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廣開善門救四鄉
梁輔說:「幽田兄所慮極是。這個問題郡里已有所考慮,請裕隆兄先為諸位說一說郡里的打算。」
錢豐站起身,說道:「為了解決農牧民生產和商人從事商貿所需資金問題,郡里決定實行賒貸的辦法。
總的想法是,郡里設立一家商號,拿出兩千萬錢作為本金,在各縣地設立分號;
各縣地同時也要配套五十萬錢,一同開展此項業務,所獲之利由郡縣地按投入資金多少進行分成。
賒貸的範圍是:
一是免息賒貸。如果百姓辦理祭祀、喪葬而無資金者,可以向官府借貸。
祭祀借貸須在十天內歸還,喪事借貸須在三個月內歸還。
二是低息賒貸。如果百姓用於墾荒購置農具而無資金者,可以向官府賒貸。
歸還日期及利息依情形不同而有差異,用於種植稻穀者,秋收以後歸還,利息不高於二十之一;
用於種桑養蠶者,賣絲或賣綢后歸還,利息不高於十五分之一;
用於種植葡萄者,賣出葡萄后歸還,利息不高於十五分之一。
三是中息賒貸。如果商人經商資金不足需向官府賒貸者,歸還日期由雙方商定,利息不高於十分之一,須拿田地宅院作為抵押;
過期不還,除了利息之外,每月增加罰金百分之二。
對郡里重點扶持的縣地,諸如這次種桑養蠶的氐池縣,郡里實行重點傾斜。
除了加大資金投放量以外,對農牧民購置大件紡織器具的,資金歸還日期可適當延長,最長時間為三年,利息不高於十五分之一。」
陳輔良說:「郡里關於賒貸的政策,初步先擬定這麼幾條,主要是針對目前形勢的需要而設立的。
諸位同僚且議一下,可還有什麼補充、調整及修改的意見和建議。」
空閑道:「如此甚好!如此一來,農牧民就不用再為生產急需的一些資金沒有著落而發愁了。
而且我看郡里的這個辦法,利息極低,周期也設定得很是合理,況也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幽田贊成。」
陳輔良說道:「今天所議之事眾多,幽田兄這還是第一次直接明確表示贊同,太不容易了!」
眾人都笑了。
盧綸道:「歷代朝庭,一直都是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反觀我郡的這個辦法,以及今天所議之事,似是郡守大人對此網開一面,甚至是鼓勵經商。
對此,屬下有些不解,能否請大人說明一二?」
陳輔良說:「這是一個問題。且請看各位還有什麼意見?」
陳峰道:「賒貸所來資金,均是官府徵收的賦稅。
這些賦稅,取之於民,也理應用之於民。
可是這個辦法里,對賒貸的資金還要徵收一部分利息,竊以為這有違聖人之道,有些不大妥當。」
馬倀說:「我看這個辦法制定得很好,只是個別地方還須具體一些:
比如關於購置農具這一方面,是僅僅限於諸如刨鋤、木犁、鐵鏵、籮、篩、簸箕、鐮刀、水桶、柳斗、旱磨、石磙、木磙、繩索等這些簡單的農具呢,
還是也包括諸如車輛、耕牛、騾馬、驢等一些重要的大件農具啊?
再者,在辦理賒貸的一些必要的手續和流程方面,這個辦法里沒有涉及,這樣農牧民就無從下手,具體辦理的官員也無可遵循,似是可以再具體一些。
另外,以前但凡朝庭或地方上有一些惠民之舉,總會有個別惡吏從中弄巧,利用職權或刁難民眾,或推拖敷衍,以便個人從中謀利,不知郡里在這方面有何考量?」
龍煙道:「竊觀這個辦法,從申請範圍來說,祭祀與喪葬屬於救急,購置農具屬於救需,用之商貿則屬於救業。
既然郡里興辦賒貸,我想必然是有這方面需要的人見了之後人人拍掌稱快,而另一些也有類似的需要的人因不在這些範圍之內而感到失望。
上有恩澤,必被於四方。
涵蓋不到的地方和人群,定會聞之則怨。
比如,在救急方面,僅有祭祀和喪葬可以申請,若是某某家中出現了急病或大病患者,為什麼不可以申請?
在救需方面,購置農具可以申請,那麼農牧民家中若是想建一個糧倉,為什麼不可以申請?
在救業方面,用之商貿可以申請,那麼一些牧民若是需要購置一些優良的種畜,為什麼不可以申請?」
有分教:
手撫三弦琴,三才天地人。
天地有交合,鳴瑟巷子深。
見無人再提出意見,陳輔良說道:「諸位同僚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接下來我們會根據各位所云,進行修改和調整。
關於大家的一些疑問,我先作幾個說明,其它的由裕隆兄和太守大人作答。
關於允言兄提出的疑問,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這實際是一個關於治政方針的問題,究竟是要重農抑商,抑或是農商並舉?
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史上重農抑商是怎麼形成的。
重農抑商的理論是於春秋戰國時形成的。
在這個時期,一些思想家對商業和商人的言論是非常苛刻的。
荀子曰『工商重則國貧』,主張『省工賈,眾農夫』;
韓非把商工之民列為『五蠹』之一,把『商賈外積』和『耕戰之士困,末作之民利』,看作是國家可能滅亡的兩個象徵」,
提出『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
商鞅的『治國能摶民力而壹民務者,強;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在經濟政策上也有很多表現,魏國實行平糴政策;
秦國的糧食專場制,商鞅改『六法』為『六律』,其中的『關市律』就是對市場商業的管理非常苛刻;
齊國嚴格控制糧食和貨幣,管仲實行『管山海』的政策,大力發展官營工商業,實行了鹽鐵專場,加上官府對價格和市場的管理,無疑使工商業又受到了一層限制。
重商抑農法令化則是從秦漢時期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