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廣招諸侯
典韋的疑問,代表了所有呂布的將士。我們為你賣命,因為你不會虧待我們。但是你要尊漢室劉姓為帝,至我們這幫弟兄為何地?
呂布聽了典韋的話,知道他考慮問題比較直線,於是反問典韋道:「你為我賣命,我為誰賣命?」
「天下人!」典韋不假思索的答道。
「哈哈哈!」呂布聞言哈哈大笑,對典韋說道:「呂奉先可沒有那麼高尚,只是看這天下紛亂,想為自己以及孩子們打造一片凈土而已。
我等沙場建功,自立為帝,分封諸侯。這天下之地,有貧有富,豈能分均。屆時有人欣喜,有人不滿,而後內鬥,又走上了漢家江山的老路。
想一想我們的子女,仍在這亂世之中,終日為生存煩憂,居高位就真的那麼爽嗎?」
「奉先是要為子女,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呂布說完,趙雲隨即說道:「不止是為奉先的子女,也未我們的子女。給他們一個太平日子,或採菊東籬、或泛舟蕪湖、或為官濟世。」
說話間,趙雲描述了一個太平盛世,令諸將嚮往。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蘇秦一言,道盡了亂世諸將的心聲。他們並非生來便有野心,喜掌生殺大權,全然被這世道推著走,唯有強大自己,才能夠自保。
呂布適時的打斷了趙雲,對諸將說道:「我們要做的,不是推翻漢室政權,而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改革的目的,絕對不是把君王變成平民。「說著,呂布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擲地有聲的說道:「我要讓這世間萬民,都像君王一樣活著!」
呂布一眼,諸將心中升起了一團火,讓所有人都像君王一樣活著。包括他們自己,包括他們的子女,福澤萬代。
呂布的思緒則非得更遠,想到了一段頗為憤懣的歷史,而後呂布對諸將說道:「我中華之外,有西域、有貴霜、有倭奴,在之外,有羅馬有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如果我們還在內戰,一潮一代、交替往複,早晚有一天,我中華會陷入萬劫不復之中。」
一聲慨嘆之後,呂布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聽懂他的話,而後對諸將說道:「政權、軍權、監察三權分立,相互掣肘,官權民舉,待民掌天下。
而後你們這些跟著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想想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別告訴我是為一官吏,為一方諸侯。一方諸侯又能做什麼?治理一方政治生明,還是肆無忌憚的魚肉百姓,亦或便如伏波將軍馬援一樣,旨在馬革裹屍,征戰一生。
現在,你們好好想想,隨我入洛陽之後,亦是兇險萬分。我等謹記一點,我們是在開創盛世,而不是打天下。「
呂布的話,諸將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消化。然而,言罷之後,眾將散去,呂布留下了扶羅韓、步度根二人。
「入洛陽朝聖,你二人誰去?」說著,呂布頓了一下,用盡量的緩和的語氣,對二人說道:「也就是說,你二人現在要分出來,究竟誰居鮮卑王位。」
鮮卑王位!二人都知道,呂布口中的鮮卑王位,不是他們之前爭的啜仇水之王,而是真正的鮮卑王位。
那王位,在檀石槐手中,而後傳給了和連,而後就沒了。他們如今名為鮮卑首領,卻僅有一部。
慕容氏、拓跋氏、段氏乃至後起之秀軻比能,沒有一個人聽其號令。這鮮卑王,真真正正的鮮卑王,兄弟二人只有在夢裡,才能居得。
塞外鮮卑,諸部亂戰,早已沒有了檀石槐時期的興盛。作為檀石槐的子孫,他們都有復興的夢想,然而這夢想實在是太過遙遠了。
如今,呂布提起,兄弟二人對視一眼。都知道,這是沾了檀石槐大人的余陰,入京朝聖,自是要血統純正,不然的話,早便歸附呂布,如今正在長安的軻比能,可能都比自己更能居這王位。
「我認為,這鮮卑王,唯有若洛居得,不知兄長以為如何。」步度根率先出言,這是他們之前的約定。
