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傳奇時代> 第一百四十章 莫名其妙的爆發

第一百四十章 莫名其妙的爆發

  剛開始,北大喬山的文章並沒有引起搜狐財經網站編輯的重視。


  這並不奇怪,他稿子的內容其實並不能讓人信服,編輯主要是看在標題驚悚,夠吸引人眼球,這才發了出去。


  這也怪不得別人,在如今的證券業,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的事層出不窮,不過真正被揪出來的鳳毛麟角,而北大喬山提供的證據看起來十分兒戲。


  內里的原因很簡單,券商委託理財業務不用對外披露,資金也不需要經過第三方存管,這裡面就有很多空子可鑽,容易監守自盜的同時,外人也很難找到確鑿的證據。


  看到這份投稿的時候,搜狐的財經編輯很是不屑。


  僅憑一份公開的財報就能查出問題,而且數額還如此巨大,十九個億,你怎麼不幹脆寫一百九十億,真當券商手下的大量財會人員是吃乾飯的?

  那些可都是常年跟數據打交道的主,豈能讓人輕易抓到錯處,真要是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飯碗早讓人砸八回了。


  這恐怕是大多數人的看法,因為沒有哪家券商會蠢到這地步,能讓人從財報中找到問題。


  可事情就是這麼邪性,南方證券的財報確實存在漏洞,而且這個漏洞是足以致命的。


  ……


  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北大喬山的這則財經新聞火了,而且是大火,最為關鍵的是,火起來的方式很是怪異,讓人哭笑不得。


  新聞剛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引起相關專業人士的注意,反而是被很多股市散戶率先發現,把這則不起眼的財經新聞生生罵成了熱點新聞。


  也難怪,在當下的股市,愛陳喬山的人可能一個都沒有,恨他的人卻大有人在。


  國慶節前的最後兩個交易日,因為北大喬山的炮轟,很多持有屯河股份的中小散戶紛紛割肉逃離。


  這些人本來還很慶幸,能夠逃過這一劫,不過十一黃金周過後,形勢突變。


  在德隆系輪番利好的刺激下,老三股在節後接連來了幾個漲停板,不但把跌下去的補回來了,股價還額外上漲了許多。


  那些割肉離場的股民無疑吃了大虧,裡外里賠了不少,原本的慶幸轉而成了憤恨。


  自那天起,網路上到處都是罵北大喬山的。


  半個月下來,事情本來已經差不多平息了,誰知道他又從新浪轉戰搜狐財經,這不是找罵呢,也太招人恨了。


  不大工夫,各大財經網站和bbs論壇里紛紛出現了類似的評論內容:北大喬山又冒頭了,在搜狐財經,兄弟們快去圍觀!


  在這個網路初興的時代,很多人不免會去獵奇,雖然很多人不明所以,不過跟過去湊熱鬧的不在少數,於是乎,這個消息就跟瘟疫似的傳播開了,圍觀北大喬山並跟著起鬨的人是越來越多。


  其實真正在老三股上虧錢的股民並不多,不過事情鬧開了,引得很多股民同仇敵愾。


  搜狐網後台,挨踢民工有點奇怪,就看著屏幕上pv、uv跟ip的監控曲線急劇躥升。


  工作人員本以為是軟體出毛病了,調試了一番,結果發現壓根就沒問題,一番篩查之下,這才發現訪問量主要出現在財經頻道,頓時惹起很多人的關注。


  在互聯網領域,財經新聞受眾比較單一,遠不能跟時政熱點和文娛新聞相提並論。


  不過今天的事有點奇怪,驟然上升的訪問量都指向財經頁面,這就有點出乎意料了。


  等事情反饋到財經編輯的時候,事情已經盡人皆知,問題很好查,所有新增的訪問量都集中在財經頁面北大喬山的新聞上,下面的評論已經罵翻天了。


  北大喬山終於以一個詭異的方式,走進了搜狐財經總編陳傑和總監方剛的視野。


  兩人不知道的是,這件事也間接促成了陳喬山跟搜狐財經以後長久的合作,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


  網站用戶猛增,搜狐財經也樂得推波助瀾,專門把北大喬山以前發的文章找了出來,湊一起弄了個專題,就掛在財經頻道的專題位置。


  別說,效果還不錯,單頁面瀏覽量都快趕上前幾天神舟五號飛天的新聞了,畢竟這是獨家,沒有幾大門戶分流,效果自然立竿見影。


  這邊罵得熱鬧,到底引起了專業人士的注意,別的暫且不提,這篇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是很容易判斷的。


