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傳奇時代>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找罵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找罵

  嚴教授的身份比較特殊,是國內著名的經濟學者,影響力不小,他的話語權自然非同一般。


  自從嚴教授的文章見報,短短几天之內,相繼被一百多家媒體轉載,影響不可謂不大。


  可奇怪的是,德隆集團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給出回應。


  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紛紛派出各路記者找到德隆系總部,希望進行專訪,可均以失敗告終。


  三天後,在德隆集團董事局的駐地,燕京建國門的國貿大廈,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


  這次出面的是德隆系董事局主席,集團名義上的領頭人唐萬里。


  發布會沒有任何意外,記者關心的重點,全部集中在嚴教授的預測性文章上面。


  德隆方面也不含糊,唐萬里語氣很是堅決地回應:「德隆系目前雖然遇到點麻煩,可資金鏈沒有任何問題!」


  媒體記者哪個不是身經百戰,自然不是好糊弄的。


  全程的提問,大部分是圍繞德隆資金問題的,還有一小部分是對德隆系質押股權的質疑。


  關於德隆系近期的股權質押,唐萬里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股權質押並非新增貸款,也不是德隆系資金鏈緊張的徵兆。」


  ……


  當陳喬山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也不得不佩服德隆系智囊團的能力。


  因為他竟然成了德隆集團質押股權的借口之一,這也未免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按照唐萬里的說法,德隆集團之所以質押股權,是因為銀根趨緊、監管加強。


  這是大環境所致,並不是德隆系一家面臨的問題,再就是有人刻意抹黑的原因。


  先有北大喬山,後有北大教授,先後在新聞媒體上發表不切實際的指責,造成負面的輿論導向。


  最終導致很多和德隆合作的金融機構,要求將原先貸款的信譽擔保,轉換成資產或者股權質押。


  唐萬里還特彆強調,外界的質疑給德隆集團造成嚴重的後果,致使企業的信用受到極大的影響,從而導致銀行収貸、融資客戶擠兌,這才是問題所在。


  信譽擔保貸款轉換股權質押,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陳喬山不得不佩服,德隆集團里的能人不少,這借口搞得他都差點信以為真。


  當然,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緊接著,德隆系實際掌舵人唐萬新,又在滬市集團總部召開了一次媒體說明會。


  這次其實跟燕京的記者招待會是一樣的性質,只不過是換了個人來唱主角。


  果然,一切還是老樣子。


  一句話概括起來,唐萬新的意思很明白:「我們很好,沒有任何問題。」


  ……


  陳喬山沒理會外面的紛擾,他只是安靜地看著這場剛剛開演的大戲。


  現在還沒到摘桃子的時候,而且他本身本錢不足,St中燕已經清倉,他只能再想其他辦法。


  陳喬山抽空給孫光明打了個電話,讓他找相熟的同學再開幾個證券戶頭。


  「大山,我的賬戶不是已經給你了嗎?還弄那麼些幹嘛?」孫光明有點奇怪,在電話里詢問起來。


  「這事回頭再給你解釋,記住啊,每個賬戶綁一張手機卡,錢你先墊上,回頭給你報銷。」


  「綁一個卡上不就行了,何必花那些冤枉錢?」孫胖子有點不樂意。


  「可千萬別,你就照著我的話去弄。」


  猶豫了一下,陳喬山又吐槽道:「別綁移動的卡,我們這一移動就沒信號了。」


  孫光明樂了,難得找個機會,他不禁在電話里調侃起來。


  陳喬山沒跟他客氣,直接把電話掛了,弄得孫胖子是滿腹怨言。


  雖然St中燕的事半途而廢,不過陳喬山還有替代方案,不過難度有點大,他準備嘗試著真正炒一次股。


  事情很順利,孫光明很快就弄來了四個戶頭。


  陳喬山就佩服他這點,孫胖子這人雖然嘴碎點,可是為人處世還是很強的,別看他整天聒噪,搞人際關係還是很有一套的。


  「大山,你要這麼多賬戶幹嘛?」


  「炒股。」陳喬山的回答很簡潔明了。


  孫胖子對他的敷衍很不滿意,「炒股咱倆的賬戶不夠嗎,實在不行還可以讓王琳嚴小沁開戶嗎,何必非得找不相干的人,很麻煩的你知道嗎?」


  陳喬山沒理會他的抱怨,問道:「你都跟人家說清楚了嗎,別到時候出什麼問題?」


  「你放心吧,我都交待了,回頭弄完,每人給一百塊錢的報酬。」


  「你倒是大方!」陳喬山埋汰道。


  孫胖子賊笑道:「你不是說報銷嗎,又不是花我的錢,自然不能太小氣了。」


  「你也別高興太早,回頭這錢從你那份里扣啊!」


  孫胖子這下不樂意了,連連埋怨,又開始聒噪起來。


  ……


  陳喬山不是真的想炒股,他是想嘗試炒作一支股票。


  當然,他也清楚,以他的話語權,成功的希望是微乎其微的。


  他需要借勢,而目前正好有這樣的機會。


  德隆系的反擊自然不會那麼簡單,很快,各大媒體就相繼出現了跟嚴教授的觀點截然相反的聲音。


  這也很正常,在商業領域,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從來都不是以對錯來衡量的。


  德隆系財雄勢大,旗下研究性企業眾多,自然不缺筆杆子。


  再加上又私下勾連了一批所謂的經濟學家,一時各大媒體到處都是幫德隆張目的聲音。


  《民營企業需要更寬鬆的市場環境》、《理性看待德隆困境》……


  諸如此類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反觀嚴教授這邊,聲勢就弱了不少。


  自從文章見報,嚴教授就再沒發表過任何評論。


  其實這也在預料之中,畢竟媒體已經熱炒過一輪,而且他的觀點在文章中表達得很明確,沒必要再說什麼。


  陳喬山感覺有點悲催,幫德隆系「義務」站台的專家很多,卻沒一個經濟領域的學者願意站出來,支持嚴教授的觀點。


  德隆系的問題到現在為止,其實已經相當明顯了。


  不管是牽連進啤酒花擔保的醜聞,賤賣匯源股份,還是最近大量質押老三股股權,還有自七月份至今的大規模裁員,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昭示著德隆系資金鏈出了問題。


  可迄今為止,除了嚴教授,楞是沒一個人發聲。


  陳喬山心裡清楚,這就是社會現實。


  當然,他對這種情形也早有預料,陳喬山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借勢的機會。


  都這階段了,他自然不會去招惹德隆系。


  他可是清楚地記得,當初德隆資金鏈斷裂,唐萬新第一時間跑到國外躲了起來,如果真要是把他惹急了,誰知道會不會幹出點什麼瘋狂的事來。


  很快,陳喬山就找到一個合適的目標。


  最近的媒體上,各種專家紛紛登場,其中就有這麼一位,竟然把炮轟的目標對準了北大喬山。


  這個專家叫李素,是國內一家諮詢公司的老闆,曾為德隆集團提供專業的管理諮詢服務長達五年時間。


  李素公開炮轟,指責北大喬山才是德隆系風波的始作俑者,正是因為他的造謠誹謗,才造成如今這個局面。


  至於嚴教授,李素是半點也沒提。


  這就有點尷尬了,陳喬山見過撿錢的,這還是第一次碰到送上門找罵的專家,這麼好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於是乎,03年年底,國內最大規模的一次媒體罵戰自此拉開序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