基、御史中丞皇甫嵩、尚書盧植城門校尉朱儁(jn)等。
以及西園八校尉餘下還未出逃的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典軍校尉--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瓊等等。
百官皆跪拜,有人聲音哽咽。
全場只有司空董卓一人傲然而立,神色間保持著一絲笑容。
劉辯看著下方依然站立的董卓,畏懼不已,戰戰兢兢的說道:「平……平身!」
眾臣起身,有人擦了擦眼角淚水。
因為,他們知道,今日可能是最後一次對少帝行此大禮了。
董卓突然上前一步,龍椅上的劉辯頓時渾身一顫,差點跌下高台。
見到這一幕的群臣公卿神色複雜。
有人恨鐵不成鋼,有人鬆了一口氣,有人則是面色不變,還有人臉色露出一絲譏笑。
董卓不屑的看了一眼少帝,隨即厲聲說道:「吾有一言,眾官靜聽。」
眾官皆側耳。
董卓說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智慧聰穎,他有何資格繼承大統?」
此話一出,全場所有人面色皆變。
特別是處於風暴中心,眾目睽睽之下的少帝劉辯,更是如芒刺在背。
而劉協瞬間處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之下。
但是,他卻是一臉淡定。
看似平靜,實際心中卻如翻江倒海。
勞資要當皇帝了!
淡定,淡定!
他目不斜視,穩重無比。
實際,緊握的拳頭已經冒汗。
雖然群臣震驚,但是無人敢反駁。
於是董卓神色得意無比,繼續道:「吾欲廢帝,立陳留王為帝,諸大臣以為何如?」
諸官聽罷,不敢出聲,董卓言辭激烈,並非臨時起意,指定陳留王為帝,也並非指鹿為馬,這已經是老話重提了。
此時,所有人心中暗恨董卓猖狂,卻無人敢出言反駁,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向太傅袁隗,然而,太傅袁隗與袁紹政見不合。
對於袁紹與何進擁立的少帝,他並沒有多大好感,相反,對於董卓立劉協為帝的想法,他是非常贊同的。
眾臣又將目光轉向了司徒楊彪。
劉協也跟隨著眾人的目光,看向了司徒楊彪,頓時目露異色,關於楊彪以及其家族的信息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楊彪就快遷太尉,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皆為漢末四世三公的大族,權勢一時無兩,然而,他此時也保持沉默。
董卓拔劍在手,神色一凝,對眾官大呼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於是命令李儒讀策:「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
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
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策完,詔書剛念完,階下一大臣,尚書丁管憤怒高聲大呼:「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董卓大怒,喝武士拿下。
「拖出去,斬!」
丁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
劉協神色複雜的看著這一切,雙眸微閉。
自古皇權交替,總有人會為此人頭落地,這丁管確實是條漢子。
滿朝文武,也只有他如此剛烈,不畏懼董卓權勢,敢於正面抨擊董卓。
董卓雙手一揮,叱左右去攙扶少帝下殿,解其璽綬,向北面的劉協長跪,稱臣聽命。
又呼太後去服候敕,褪去太后服飾,就不在為太后,等待新皇冊封。
帝后皆號哭,群臣無不悲慘。
董卓此行,讓一些人對他反而升起了一絲好感。
因為有人認為,他分明是為江山社稷認可背負罵名的大忠臣,那些反對的不過是助紂為虐的愚忠文人窮儒而已。
此時,部分官員認為陳留王更適合帝位,而部分官員則是更加懾於董卓的淫威,對他獨斷專行、隨心所欲的行為敢怒不敢言。
尚書盧植怒髮衝冠,雖然他心中也對陳留王有一絲好感,但是卻是忠烈之人。
於是立馬出列,對董卓質問道:「少帝並未犯大的過錯,怎能說廢就廢?怎能因你喜怒而行事?」
「怎麼?你也要反對?」
董卓大怒,他對這一直與他過不去的老傢伙早就不滿。
「來人,拖出去,斬!」
頓時,武士入殿,氣勢洶洶準備將其拖出斬首,盧植面不改色。
盧植乃一代大儒,對個人的得失與生命計較不多,曾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
因此他與大儒蔡邕關係極好,因此此時為侍中蔡邕急忙出列,極力勸阻。
「盧尚書在士族聲望極高,殺不得啊!」
董卓此人沒有文化,對於蔡邕這樣的大儒實際上非常的敬佩。
盧植博古通今,性格剛毅,有高尚品德,常有匡扶社稷,救濟世人的志向,是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他也知道,如果殺了盧植,定然會引起天下讀書人不滿,盧植才免於一死。
於是準備命人將盧植收押,但是又有人勸慰,武士才放開了盧植。
螻蟻尚且貪生,盧植躲過了一劫,倒是沒有再固執。
就連尚書盧植都險些被殺,再也沒沒有人敢反對董卓,已經無人再敢當面提出反對了。
此時,洛陽城一家酒肆中,典韋與劉邪對飲,不時的看向皇宮。
劉邪神色一凝,大喜道:「成了!」
典韋疑惑的問道:「董卓既然是見陳留王殿下聰明而選擇立他,而不懼背負罵名,難道他不是忠臣嗎?」
劉邪淡淡一笑,「以個人好惡廢立,不是不忠是什麼?而且,董卓此人狼子野心,他露會出獠牙的,你日後便知。」
劉邪看向長空,突然狂飲一壺酒。
「名劍俱壞,英雄安在,繁華幾時相交代?
想興衰,苦為懷;東家方起西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
成,也是天地哀;敗,也是天地哀……」
……
(這章查了不少資料,廢了不少時間,朝庭的三公稍微有點不對,但是因為劇情,稍微做了一點調整,其他官員都是查閱資料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