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勝負手(求訂閱)
在剛剛的宴會中,有王九玄這樣精明能幹,又有豐富經驗的統帥級軍官;也有風明揚這樣天才橫溢的先天級高手,更有秦日綱和陳錦華等天地會高層,卻都沒有看出混元宗真正的戰略意圖來了。
不管是清廷還是盟友們,包括香港和上海的外國人,都以為混元宗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福州,只是在莆田吃了不大不小的虧,然後在福州攻克后無法佔領,才退而奪取大員,最後又以攻打寧波為誘餌,消滅福建水師的。
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混元宗從一開始的戰略,就是要奪取杭州及其附近幾個州府的,之前的一切戰鬥和戰役,都是圍繞這個目的而服務的。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杭州的爭奪只是混元宗北伐戰爭中並不顯眼的一步棋,畢竟混元宗之前佔領過福州和莆田,也攻佔過多個沿海城市,杭州也不過是另一個富庶一點的城市罷了。
然而,在混元宗的高層而言,杭州竟是奪取江南的關鍵,更是以後奪取天下,在整個武學門派盟友中保持主導地位的決定性因素。
要說明杭州的重要性,還要從當前的經濟情況說起。
在鴉片戰爭前,清廷每年的稅收總量在四千萬兩左右,也就是六千萬銀元。
在失去廣州甚至整個廣東后,清廷的年收入自然受到一定影響,但實際損失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大,還在三千五百萬兩至三千八百萬兩之間。
究其原因,就是廣東一地的稅收再多,人口畢竟有限,失去這塊收入,對清廷的影響不是很大。
當然,清廷要用這些收入給英國人支付戰爭賠款,又要為平叛增加軍費,日子過得肯定要比以前緊巴巴的。
至於造反勢力的正常收入,混元宗和三元觀各有四百萬元左右,海南三個州和楊天明的欽州加在一起兩百萬元左右,也就一千萬銀元。
這看著不多,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以廣東一個地方的收入就能達到整個國家稅收的六分之一左右,在這時代已經算是非常出色的成就了。
只是,戰爭打到後面就是要打錢糧和消耗,華夏軍現在佔上風主要是武器和作戰理念先進,一旦清廷反應過來也開始大量建立火器軍隊,這勝負就有可能反轉,華夏軍上下對此都是深感憂慮的。
對李仙而言,這一點更為重要,畢竟他比誰都清楚資本主義時代的戰爭主要看誰更有錢,就說美國南北戰爭,南方有那麼多天才橫溢的將軍,初期還打得北方苦不堪言,後面卻越來越弱,不就是因為錢糧支應不下去嗎。
所以,李仙很早就清楚,統一清國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獲得穩定大量的財源,這才是這次戰爭真正地勝負手,與之相比民心什麼的就有些弱爆了。
當初諸葛亮還說什麼戰爭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對李仙而言這些觀點都太落後了,如今這個時代就是看誰錢更多而已,這就是資本時代的真相。
那麼,怎麼才能賺大錢呢?
李仙的參謀部在北伐前仔細分析過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認為己方軍隊戰鬥力強大,但人數過少,初期只能在北方攻克和佔領一州之地,如果佔領的地方太多,就要分兵過去駐守,到時就有可能被人各個擊破,是兵家大忌。
那麼,從福建到天津以至東北三省,到底哪個州最有錢途,最值得佔領呢,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卻是杭州。
這一點還要從上海說起。
自從鴉片戰爭結束后,清朝丟了廣州等地,但依然如約開放上海等港口,與英國人通商。
其中,福州和廈門的貿易量並不大,合起來也不到一百萬元,可以忽略不計。
廣州和香港倒是很積極地開展國際貿易,可惜這些都是華夏軍的事情,跟朝廷沒什麼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上海的貿易量就開始蒸蒸日上,出口額在這幾年內就超過一千萬元,給清廷繳納六十萬元以上的稅收,倒算是意外之喜了。
李仙有另一個世界的記憶,自然明白現在的貿易量看似很高,達到一個頂點,其實遠遠沒有達到其真正潛力,就算廣州依然在朝廷手裡,上海的出口額也會快速突破兩千萬,甚至三千萬,超過廣州的貿易額。
在這個世界,廣州被華夏軍佔領,原先通過廣州輸出的茶葉等商品改從上海輸出,因此上海崛起的速度只會更快,崛起的高度也只會更高。
按照這個邏輯,混元宗應該派兵佔領上海,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通過上海輸出的商品中,生絲貿易額佔總量的六成以上,茶葉佔三成,其他商品加起來也不到一成。
其中,生絲貿易發展很快,一直在打著滾往上走,目前達到兩萬包以上,總價值六百萬元左右。
李仙還知道,生絲的貿易額將繼續以恐怖的速度增加,很快達到五萬包,甚至十萬包的程度。
在鴉片戰爭前,生絲的價格是四百元每包左右,現在因為量大所以價格下降,只有三百萬元每包左右,如果沒人干涉,這價格有可能繼續下降,達到二百元每包左右。
這些生死是農民自己繅絲的土絲,如果用蒸汽機繅絲機製作成所謂的廠絲,售價就能翻兩倍甚至三倍。
上海出售的這些生絲是哪裡來的呢?
絕大部分都是上海一百公里半徑以內的地區生產的,也就是說大部分是杭州、嘉定和湖州三個州生產的生絲,清國其他地區固然也生產大量生絲,但多用於國內消費,出售到上海的生絲向來是以這三個州為主。
而且,這三個府的生絲傳統上一直供應蘇州和南京的織造廠,供應到上海的反而是一小部分。
總之,按照李仙和參謀部的分析,再加上商務部門的評估,只要將這三個州佔領,控制優質生絲來源,每年就能為混元宗帶來一千五百萬元至兩千萬元的純收益,一下子拉近與清廷在財務收入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