扶羅韓聞言,對呂布說道:「我鮮卑之地,包括我兄弟二人,都在征伐奪權。唯有若洛,終日為我鮮卑一族殫精竭慮。非但調停我兄弟二人,也在其他部落之間斡旋,若說以無私奉獻為貴,吾妹若洛,貴不可言。」
「好!」呂布叫了一聲好,而後對此二人說道:「我即日啟程,便將這兗、青、冀三州戰事交由你兄弟二人,可以為你二人留下一將,你們看誰人可堪與你二人共事。」
「那就子龍吧!」扶羅韓一眼,既是因為與趙雲最為熟悉,也是向呂布表忠心。趙雲是呂布嫡系,留下趙雲,呂布最為安心。
呂布與二人交心之際,嚴婧也在於趙雲獨處。趙子龍智勇雙全,唯獨少了捨我其誰的霸氣,這點到與張楊有些相似,總是在諸多的位子之中,找到了一個輔佐、調和的位子,而不是那個絕對領導的位置。
當然,這個位子有時候,比那個統帥更為難做,也更為重要。但是趙雲的能力,絕不止如此。
「子龍!」嚴婧給趙雲斟茶,而後對趙雲說道:「你與奉先結為至交,此役奉先西行,必不會攜鮮卑將士,這鮮卑軍中統帥,要落在你的肩上了。」
「趙子龍定不辱命。」趙雲鏗鏘有力的答道。
「將軍常說,那關二爺亘古一人,忠義無雙。婧看子龍忠義,堪比那關雲長。且你處事為謹、為人謙恭,為一人乃一完人,但你可知,為將帥的缺點在何處?」基於呂布的性子,整個并州核心將領,說話都是以問句引導他人。
趙雲對嚴婧的誇獎,自愧不如。稍加思索之後,趙雲便知嚴婧要說什麼,於是答道:「子龍為一將,尚可,為帥倒是少了些決斷。」
「沒錯!」嚴婧對趙雲頗為讚許,人貴在有自知,而且趙雲此人無可挑剔,仍有自知之明,實屬難得。
「接下來,沒有將軍在,子龍便要拿些決斷出來。為一方統帥,你就是最大的。不用考慮奉先的看法,做你自己應該做的,哪怕是和公孫瓚開戰,只要你為之,奉先都會無條件支持。
而你,趙子龍。你是一方統帥,必須要有為一帥者的霸氣。不用去在乎那麼許多人的意見,奉先率先提出民主的想法,而他確是最為肆意妄為,有些事在於心而不在於行,斷不要為虛名所累。」
嚴婧一席話,趙雲茅塞頓開,出帳之後,緩緩走在夏日的午後,隨腳踏過地上的野草,趙雲不禁狠狠的攆了一下,嚴女俠至善,戰場之上,尚且殺敵無數。我趙子龍之心,奉先懂得便可以了。
未幾,呂布召集軍中快馬,修書零混、姜詩、吳資、乃至遼東太守公孫度。呂布一心將這進京朝聖做大,待他行至洛陽之時,天下各國王皆聞訊來朝。
羌氐之中,有早至洛陽的羌零王零混、燒當羌王姚柯回、白馬氐族首領楊騰;
幽並二州以北,呂布的一眾盟友,鮮卑索頭部拓跋詰汾、白部鮮卑首領莫護跋、以及後起之秀,軻比能。
匈派出的則是與黑山軍合,又被曹操戰敗的前左賢王於夫羅。須卜骨死於舊傷,老王在匈奴主事。
於夫羅兵敗之後,想要投靠張遼,張遼則遷其回匈奴故地,繼位單于之位。
幽州以北,被公孫瓚死死壓制的烏桓人,聞訊也趕往洛陽。為首的是丘力居,又有上古烏桓領袖南樓,右北平烏桓自封汗魯王的烏延;
公孫度經營海外已久,得呂布書,則聯繫了高句麗的故國川王高男武。高男武自不會親赴大漢,遣其兄與其因王位素有隔河的拔奇赴洛陽朝聖。
吳資則在西域,忽悠來了鄯善國王、前車師國王。此二國與大漢接壤,吳資至西域時日不長,僅在此二處活動。
此二國國主,真是不想赴這洛陽,無奈吳資在二國之中,廣撒錢財,大肆收購特此,宛然第一大財主,兩位國王也是顧及民生,所以點頭應允。
對比周邊小國以及各部落的熱情,大漢的一眾諸侯們,卻沒有那麼大的熱情了。
除了幽州牧劉虞、涼州牧韋康并州牧薛蘭,親赴洛陽之外,荊州劉表、揚州劉繇、益州劉焉、這些所謂的漢室宗親,皆派子前來。
除此之外,徐州陶謙、仍與曹操戰於郯城,冀州袁尚,正忙於內戰。青州無主,交州山高路遠,此時朱符未有動作。
當然,這大漢諸侯,倒不是人人皆拒不赴約,漢室宗親劉備,本心投靠公孫瓚,得知此事,以平原國相之名,攜關羽、張飛進京朝聖。
呂布自歸返洛陽之後,便一直住在北宮獻帝的太子宮中。各路諸侯紛紛而至,呂布知道,此一役,斷不會太過容易。
呂布正想著,左豐前來,對呂布說道:「陛下召見奉先。」
召見,這個詞用得,好規矩啊!聽左豐這話,呂布就知道,這劉協又要抽風,於是問左豐道:「你又給他灌輸君王為上思想了?」
「哪有?」左豐雙手一攤,對呂布說道:「陛下即為君王,又有心復興大漢,奉先還是恭順些好。」
「恭順是說的嗎?他有那實力嗎?你沒事起點好作用。」說著,呂布起身,跟隨呂布奔赴南宮。
眼看著路行要至南宮,呂布篤定,這劉協是要在殿上接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