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涼州辭> 第一百五十六章 喋血金城(一)

第一百五十六章 喋血金城(一)

  在姑臧州治之中,正為該如何處理這場涼州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而爭論不休之時,屯兵金城郡外已旬日有餘毫無動作的劉趙中山王劉岳,卻有了動作。


  連日來命令手下漢人與氐羌步卒前去山林之中伐木,趕製各種攻城器械的劉岳,此時志得意滿地望著營地後方各式各樣的雲梯、攻城衝車、巨大的櫓盾、還有幾架略顯簡陋的投石機。


  攻城之事,並非匈奴人所擅長。而且犧牲本就不多的本族人前去圍攻堅城,本就是實為不智之舉。因此匈奴貴族對此早有共識:使用寶貴且戰力強大,精於騎射的本族人,去驅使那些低賤的漢人、氐羌人來爬城牆。如此一來,即使付出再大的傷亡,匈奴人也絕不會為此而感到心痛。


  反正他們治下,多得是這些漢人與氐羌人。在這個物資匱乏,生存都幾近奢望的年代,給他們一口飯吃,便往往能換得這些低賤的螻蟻前去賣命。當然,立下戰功者,也能從匈奴人這裡得到厚賞。因此,這些被生存逼到絕境的人們,往往在戰陣上奮勇無前。


  趙軍之中的構成過於繁雜,然而人數偏少的匈奴人,卻總能很好地對其它各族進行馭使,不光是靠本族武士強悍的戰力,壓榨其餘各族的生存空間,並假仁假義地給他們施予一點恩惠,便能換得這些幾乎活不下去的人暫時效忠。


  劉岳在八月十四清晨,對金城郡進行的首輪試探性進攻,便投入了五千餘人的氐羌漢人混編部隊。大河邊上三座營寨大軍雲集。劉岳親率五千匈奴騎兵壓陣,並打算尋機對登城士卒進行遠程支援。


  太陽初升的時刻,那些可憐的趙軍步卒,便已各自架著雲梯,或是一什人馬推動著攻城衝車,或是推動著盾車,在前方巨大櫓盾的保護之下,紛紛向著金城郡下湧來。


  張閬對於此次守城之戰,雖也早有準備,然而卻依然是心裡沒底。如今的金城郡雖早已不同往日,城牆加高至三丈,箭樓敵台女牆垛口等防禦設施也是一應俱全。而且廣武郡府還特意調運了數千石豆油,趕製弓弩箭矢無算。


  據廣武軍中那位百人將所建言,如今城牆之上,早已架起數十口大鍋,見今日趙軍進攻,張閬便下令軍卒自城中府庫取出豆油,將這數十口大鍋倒滿。


  廣武軍中那名百人將特別叮囑,鍋中油燒至滾沸之後,便得立即抽薪滅火,以免溫度過高,使得鍋中豆油自燃。若在略顯狹窄的城頭將鍋中豆油燒至自燃,那可以預見,勢必將是一場無法挽回的災難。


  見趙軍來勢洶洶,張閬便令軍中敲起號鼓,提醒眾軍即刻帶械登城,以準備抵禦趙軍進攻。


  弓弩手們紛紛手持弓弩,腰懸箭囊,各自進入早已確定好的陣位。或是城牆垛口,或是城門箭樓。皆做好準備。其餘一部分步卒,正將府庫中屯放的箭矢源源不斷地用推車運出,而後直至城下,再用人力,或是繩吊,將這些箭矢搬運上去,以備弓弩手所用。


  自去年末韓璞領兵進駐金城以來,州治調運,以及廣武製造,再轉運來金城郡的箭矢數量,已超過三十萬支。完全足以支撐相當久的一段時間。正是因為這些充足的軍備,才使得張閬對此戰堅守金城,應戰巨大數量優勢的趙軍,從心底多了幾分底氣。


  趙軍兵將排出一個相當鬆散的陣型,自他們大營本部出發緩緩向金城郡下前進。前排是那些堅固的盾車。盾車后便是那些一手舉盾,一手抬雲梯,在趙軍將領眼中宛如炮灰一般的氐羌及漢人雜兵。而城門之前,一輛木質結構,外覆牛皮的攻城衝車,正向著城門處緩緩而來。


  金城郡在西漢設置之時,修城者其實為其開了八門。然而張閬趁著去年末,加高加固城牆的大工程進行時期,下令封閉了其中四門,只留下東西南北四門。


  城市門少,自然會出現諸多不便,也影響其的繁華程度以及經濟發展。然而這一舉動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門少,便意味著承受軍事進攻之時,守城一方所需著重防守的突破點變少,更易於使守城方調度,集中兵力防守重點。


  因此,張閬的這一舉動,可說極為明智。畢竟如今金城郡已加高至三丈,再架雲梯爬城,增加了攻方士卒需要攀爬的距離,使得守城軍士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可以從容應對。如此一來,城門便成為更加薄弱的防守要點。


