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姜尚後人
諸葛玄系出名家,府中內堂不似武官郡守那般,或是潦草了事,或是不規則的碼放著各種貴重器物。
書香門第之中,墨寶、青瓷必不可少,諸葛玄還喜奇珍異草,許多花草李黑都叫不出名來。
小諸葛亮道盡李黑身份,李黑見諸葛玄的目光,知道這事划不過去了。隨著李黑的沉默,諸葛玄的目光越來越凌厲。
李黑真想一把將諸葛玄打暈,然後擄掠諸葛亮而去。然而這是一郡太守府上,李黑自認沒有能力在這一眾侍衛中全身而退。
隨著諸葛玄目光越來越凌厲,李黑知道他得警惕性越來越高了,李黑忽然哈哈大笑。
李黑這一笑,笑出了馬匪的豪爽,嚇了諸葛玄一跳。笑后,李黑緩緩對驚魂未定的諸葛玄說道:「并州呂奉先,諸葛大人可有耳聞?」
「呂奉先謀誅董卓,乃大漢棟樑。」諸葛玄此言倒是言爾由衷。因為輕士大夫,屢屢欺辱王允,呂布的名聲一度為一眾儒士所不齒。
直至樊稠等人攻下洛陽,王允全家身首異處,王允書生誤國的名聲傳揚四海,呂布便有不少人站到了呂布這邊,諸葛玄便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在天下大亂,諸侯四起,四世三公的袁家全然不顧大漢社稷,袁紹、袁術相互攻伐,呂布置身事外,更是難能可貴。
「在下正在呂將軍帳下效力。」說話間,李黑臉上一種驕傲感油然而生。為呂布效力,此生無憾。
諸葛玄聞李黑所言,有些狐疑。呂布遠在并州,為何手下將領來我揚州?當然,儒士說話不會這麼直白,而是反問李黑道:「那李將軍此行為何而來?」
對啊!為何而來?請卧龍先生出山?顯然諸葛亮這個小毛頭,說出來諸葛玄一定不信。
思來想去,李黑對諸葛玄說道:「我主呂奉先,久聞諸葛大人仁義。撫養兄子三人,視如己出,想要結實諸葛大人。」
李黑這話,諸葛玄不信,諸葛亮便更不信了。未等諸葛玄開口,諸葛亮便問他道:「我二叔遠在揚州,李大人千里迢迢,只是為了結識?」
說話間,諸葛亮的語氣越來越凌厲,質問李黑道:「李將軍若不能以誠相待,那我二叔唯有修書呂將軍,求得正解了。」
這小子,還真是咄咄逼人。李黑知道,自己與諸葛亮說不明白,別過頭去不理他,轉身對諸葛玄說道:「諸葛大人且聽我一言,李某此番遊歷各州,乃是奉命結交天下名士。至荊州牧處,得知諸葛大人仁義之名,遂來拜訪。」
李黑說完,見諸葛玄還是將信將疑的樣子,繼續說道:「至於商人之事,呂大人確實有命。我并州良馬無數,若是一心匡扶漢室之義士,這戰馬買賣未嘗不可。」
李黑自圓其說,又自稱呂布的人,並且戰馬之事,也不是完全沒有譜,最重要的是,匡扶漢室,這四個在這些儒士心中甚重。
如此,諸葛玄對李黑的態度客氣起來了,與其繼續觥籌交錯,暢談國事。但是李黑知道,諸葛玄對他的信任已經沒了,以後要虜諸葛亮,唯有在太守府外蹲守,靜待時機了。
李黑告別諸葛玄之時,呂布正在焦急的等待張楊醒來。吳普昨日手術,以目前的醫療條件來看,絕對是成功的。
事後張楊雖然沒有醒來,但一日來,張楊的生命體征基本正常,而且呼吸越來越有力。
除呂布、趙雲、軻比能零混等人之外,還有一群人更加焦急。這其中包括兩萬漢陽人、五千襄武軍,呂布一直在張楊處,他們盡繳武器,焦急的在營中等待。
羌零人看管他們,自是不會好言相向,所有人都在向天祈禱,希望自己能夠活下來。
夜半子時,張楊緩緩睜開眼睛。呂布、零混在側,二人正在安靜的對飲。
「給我也來點!」張楊見二人小酌,酒癮就上來了。
「稚叔兄弟!你可醒了!」零混聞張楊言,大喜上前。
「小點動靜!」呂布一把把零混拽到自己身後,然後命侍從去招吳普,而後才問張楊道:「可有哪裡不舒服?」
「給你戳個洞,你就知道了!」張楊此時,整個上半身都在痛,說起話來卻是談笑風生。
「能扯犢子就是沒事了!」說著,呂布深深打了個哈欠,拽著零混就走。張楊此時需要靜養,呂布斷不會說這種酸酸的話,張楊安好,他便去睡了。
翌日一早,張楊蘇醒的消息傳遍了整個軍營。所有人都歡欣鼓舞,韋端父子更是來尋呂布。
他已投誠,零混殺其部眾數千,此事斷不能這麼算了。而且整個漢陽聯軍,都是手無寸鐵之輩,零混如此殘忍,甚為呂布部眾,他們有道理提醒呂布,零混此人不足與謀。
