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溫侯追美記> 第二百三十七章 ?道龐柔

第二百三十七章 ?道龐柔

  夜已深,呂布在落門聚夜會韋氏父子。於此同時,李黑在荊州,正帶人擄掠客居荊州的荀攸。


  李黑策馬疾馳荊州,到此已有數日。荀攸很好找,找這荊州士卒一問便知,畢竟荀家當世旺族,荀攸又頗有名望。


  但是諸如水鏡先生司馬徽、卧龍先生諸葛亮、鳳雛先生龐統,還有徐庶,李黑是怎麼找都找不到啊。


  水鏡先生、卧龍、鳳雛,這麼拉風的號,這幾個人應該很牛啊,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呢?難道這號是呂布給他們取的?

  李黑深感呂布害人不淺,繼續查下去,查到琅琊郡有諸葛氏,也是一旺族。巧得很琅琊諸葛玄曾為荊州劉表故吏,於是李黑便差人佯裝并州商旅,結交劉表,進而將李黑引薦給劉表。


  一般商旅,劉表當然看不上眼,李黑所謂的商旅,乃是馬商。大漢一朝,唯有並、涼、幽三州產良馬,如今亂世,馬匹這等戰略物資,一般人是不會出售的。


  李黑也有誠意,將胯下良馬贈與劉表,劉表自此深信不疑,連連求助李黑購馬。


  李黑藉機向劉表問起,可識得卧龍先生諸葛亮?劉表聞言眉頭緊鎖,深思一番之後,對李黑說道:「我有一舊吏,名喚諸葛玄,其兄諸葛珪倒是有子諸葛亮。可是此子年幼,未到及笄之年,不似李老闆口中卧龍先生。」


  劉表不識諸葛珪,本不知他有子諸葛亮。但兩年前,諸葛玄向他辭行之時,說過其兄諸葛珪病逝,留下瑾、亮、均三子。


  李黑本來聽得甚喜,結果這劉表口中的諸葛亮尚且年幼,估計不是呂布所說的卧龍先生。


  李黑本想作罷,李黑親隨卻不死心,問劉表道:「這諸葛亮,可是字孔明?」


  「那我倒不知。」說著,劉表尋與諸葛玄有舊之人,問起諸葛亮之事,此人倒是聽諸葛玄說過,其兄諸葛珪有子孔明,聰慧過人。


  李黑聞言大喜,古人有名、有姓、有字、有號。姓名相重,到不是不足為奇,名、字皆同,卻是甚為少有了。


  想著李黑又問,諸葛亮身在何處,劉表說道:「居於廬江。」


  廬江遠在揚州,李黑一聽立即打了退堂鼓,這諸葛亮尚未及笄,又遠在揚州,應該不是呂布要找之人。


  離開劉表府上之後,李黑親隨對其說道:「呂將軍行事不拘一格,莫不如趕往揚州,虜了這個諸葛亮再說。」


  至此,李黑便先虜了荀攸,而後命人送往晉陽,他責苦哈哈的策馬揚州,心中不免腹誹呂布,這麼沒頭沒腦的弄個單子,就讓他找人。


  李黑腹誹,不知這呂布是否感覺到了,此時在中軍帳中,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他自是不知李黑如此之苦,他那點三國知識,還沒到知道所有人年齡的程度。而且目前他根本每向那個方向想過。


  初冬夜涼,韋康見呂布連打噴嚏,連連叫他注意貴體。


  「什麼貴體啊?都倆肩膀扛個腦袋,沒事!」說著,呂布問韋康道:「韋兄小子,甚為機敏,假以時日,也可稱之貴體。」


  呂布此言,既是客套,也是有意拉攏。何謂貴體?乃是人顯尊貴,若想尊貴,你得投得明主。


  韋端是讀書人,自是知道呂布言外之意,遂對呂布說道:「我等詐降,乃恐將軍攻之,如今將軍仁德,禮賢下士,我早當來投,但恐將軍有疑,遂留在漢陽諸軍之中,已盡綿薄之力。」


  韋端這話,算是實話實說了。呂布這人哪像一方諸侯啊?對每個人都很和氣,魏越不過一親兵,與呂布宛如兄弟一般,是不是明主暫且不說,呂布絕對是一仁義之人。


  韋端恭維,呂布卻之不恭,轉而對韋端說道:「我并州新來,乃是為承先帝遺願,平定西涼叛亂。汝為漢隸,久居涼州,不知可否對我詳述這涼州諸縣,分屬何人勢力?」


  韋端聞言,言無不盡,對呂布將這漢陽郡勢力,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而後對呂布說道:「小子韋康聰慧,可為將軍分析大勢。」