  南方證券的財報很好找,交易資金結算公式對於專業的財會人士而言就是吃飯的傢伙事,計算清楚也就幾分鐘的事。


  很快,就有人得出了同樣的結果,南方證券確實涉嫌挪用了十九個億的客戶保證金,證據確鑿無疑。


  除非南方證券承認財報造假,不然真的很難洗去嫌疑,不過這兩個罪名孰輕孰重還真的不好判斷。


  他們馬上意識到,北大喬山這次是真的捅破了火藥桶。


  現在就斷定南方證券破產可能有點誇張,但是問題的確很嚴重,這次的簍子絕對小不了。


  不到中午,消息就在業界小範圍傳開了。


  很快,搜狐財經也收到消息,馬上就在頭版頭條放出最新消息:《南方證券挪用19億元客戶保證金》


  當然,搜狐也沒忘記帶上北大喬山的名號,畢竟證據是他找出來的,新聞自然少不了他的影子。


  緊接著,新浪財經、網易財經、tom、qq爭相轉載,消息終於以一個奇特的方式在金融圈引爆了。


  這其中當屬新浪財經的總編心情最複雜,這篇稿子當初就是他親自斃掉的。


  原因很簡單,網站高層私下打過招呼,德隆集團承諾會在新浪網加大旗下公司的廣告投放力度,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相對而言,新浪財經的總編無疑是幸運的,如今最頭疼的還輪不到他,排在第一位的當屬南方證券的高層,其次就是證監會莫屬了。


  南方證券跟證監會的關係非同一般,這在國內證券市場不是什麼秘密。


  證監會和南方證券差不多同時成立,創立之初,證監會曾在南方證券位於燕京的辦公大樓一起住了三年多時間,直到燕京金融街辦公樓建成,兩家這才分開,也算是淵源頗深。


  ……


  說句實話,金融界很多人的心情都很複雜,南方證券竟然犯下如此低級的失誤,關鍵還是致命的問題,假賬都不會做,還真是可悲可嘆。


  更離奇的是,專業財經人士竟然無一注意到,最後讓一個無名小輩給捅了出來。


  這個結果無疑讓人很是感慨,感慨過後,就是冷眼旁觀,靜待事情的後續發展。


  挪用客戶保證金,這是極其嚴重的違法行為,即使是監管不算嚴的當下,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保證金涉及到很多企業,還有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引爆,很容易釀成群體性事件。


  消息曝光,自然引起了相關監管部門的注意,惱恨者有之,不過更多的還是感覺臉上無光。


  南方證券竟然連財報都沒抹平,最離譜的是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公之於眾,這不是當眾打臉嗎,讓一幫領導如何自處?

  而漩渦的中心,南方證券的高層,這會也是愁雲慘淡,卻也一籌莫展。


  南方證券的危機早就存在,問題不是一天兩天才出現的,早就積重難返了。


  國內的證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后,金融監管也跟不上節奏。


  券商的經營範圍很廣,不光承銷證券業務,有的干起了房地產,倒騰地皮,更有甚者,大肆倒買倒賣,干起了實業生意,有的券商乾脆直接坐莊操縱股市,至於炒外匯、搞內幕交易之類的,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證券業的混亂,一般人很難想象。


  當然,券商直投在全球很普遍,但要受到嚴格的金融監管,國內的券商自然不在此列,大都野蠻擴張,結局自然早已註定。


  南方證券就是其中之一,先是買地皮炒樓,號稱圈的地皮超過一縣之地,可惜樓市慘淡,賠得底兒掉。


  2000年,證監會下文,券商必須剝離非證券業務。


  南方證券總算是趁機甩掉了爛糟的實體業務包袱,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他們先是以保本保息的手段募集了大批資金,本以為在股市能大賺一筆,可惜99年的519行情就堅持了兩年,緊接著就是漫漫熊市,南方證券再次損失慘重。


  南方證券的掌門人闞志東心情很是複雜,毫無疑問,他心裡很清楚,自己這次鐵定要成為頂缸的角色。


  闞志東就站在總部大樓辦公室的窗口前,無視著辦公桌上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徑自盯著樓下廣場上牛頂熊的雕塑,心裡是五味雜陳。


  都怪這低迷的大盤行情,不然還有得一搏,不過他轉瞬又面帶苦笑,現在說這些未免有點太可笑。


  闞志東去年中才臨危受命,接管風雲飄搖的南方證券,可誰知道到手的壓根就是個爛攤子。


  南方證券背負著巨額的資金虧損,負債已經遠遠高過資產總值,公司每月不僅要負擔超過2億的高額利息,還要負責3000員工的高額工資。


  在03年,燕京的平均工資剛2000出頭,可南方證券的最低工資是8000,平均工資已經過萬,這是一個巨大的資金缺口,光靠承銷傭金,連維持員工最低工資和物業開支都不夠,更別提擺脫困境了。


  闞志東心裡是萬分後悔,去年真是鬼迷心竅,為什麼要蹚進這灘渾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