呂布聞此二人言,立即派人招來零混,然後端坐在那裡,說道:「你們的事,你們談。」
聯軍勢力龐雜,零混雖有大錯,但他那時不知漢陽郡有步卒早已投誠。畢竟零混一路相挺,張楊又險些因其送命,呂布斷不能對零混處理得太嚴重,起碼不能殺他。
韋端父子都是讀書人,看這呂布倒是有些偏幫零混之意,讀書人那種為了公義孤軍奮戰的感覺油然而生,說話間引經據典,慷慨激昂,曆數零混罪狀。
零混深知,與讀書人辯理,定不是對手,沒想到這韋端出口,滔滔不絕,一盞茶的功夫,把他罵得體無完膚,卻一個髒字都沒有。
若不是張楊因其險些送命,零混斷不會聽完韋端的話,直至韋端說完之後,零混已經辯無可辯,直接厲聲問韋端道:「你想怎麼辦吧!」
零混這一言,韋端愣住了。他想怎麼辦?他能怎麼辦?零混羌零部眾一萬,就算呂布想動零混也要謀劃一番。
事實上父子二人來時已有全面計劃,如何謀誅零混,盡收羌零部落。然而這話斷然不能在零混面前說啊。
呂布眼見韋端發愣,對他說道:「你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在我這所有事情擺在明面上。」
呂布一眼,韋端被動了。若是零混先說,他倒是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如今他先開口,便要仔細掂量掂量,要如何開口了。
韋康見父親不語,對呂布說道:「漢陽諸縣,命喪羌零者無數。漢家之事,我韋家做得了主。但羌人之事,還望大人准以羌族威望之人共商。」
韋康一言,倒是深得呂布心思。民主政治嘛,不能單聽韋家一言。想著,呂布問韋康道:「何人?」
「姜詩!」韋康一句姜詩,呂布差點沒笑噴了。殭屍起源於明清時代,這個梗韋康自是不知道。
韋康見呂布有笑意,對他解釋道:「此人乃姜太公後人,姜氏起源可推及炎帝,姜詩乃在漢陽郡更是通詩書而達濟天下,若有此人應允,誅羌定無異議。」
「姜太公?姜子牙啊?」韋康說完,呂布頗為驚訝,見韋康點頭,呂布急道:「還不快請!」
呂布可是看著封神榜長大的,這老薑頭也算是兒時偶像,提到姜尚後人,呂布心中自是激動。且不說飛天入地,若知這姜詩得《太公兵法》真傳,也是個狠人。
韋康出門,策馬去尋姜詩。歸來之時,呂布本以為會進來一個白鬍子老頭,沒想到姜詩此人卻是個不到三十的青年年,看起來比張遼年長一些。
姜詩的打扮,完全不似羌人,倒像是個漢家讀書人。羌人在大漢周邊各民族中,樣貌又是最近漢人,韋康要是不說,呂布真要將他當成漢人了。
漢陽郡以漢人為主,境內誅羌大部分皆已漢化。姜姓羌族,乃是自詡太公後裔,自是讀書入仕,與那些放牧於野的羌人,不可同日而語。正因如此,姜姓羌人屢有為官,論及影響力,便是梁家也不及。
一路上,韋康已經將為何請他前來說了,姜詩施過禮之後,問呂佈道:「呂大人處事可公?」
好小子,上來就給個下馬威,我最近脾氣是不是太好了?算了,老子還是給姜子牙個面子吧,想著,呂布對姜詩說道:「呂奉先處事是否公允自在人心。」
姜詩聞言,也不咄咄逼人,隨即對呂布說道:「我有父、兄、弟死於羌零之手,還請大人做主。」
姜詩說話間,即無聲淚俱下,又無引經據典。呂布觀他既有讀書人的風度,又有羌人的洒脫,說話更是很有分寸。
這姜詩先是一句:處事可公?將呂布架起來,而後對呂布模稜兩可的答案,又不咄咄逼人,最後開口只提家事,不提民族大義,說話間既有相逼之意,又不讓人反感。若是這大漢士大夫都如這姜詩一般,大漢一朝,何至於此。
想到這,呂布讓姜詩先坐,而後對姜詩說道:「你姜家可是居於隴縣?」
「居於冀縣。」說話間,姜詩已然知道呂布的意思,對他說道:「我冀縣之民,雖然詐降有過。但首惡已走,剩下一眾裹挾而至的平民,罪不至死。」
「那你想怎麼辦?」呂布喜歡和聰明又不墨跡的人說話,問過姜詩之後,心中有些期待他的答案。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說著,姜詩望向零混,對呂布說道:「姜詩請殺羌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