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征服三國從蔡文姬開始> 第二十三章 張偉戰敗、禍水東移

第二十三章 張偉戰敗、禍水東移

  雁門郡府邸,張偉得知匈奴人又起兵來犯,嚇得趕緊令人準備行囊逃走,可是一聽匈奴人只是五千兵馬,而皇甫嵩的救援并州的兵馬還有一萬人還駐紮在雁門,由張讓繼子張奉率領,沒有撤回洛陽,於是膽氣就壯了,劉浩憑藉三千兵馬就擊破匈奴人五萬大軍,自己現在一萬兵馬,難道還打不過五千匈奴人嗎,只要自己擊破匈奴人,那麼自己的吹噓上報的功勞不就是無懈可擊了嗎。


  接著,張偉下令招來守城校尉張平,以及領兵大將張奉,商討迎戰匈奴一事,張偉道:「諸位,去卑自不量力,再次率軍來攻,簡直是欺人太甚,不把我放在眼裡,區區五千兵馬就想攻破我一萬大軍駐守的雁門,此次我倒要看看,我張偉也不是浪得虛名的。」


  張平與劉浩不和,在前段時間迎戰匈奴的過程中,因為貪生怕死,自薦為後備隊,劉浩也裝作不知道,就讓張平率本部人馬作為後隊,沒有參與作戰,而後劉浩率軍擊敗匈奴,讓張平認為匈奴人也不過如此的感覺,聽了張偉的話,張平道:「郡守大人說的不錯,匈奴人是虛張聲勢,外強中乾,不堪一擊。」


  張奉身為張讓的繼子,在洛陽橫行無忌慣了,養成一副目中無人的感覺,見到匈奴人五千人馬就敢來進犯,實在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於是附和道:「匈奴人五千兵馬來襲,簡直是給我們送功勞的呀,我們一萬大軍還怕區區五千兵馬嗎,等到擊敗匈奴人,我看洛陽那些大佬還敢瞧不起我們。」


  去卑率軍殺到雁門郡下,安營紮寨。去卑大營,去卑召集劉豹等將領議事,去卑道:「諸位,劉浩已經率領兵馬返回太原郡,雁門郡雖然有一萬兩千軍馬,但是領兵之人乃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張奉,張奉此人乃是一個草包,只要我們稍加引誘,定然會率軍出城,只要漢軍出城,我軍擇一地伏擊之,待擊破出城的漢軍,攻破雁門郡就指日可待了。」


  劉豹道:「可汗之計高明呀,我軍只要佯敗,迷惑張奉等人,定然可以引誘漢軍追擊,待漢軍追擊我軍而進入我軍的埋伏圈,我軍精銳大軍齊出,定然可以一舉殲滅漢軍主力,漢軍主力盡喪,他們還拿什麼守衛雁門郡,等到丁原援軍到來,雁門郡早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了。」


  去卑哈哈大笑,道:「劉豹將軍,明日你率領兩千兵馬出擊,許敗不許勝。」


  劉豹接令道:「末將領命。」


  接著,去卑又下令慕容虎率軍三千兵馬前往選定地點埋伏,等待時機。


  次日大戰,去卑奉命率軍攻城,佯攻了一番后,丟下數百具屍體,撤退了,接連幾天,劉豹率軍攻城,除了丟下幾百具屍體外,一無所獲,第七天,劉豹在率軍攻打雁門郡一番后,留下無數糧草器械後撤三十里。


  劉豹率軍撤退後,張奉、張平大喜,舉行宴會慶祝,張偉道:「匈奴人果然不堪一擊,妄圖以卵擊石,以五千兵馬攻打我一萬大軍駐守的雁門郡,簡直是異想天開,數日下來,匈奴人除了死傷數千餘人外,一無所獲。」


  張奉道:「匈奴人先前敗於劉浩之手,損兵折將,此次又倉促率軍來攻,意圖殺個回馬槍,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沒有想到我一萬大軍駐守雁門郡,雁門郡固若金湯,匈奴人連攻數日不克,糧草補給困難,故而後撤。」


  張偉道:「匈奴人糧草供給不足,加上久攻雁門郡不克,固然軍心渙散,我軍只要率軍追擊,定然可以一舉擊潰匈奴人。」


  眾人商定后,決定率軍追擊,劉豹也按照去卑的計策,率軍迎戰,接連數日,匈奴人連戰連敗,張奉、張平更加得意忘形,率領主力大軍與匈奴人決戰,一萬大軍只留下兩千兵馬守城,八千大軍傾巢而出,只撲匈奴人大營,匈奴人再次敗退,張奉下令大軍追擊,結果中了匈奴人奸計,大軍被伏擊,八千兵馬幾乎全軍覆沒,張平死於亂軍之中,只有張奉率領一千殘兵敗將逃回雁門郡。


