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喜憂參半牧師苑
司馬駿嘆道:「我是有這個心思。汗血馬珍貴得很,現在已基本上絕跡了。
無風雖然血統不純,但畢竟是雜交一代,對我們馬場馬匹的改良還是很有助益的。否則,唉,還能有什麼辦法?」
邊說邊搖頭,一副十分沮喪的樣子。
眾人來到養馬所,不過是幾十間破敗的土房子,再加一個碩大的圍欄。
馬騰他們今天下午看到的那一群駿馬,已被圈在圍欄里。整個養馬所的牧丁,不過十幾個人,正在忙碌地準備晚飯。
想必是劉人和已提前通知了他們,只見這些人燒火的燒火,加水的加水,忙個不停。
幾口大鍋里燉的是羊肉,肉香飄散,引得眾人飢腸轆轆,響個不停。
此時天色已黑,馬騰等人用了些酒肉,遂在房間里聊了起來。
馬騰問「人和兄,到這兒感覺如何?諸事還算順利嗎?」
劉人和答道:「稟將軍,我到這兒有一段時間了,總的感覺用四字可表,即喜憂參半。」
馬騰呵呵一笑,道:「說來聽聽,何以為喜,又何以為憂?先說說你的憂吧,看看我能否為你排解。」
劉人和說:「整個漢陽牧師苑,佔地百萬畝,有養馬所十八所,牧丁不足一千人。
現存欄量,馬二萬餘匹,牛一萬頭,羊三萬隻,另有駱駝三千匹。
我來了以後,聽司馬駿說,這個數字在歷史上是最低的。
這裡的建築,將軍也看到了,都是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以前的,其他的養馬所與這裡差不多。
牧師苑裡情況稍好一點,也好不了多少。
整個漢陽牧師苑,可以說是一副破敗不堪的樣子,與歷史上輝煌時期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馬騰奇道:「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
劉人和說:「我和他們拉了拉,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捋了捋,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朝庭這些年來對漢陽牧師苑不重視,基本上沒有投入。
漢陽牧師苑興建之初,朝庭十分重視,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良種有良種。
最興盛時,漢陽牧師苑每年為朝庭貢獻良馬五萬匹,其他牛羊無數,僅這裡的牧丁就達上萬人。
後來大漢擊敗匈奴后,朝庭對這裡慢慢冷淡下來,投入越來越少,以至於最近幾十年基本上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二是管理機制過於僵硬。因為戰馬是戰略物資,朝庭不允許牧師苑自行處置,除了老、病者之外。
每年,朝庭都會派人來嚴加核查,如發現有偷偷賣馬的現象,上至牧正,下到牧丁,都會受到嚴格處罰。
這些牛羊,是作為戰時後勤物資對待的,控制雖不像戰馬那麼嚴格,但也有數量上的要求。
這些年,可以說,漢陽牧師苑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主要是靠賣些牛羊來度日。
三是人員自然消耗日漸增多,而又得不到補充。
這裡的牧丁都是一些家生子,即從祖上就在這裡牧馬,一代傳一代。
外遷者有之,但若想從外面再招些人來,朝庭控制極嚴。
我看朝庭的意思,是想慢慢地讓這個牧師苑自然消亡掉,要不然,怎麼會有這種管理辦法?
如果說這種辦法繼續實行下去,我看用不了幾年,漢陽牧師苑就會銷聲匿跡了。」
劉人和越說越沉重,到後來,眼裡竟然含著淚花。
馬騰沒想到風光幾百年的漢陽牧師苑,到自己手裡時竟然落得這般田地!
這才明白,朝庭為什麼會這麼痛快地把這個牧師苑劃歸自己了,原來是為了甩包袱啊!
然想當初從太尉李鹹的字裡行間,李咸對這個牧師苑還是極為看重的。
馬騰此時想來,啄磨著肯定是朝庭對此地有不同意見,而放棄可能是佔了上風。
李咸雖意識到此地的重要性,然孤掌難鳴,可能他覺得,把這個牧師苑放在自己手裡會發揮更大的效用。
馬騰呵呵一笑,道:「說完了憂,再說說你的喜吧!我看看在目前的這種情形下,你還有何喜可言?」
劉人和笑了笑,說:「我來到以後,到牧師苑各個地方轉了轉,與許多人進行了交談,我發現有這麼三個現象,令人值得高興:
一是我發現這裡的人們精神面貌還是非常可嘉的。這些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把這裡看作了自己的家園,雖然生活不富裕,但安貧樂道;
雖然生活單調枯燥,然精神樂觀,淳樸厚道。
整個牧師苑雖然在走下坡路,甚至看上去就要維持不下去了,但不煩不憂,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該怎麼做還怎麼做,沒有說放任自流的現象。
二是我在巡查時發現,大馬營牧師苑除了有大片的草場適合放牧以外,還有大片的土地適合耕種。
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總面積不下四十餘萬畝。
若是有足夠的人員,我想僅僅漢陽所出,足可供應整個張掖的糧食需求。
第三個就是,經過幾十代大馬營牧師苑人的努力,這裡的馬群良種改良已非常成功,若再加努力,足可培育出我們自己的良種。
這一點,還是請司馬駿給兩位大人稟報吧,他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且親身厲行,最有發言權。」
馬騰、劉天保將目光轉向司馬駿。
司馬駿不慌不忙地說道:「聽老一輩的人說,朝庭當初設漢陽牧師苑的時候,目的純粹是為了養馬,以滿足於征戰的需要。
後來,朝庭從大宛國奪得一千匹汗血馬後,才開始有意識的改良自己的馬種。
汗血馬之所以珍貴,主要就是因為太少,而且擴群不易。
後來汗血馬在大漢消失了,但它們卻為大漢馬種的改良打下了底子。
再後來,朝庭又從西域引進了一些良種,不斷地加以改良。
多世積累下來,總算是小有成就,它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當世一些良馬的好的優點。
可以說,目前我們漢陽牧師苑,馬的品種在整個大漢都是最好的!
但遺憾的是,由於目前沒有好的種馬,再想向前推進一步,則是難上加難!
我們的馬,作母本是最好的,品性相對而言比較穩定。
如果說再有好的種公馬,不用多,一百匹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