  呂布聞言,點頭默許,韋康則口若懸河,將這漢陽諸縣縣勢力,給呂布分析了一遍。


  落門聚屬豲(huan)道縣,原道靠近隴右,乃是馬騰勢力範圍。?道守將,乃是馬騰親隨龐柔,此人有弟龐德,乃是馬騰最為倚重將領,此股勢力,定要除之。


  呂布聞聽龐德,想起兵圍狄道,守將便是龐德。呂布觀此人當得起智勇雙全,倒是想見見這個龐柔了。


  呂布雖想,卻未打斷韋康,韋康則繼續說道:「定西、會寧二縣,乃是親韓遂之勢力,但其縣首李堪、程銀,乃羌人首領,雖曲符韓遂,然韓遂寡恩,可勸降。」


  韋康出此言呂布便知馬騰、韓遂之不同之處。想來這馬騰軍,乃是馬騰部署,有龐德、龐柔等將。


  韓遂部眾卻如安定誅羌,乃是部落聯合關係,看來這韓遂雖然比馬騰勢大,然而不足為懼。


  想到這,呂布立即向韋康求證。韋康聞言,思量了一下,立即點頭稱是,顯然,他之前從未如呂布般總結過兩人不同之處。


  「接著說!」呂布見韋康答完便不再言語,繼續問道。


  「上邽、西縣,乃是董卓舊部,如今樊稠入主長安,上邽、西縣二令卻不得升遷,此二人已有怨言。其他諸縣,則皆為漢吏為首,與我隴縣一樣,乃是恐不敵將軍,遂聯合詐降。「


  韋康這一梳理,呂布倒是瞭然了。這漢陽兵除了龐柔,剩下都是烏合之眾。


  於是,呂布有心考考韋康,問他道:「若你為統帥,如何處理這三萬多將士?」


  韋康知道呂布這時考他了,聞言立即起范,一股儒士之風撲面而來。韋康言道:「這三萬多將士,殺不得、遷不得,留不得。唯有先斬龐柔立威,而後選一忠心之士,代管漢陽一郡。而留兵五千,謹防漢陽有變。」


  韋康這個忠心之士,說得便是其父韋端了。呂布也明白,自己沒有心思在漢陽悉心經營,倒是應該選一漢陽有威望之人,治理這裡。


  韋端、韋康父子,甚為儒士,又有氣度,倒是合適人選。不過人心隔肚皮,這種詐降後有作假成真之人,呂布不敢輕信,於是呂布望向賈詡。


  賈詡對這韋康倒是有些喜愛,孺子聰慧,可成大器。賈詡自是不會將自己的好惡加到韋端父子身上,於是對呂布說道:「安定梁氏,在漢陽也有經營,不如責梁衍為這漢陽太守,其部族可保我糧道無憂。」


  賈詡此言,韋康立即皺眉對賈詡說道:「先生此言差矣,羌人乃異類,豈能如我父子般,為將軍盡心?」


  韋康到底年少,聞聽這漢陽太守,要給梁家有些坐不住了。韋端則對小子暗自搖頭,起身對呂布拱手道:「孺子年少,說話不知分寸,還望將軍末加怪罪。」


  呂布夜問韋端父子之時,漢陽諸縣大營被圍,零混、梁衍帶人奪其戰馬兵器,這些漢陽兵此時皆悔,聽信李儒這個庸才。


  龐柔在軍中一直思量,韋端父子必會將自己身份告知呂布,為今之計只有拼了,於是龐柔悄悄招對方各縣首領議事。


  龐柔為一猛將,歸附馬騰之前,也是部族領袖,其人不怒自威。議事間,龐柔言道:「呂布大軍不過四萬有五,比我合軍多得萬人。若我連夜奮起,奪馬、奪刀,進可與呂布一戰,退可返回故地。」


  龐柔此言一出,西縣令立即出言譏諷道:「奪馬、奪刀,說得容易。」


  龐柔聞言也不廢話,突然發難,將其頭顱扭斷,然後擺出不容置疑的架勢,對眾人說道:「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此時不起,難道要任人宰割嗎?」


  龐德此言一出,李堪、程銀立即奮起響應,天光微白之時,龐德已在漢陽諸縣聯軍之中,召集五百好手,準備向軍紀鬆散的零混所部發起突襲。


  零混所部看管著馬廄,馬廄佔地數十頃,戰馬數萬,若此舉的手,漢陽兵便有了和呂布叫板的資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