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馬騰天下> 第372章 安定人事大圓滿

第372章 安定人事大圓滿

  萬欽仁出列,跪接詔書,眾人稱賀。


  劉天保打開第二封詔書,念道:「《關於漢陽牧師苑建制事宜的批複》。


  漢陽牧師苑自開建以來,為國著有大功。今日又接納大批流民,原有體制已不合時宜。


  今有靖遠侯、威虜將軍、張掖太守馬騰所議,著即照準,漢陽牧師苑從此晉為縣級建制,牧正仿縣令級,設馬丞、民丞,所薦人選全部照準,擇日開縣建衙。欽此!」


  劉天保打開第三封詔書,念道:「《關於日勒縣有關事宜的批複》。


  原日勒縣令趙捐、縣丞李廉,假傳聖旨,貪贓枉法,著即革職拿問,由張掖郡依律處置;

  二人家產全部沒官,家人全部為奴,由張掖郡依法處理。


  著靖遠侯、威虜將軍、張掖太守馬騰以此為例,全面整飭吏治,以為天下郡守之表率。欽此!」


  接著,劉天保又公布了張掖郡軍隊人事升遷令:


  一是任命閻忠為張掖軍司馬,免去錢豐軍司馬之職,另有任用。


  二是著晉一部副校尉趙云為一部校尉;

  三是著晉二部副校尉單于昃昝為三部校尉;


  四是著晉一部軍侯喬子功為一部副校尉,同時仍兼任一部一屯軍侯;

  五是著晉二部軍侯張侯為二部副校尉,同時仍兼任二部一屯軍侯;

  六是著晉三部軍侯定佐博為三部副校尉,同時仍兼任三部一屯軍侯;

  七是著晉四部軍侯張齋為四部副校尉,同時仍兼任四部一屯軍侯;

  八是著晉五部軍侯忠強為五部副校尉,同時仍兼任五部一屯軍侯;

  九是著晉六部軍侯李非為六部副校尉,同時仍兼任六部一屯軍侯。


  接著,永嘉先生公布了兩項郡衙人事任命:


  一是任命錢豐為張掖郡主簿,主管全郡錢糧。免去馬廷鸞主簿職務,著力張掖書院建設。


  二是任命高何齊為五部督郵曹掾,免去樂熹五部督郵曹掾職務。


  人事任命宣讀完畢,馬騰說道:「今日,我們張掖人事上有一個大的調整。


  這次,我們推出了一個都尉、兩個縣令、三個縣丞,皇上和朝庭都如數照復。


  從這點來看,皇上和朝庭對我們張掖還是很看重的。


  據我所知,象這一類官職,一般都是朝庭直接委派,從當地產生的少之又少;


  地方官可以向朝庭舉薦人才,但能這麼快全部批複的,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皇上和朝庭對我們這麼器重,我們以後更要兢兢業業,不負皇上和朝庭的聖恩才是。


  這次推出的這些人選,都是反覆醞釀,多方考慮,並徵求了許多相關人士的意見。


  這些推出的人選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但這並不說明未能推出的人就是不優秀的。


  我的考慮是,但凡有一個空缺,我們都要盡全力向皇上和朝庭爭取,在人選上,要首先選用表現最佳、最易為上欽準的人選。


  這裡面有許多道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們剛來張掖的時候,人才奇缺,經過這半年的努力,我們積蓄了一些人才,同時也在實踐中培養了一些人才。


  今後,我們要想辦法讓這些人才到他合適的崗位上去,使人盡其材,物盡其用。


  在這裡,推舉的人不要太過高興,以致得意忘形。


  要知道,新的崗位有新的要求、新的使命,你若是幹得好了,自然大家都好;


  若是不盡職履責,出了差池,到時候我就是想維護你也不可能。


  所以,新上任的人員要抱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積極作為,把份內的事情辦好。


  在這裡,大家不要有攀比、甚至是失落的想法:為什麼要選他,而不選我?我哪一點比他差?


  我說了,有些人選是綜合考慮的結果。


  象這次的張掖屬國都尉的人選,其實最合適的是長史劉天保,但為什麼沒有推薦?

  主要是我有別的想法,今天在這裡也可以和大家交一下底,我準備明年派天保兄出使驪軒國。


  若是這次推薦了屬國都尉,那明年之行就難以落實,起碼是不合通例。


  象單于昃央,無論是軍事素養還是所建功勞,都不在欽仁兄之下,有些還要高出欽仁兄,但為什麼沒有推薦?

  主要是吃了我的虧,因為他是我的大舅哥嘛!雖說內舉不避親,但適當避一下還是有必要的。


  象石山兄、龐道兄,作戰勇敢,建功頗多,為什麼沒有推薦?

  主要是因為他們兩人是本地人,而按照朝庭的有關規定,本地是不能在當地任職的,就是報了也是白報,朝庭的制度我們是不能違背的。


  象我,是個例外,那是刺史孟大人的主張,朝庭也照準了。


  但他是老資格,又與朝庭要員關係深厚,我們就不能冒這個險。


  人事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一擊不中,在朝庭方面就失了信用,有司對我們也會有了看法,這對我們今後的人事布局是非常有害的。


  因此,有時候我們寧可不推,只要一推就爭取必中,唯其如此,才能使我們的利益最大化,才能把一個個人材推薦出去,人員才能流動起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人材只要能流動起來,一個地方的政局就活了,每個人才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


  若是有了一個空缺,大家眼睛都盯著,勁往一處使,都想藉此邁過這個門檻兒,那勢必會大家都擠在一起,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誰也通不過。


  大家想一想,這是誰的損失?這是大家共同的損失!

  我們初來乍來,時間不過一年,況且大家都還年輕,今後機會有的是。這一點,請大家相信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