  自去年底以來,金城郡中本就不多的民戶,更是相繼在郡府的組織之下遷出。畢竟戰時若城中有大量民戶,便意味著更多的糧食消耗。城中固有存糧可以支持的時間,便隨之縮短。而且大量民戶在城破之後,往往會淪為敵軍發泄屠戮的對象。不論是從軍事計,還是為民生計,這座註定要成為戰場的城市,必須要遷出民戶。


  趙軍在城下緩緩推進而來。然城上油鍋此時並未燒沸,對於速度緩慢的攻城衝車,唯有用滾木礌石來應對。


  而那些提著雲梯的趙軍,漸漸逼近了一箭之地,搬運雲梯的趙軍,便紛紛將手中所持盾牌舉高,擋在自己上前方,以防備金城守軍必然來襲的箭雨。


  跟在雲梯後面的大隊步卒,也紛紛舉起手中盾牌,準備著應對即將來襲的箭雨。


  城樓之上的張閬,望著城下越逼越近的趙軍,神色嚴峻地舉起手。他身後的鼓吏,便即刻握緊手中鼓槌,準備在主將的命令下發出信號。


  而箭樓與垛口處的金城郡弓弩手,也紛紛上弦待發。每個垛口的弓弩手左近,都有一到兩名步卒手執長牌,給予這些甲具薄弱的袍澤以掩護。城背還有數百輪替軍卒整裝待發,一俟下令,便可即刻支援城頭戰事。


  隨著趙軍紛紛進得一箭以內,城樓上張閬高舉的手,立時果斷揮下。背後的鼓吏,也立刻用手中鼓槌敲擊三聲。沉悶悠長的鼓聲便立刻在城頭傳開。


  聽得主將發出信號。箭樓上,與垛口附近的近千弓弩手,紛紛扣下手中弩機,或是鬆開捏著尾羽的二指,金城城頭霎時間箭如雨下。這波箭矢直直向著城下奔來的趙軍步卒傾瀉而去。


  趙軍步卒們雖然早已對此有所防範,然而傾瀉而來數量可觀的箭雨,還是有不少從他們步卒舉著的盾牌縫隙中鑽進趙軍陣中。隨著噗噗之聲,箭矢破開他們身穿的皮甲而後入肉,趙軍陣中已有數十人倒地。


  然而這數十人的倒地,對於數量龐大的趙軍來說,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經過短暫的失神之後,趙軍陣中的其餘步卒很快舉著盾,填補了那些倒下士卒所留出的空檔。


  城頭的金城軍弓弩手們,都是熟練地開弓掛弩,而後瞄準射擊。在金城軍連綿不絕的箭雨攻勢下,趙軍前進的陣中,又陸續有步卒中箭倒地。


  然而這些趙軍彷彿是悍不畏死一般,射倒一些,馬上就會從旁過來另一些士卒填補倒下士卒所留下的空位。面對這悍不畏死的衝鋒,城上的那些金城軍弓弩手,唯有用連綿不絕地傾瀉箭雨來試圖稍阻趙軍攻勢。


  然而城上雖然箭雨連綿不絕,城下傷亡始終在累加,卻未能使趙軍的進攻腳步稍退些許。


  這些趙軍士卒心中都是明了,若在此情況下稍有猶豫,便是身死結局,並且還會因此害死身邊其餘袍澤。於是也不敢大意,人人皆是奮勇爭先,意圖一舉登上城頭。


  戰前,中山王劉岳已為先登者開出高額賞格:金五斤,錦緞百匹,米糧百石,牛五頭,羊二十頭。


  在這等高額賞格之下,這些趙軍中的炮灰步卒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此時隨著金城郡的城牆漸漸接近,他們個個都變得亢奮起來。似乎先登者的賞格,已觸手可及!


  在步卒們紛紛抵達城下之後,陣后壓陣的匈奴騎卒,也是往複賓士起來。在劉岳的親自帶領指揮之下,這些匈奴騎卒,已是紛紛將手中閃著寒光的箭鏃,指向了城上據守的金城軍士卒們。


  趙軍已將雲梯架好。后隊的趙軍步卒,很快便如同潮水一般,涌到各自面前的雲梯之下逐次登城。見趙軍士卒已紛紛進至城下,據守城頭的各部將佐,紛紛下令讓弓弩手暫退,而後城頭的士卒們,紛紛搬起了沉重的滾木礌石,放在垛口上端蓄勢待發。


  隨著各自將佐口中的命令,城頭士卒們紛紛鬆手,釘著如同刺蝟一般密集鐵釘的滾木礌石,便紛紛滾滾落下。


  金城軍的滾木礌石,呈圓柱形。其上布滿密密麻麻的鐵制長釘。然而木身兩端,還系著粗繩,以便投下之後,還可以回收利用。


  就在城頭的金城軍紛紛將滾木礌石擲下的同時,在城外一箭之地處遊走的五千匈奴騎卒,紛紛彎弓如滿月,而後將手中箭矢放開,任其密密麻麻地向著金城城頭射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