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天臨> 第二十一章:駐紮於大河之畔

第二十一章:駐紮於大河之畔

  在鬼頭寨諸賊與長垣城內的守軍過上招的時候,東方天臨率領的三千東方軍,正露宿在大河河畔的一處曠野中。


  渡過大河,再行軍六十里左右,便能夠抵達長垣縣城腳下了。然而,看著浪花滾滾的大河,東方天臨心中突然生出一絲濃濃的擔憂。


  「如果真的是那個左相出手的話,必然不會是什麼小打小鬧雖然冰姬身旁有大總管東方霖輔助,可是以那個老狐狸的能力,真的能夠拖到我抵達長垣縣城嗎?」東方天臨心中暗嘆一聲,想道:「若不是大河泛濫,洪水衝垮了附近的橋樑,我們今日至少還可以行軍二十里,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乾等在這裡,無所事事了。」


  大統三十三年夏,由於兗州地段飽經戰亂,河治荒廢,而今年夏季雨水又格外充沛,因此,早已失修的河堤在洶湧澎湃的河水連綿不絕地衝擊下,再度決堤了。


  大河,本是中原文明的起源。但由於早期中原文明對大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大河上游水土流失太過嚴重,導致大河下游的河床在不斷沖刷而來的砂石的沉澱下,不斷升高,以至於大河幾乎成為了地上懸河。


  有句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引力的作用下,河水總會選擇更加便捷的路徑匯入大海。或許河水現在的路徑已經是最佳路徑,可一旦下起狂風暴雨、改變了河道附近的地貌的話,大河就有可能從缺口處泛濫,形成大河改道之患。


  從千年前的大潁到如今的大漢,有史可尋的大河改道的次數已經有數十次,不約而同的是,每一次大河改道都會給中原國度帶來嚴重的創傷。自古以來,河流便是孕育文明的最佳場所,洛京、陳留、濟南,無數大城皆位於黃河之畔,與之相隨的,還有良田萬頃、農戶數十萬,一旦大河改道,無數河水從缺口處滾滾而出之時,這些國之根本便會劇烈的動搖。


  如此天災理所應當的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事實上,任何朝代都將治理大河視為重中之重,本朝設有河患司,其都督乃是正三品的大員,每年戶部都會撥出數千萬兩白銀作為治理河患的開支,可見大漢朝軒轅帝對治理河患的重視。


  然而,十年前的一場揭竿起義,打亂了河患司治理大河的秩序。在數不勝數的暴民與叛軍的衝擊下,河患司被迫將勢力撤出了兗州,匆忙之中,許多圖紙、文檔都沒能帶走,遺失在了亂軍之中。這一錯漏導致在叛亂被平定之後,重返兗州的河患司無法完全的掌控兗州河堤的信息,時間一久,就釀成了大禍。


  三個月前,一場大雨將大河旁的一處隱秘的黃土坡衝出了一個缺口,而這個缺口恰好就處於河患司監視盲區內!因此,毫不例外的,大河借著這個缺口,再度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道。


  渾濁的河水在頃刻之間衝垮了房屋、田地,捲走了無數牛馬、百姓,讓數十萬難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同樣,大河還衝垮了河道上的許多橋樑,比如東方天臨諸人所紮營之地附近的一座垮河大橋。


  三個月過去,在河患司的指導下,大河改道摧毀的無數建築開始被重建,只是人力終有盡,河患司雇傭的工人和招募的難民們無法將受損的建築一次性全部修復,只能一棟一棟的慢慢來。對於河患司來說,重建的首要目標,是數十萬難民的居所,因此,這三個月里河患司的大半精力都用在了重建各個被摧毀了的村莊與城池上,還沒有來得及去修復通往各州的道路。


  所以,擺在東方天臨等人面前的,只是一片殘垣斷壁。


  好在,為了保證難民們能夠得到充足的糧食與工具,河患司徵調了許多船舶用於運輸,以東方閥的名號,問河患司借調這些船舶並不難,只要明天一早,東方閥帶領的三千東方軍便能夠藉助船舶之便,渡過大河。


  只是,這樣難免就耽擱了一段時間。而東方天臨所憂慮的,也恰恰就是這段被耽擱了的時間。


  「大人,火頭營在紮營的時候就已埋鍋造飯,現在飯已做好,大人您要不先回營用飯吧?」突然,一個壯碩的身影爬上了東方天臨所立的這塊岩石,如此勸說到。


  此人正是原第八營副統領、現正統領劉青,他在被東方天臨提拔為正統領后,半是被迫、半是自願的成為了東方天臨的死忠。此時的他,正是要表一表自己的忠心,好讓東方天臨與自身更親切一些。


  「嗯,我知道了。」東方天臨簡單地應付了一聲,便跟著劉青慢慢地走下了岩石所處的高坡,往臨時紮起的營地內走了進去。他也知道,此時空空擔憂,只不過是徒增煩惱,還不如養精蓄銳,待明日來他個急行軍,爭取早些抵達長垣縣城為好。


  東方天臨的大帳位於營寨正中心,要想抵達那裡,需穿過大半個軍營。路上,兩人走過了許多士卒所住的營帳,此時此刻,他們大多在大口大口的從碗里往自己的嘴巴里扒飯,見狀,東方天臨不願打擾他們進食,便悄悄地繞過了營帳的大鍋所在,繞過了圍著鍋吃飯的士卒們。


  可是顯然,這樣的舉動是徒勞的。如果連東方天臨與劉青兩個溜進營帳的大活人都察覺不到的話,他們也就不配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東方軍了。


  不知是何人起的頭,正在吃飯的東方軍士卒們突然陸陸續續地丟下了自己的飯碗站了起來,向東方天臨行了個軍禮。


  經過幾天的日月兼程,這些個士卒們在與東方天臨的相處中都明白了過來,這名看似年少的東方閥族人並非不學無術的草包。事實上,這個面貌有些俊秀的年輕人不僅胸中素有韜略,甚至能與他們同甘共苦,絲毫不優待自身。


  每天早晨,東方天臨幾乎都是第一個醒來的;每天傍晚,他都要檢查一遍營寨的防守才能安穩入睡。雖然這與他身為先天武者,自身強健的體魄分不開關係,但如此苛待己身的行為,還是贏得了不少官兵的尊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