  郡守府內,張偉急得團團轉,匈奴人擊破張奉、張平,八千大軍全軍覆沒,現在雁門郡只剩下兩千老弱殘兵,而匈奴人已經集結五千大軍,再次浩浩蕩蕩殺向雁門而來,如果在平時,張偉大可以一走了之,但是現在卻不行了,前些日子匈奴人在雁門郡大敗而歸的消息已經在洛陽傳得沸沸揚揚,朝廷正在討論如何嘉獎,如果此時雁門城破,那麼自己就有了欺君的嫌疑,自己項上人頭將不保,張偉道:「諸位,想不到局勢竟然如此急轉直下,匈奴人五萬大軍在雁門郡前損兵折將,死亡萬餘,為何五千匈奴人又讓我們八千大軍全軍覆沒啊,現在匈奴人圍困雁門郡,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一個幕僚好心道:「大人,匈奴人實際是一萬五千大軍。」


  張偉一聽,五千和一萬五千有什麼區別嗎,但是,眼下張偉顧不得這麼多了,張偉道:「前一個月我們才向朝廷稟報擊破匈奴人五萬大軍,正準備向洛陽獻捷,匈奴戰俘、戰利品已經準備妥當,現在匈奴大軍再次進犯,而我八千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折損殆盡,雁門岌岌可危,如果雁門被匈奴人攻破,我們就家破人亡了。」


  一個幕僚道:「大人,我們可以趁匈奴人還未攻破雁門郡之前前往洛陽獻捷啊。」


  逃跑還說得冠冕堂皇,但是在座的各位好像都習慣了,張偉道:「我何嘗不是有此打算,可是,我們要向洛陽獻捷,就要押上匈奴俘虜和戰利品,這樣我們速度就會降低,匈奴騎兵很容易就追趕上我們,我們還是難逃一死,如果只是赤裸裸的前往洛陽,被父親大人的政敵得知后,到時候向陛下參奏,我們也是難逃一死。


  最後,一個幕僚的建議,道:「大人,眼下匈奴人來勢洶洶,雁門能不能夠守住還未可知,所以,眼下還是要將這個燙手山芋交個別人。」


  張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忙問道:「怎麼將雁門這個燙手山芋交個別人,別人又不是傻子,會不要命嗎。」


  幕僚道:「大人,不要忘了朝中的張大人啊,只要張大人向皇帝進言,令劉浩、張遼率軍救援雁門,不就行了,您在前往洛陽獻捷之前,已經將雁門的防禦重任交給了劉浩、張遼二人,並且留下禦敵之策,但是雁門郡守將不依照計劃行事,導致雁門郡失守,那就沒有大人什麼事情了。」


  張偉聽完后,大喜道:「不錯,先生請說的具體些。」


  幕僚道:「大人,我們可以向列侯奏報,我們已經押解戰勝匈奴的戰利品,前往洛陽獻捷,特將防衛雁門的重任交與劉浩、張遼兩員大將,因為二位將軍在先前抵禦匈奴人的大戰中表現出眾,可堪大用。」


  張偉真才實學沒有,但是壞點子不少,一點就明白,道:「傳信洛陽的人馬,讓他們大力宣傳劉浩、張遼如何在本官的指揮下,大敗匈奴大軍,同時傳播本官前往洛陽獻捷,將防衛雁門的重任交給他們的消息。」


  幕僚繼續道:「大人,我們一方面要派人請列侯大人奏請陛下,冊封劉浩為偏將軍,張遼為上軍校尉,讓劉浩率軍救援雁門,另一方面還要派人快馬加鞭前去追趕劉浩,讓他率領人馬回援雁門,如果沒有劉浩的兵馬,雁門郡怎麼能夠抵擋得住匈奴人,我們又怎麼能夠安全的獻捷。」


  張偉一聽,道:「是啊,匈奴人全是騎兵,我們行李眾多,如果沒有劉浩,我們就算是逃走也會被匈奴人追趕上,下令守軍死守雁門,同時派人快馬加鞭,請劉浩率軍回援雁門。」


  這時候,另一個猥瑣幕僚也道:「大人,只要我們將時間差錯開,我們就能夠撇清責任了。」


  張偉道:「不錯,八千大軍全軍覆沒、雁門郡危在旦夕的消息雖然已經傳到洛陽,可是我們只要一力認定這是我前往洛陽獻捷之後的事情,不就沒有事情了嗎,哈哈哈。現在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我們必須守住雁門郡,在劉浩到來之前,雁門不容有失,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傳令給雁門守將,只要能夠堅持到劉浩到來,必有重賞。」


  這時候,下人來報張奉前來,張偉連忙帶人前往到門口迎接,進入府邸后,張偉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張奉,張奉一聽,覺得可行,於是道:「我們還有兩千兵馬,雖然現在士氣低落,可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我們給予守城將士重賞,加上徵集民夫,我們還是能夠堅守雁門郡十天左右的。」接下來,眾人按照張偉等人的計劃行事不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