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挾持賊眷
范廷率領著一干騎卒自木橋渡過了湟水,隨即到達臨羌縣城,眾軍士進得已被賊軍付之一炬的臨羌,見得城中殘垣斷壁,一片焦土,心中俱是不忍。
賊眾一過,焦土遍地,又有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啊。
范廷已派出諸多哨騎向四處偵察而去。李延昭依據賊軍在臨羌留駐將近十日,判斷賊眾的家眷離臨羌必不會遠,范廷雖看他自信滿滿,但是范廷自己覺得此事並無十足把握,於是派遣哨騎之時,派了不少,給哨騎們劃定偵察範圍的時候,范廷亦是命哨騎們各自前出五十里再行返回。即便如此,范廷心中仍自惴惴不安。
城中民居已是盡毀,見得城中已無棲身之地的諸士卒便在各自軍侯隊官的帶領下登上了城牆。戰馬被集中在瓮城之中,並指派了兩什的騎卒專職看管。
眾騎卒在城牆上,還時不時地看到城外有從上游落荒而逃來的賊軍。那些賊軍逃到此處,正想喘口氣的當口,卻見得臨羌城上探出一幫官軍,手持弓弩便朝他們射擊。這些潰散的賊軍已如同驚弓之鳥,見狀哪還敢久留,顧不上疲累交加,便是起身又繼續逃去。那些城頭的騎卒見狀,不由得俱是哈哈大笑。
「反正此刻坐在這也是坐著,誰願與某同去捉幾個回來?」一名騎卒放下手中的弓箭,大聲提議道。
眾騎卒嘲笑城外的賊軍,卻是沒人響應他。那名提議的騎卒覺得自討沒趣,於是又垂頭喪氣地拿著弓箭繼續到垛口旁盯著城外去了。
然而在他身側不遠的李延昭聽到這名騎卒的話語,瞬間靈機一動。他不由得高喊道:「剛誰說出城捉賊來著?」
那騎卒聽聞有人響應,不由得眼睛一亮,隨即回過頭卻是看著李延昭道:「怎麼你願去嗎?」
李延昭隨即一笑:「那是自然。」言罷便拉著這騎卒走下城牆,找范司馬去了。
范廷聽了李延昭的報告,眼神一變:「你欲尾隨那些潰散的賊軍,去找尋其眷屬的營地?」
「不錯,范司馬明鑒。這些賊軍潰散之後,北岸沒法去,他們會去哪裡呢?」李延昭不由得發問道,「除了眷屬的營地,他們還能去哪?」
「如若他們不是去那,那又當如何?」范廷不由問道。
「范司馬,此法不妨一試,反正即便那些潰逃的賊軍不是去得眷屬的營地,我等也沒什麼損失,對否?」
范廷聞言,緩緩點了點頭。隨即對李延昭道:「多帶點人,一旦發現賊軍眷屬的營地,即刻回報。我便立時集結眾軍,殺將過去。」
李延昭抱拳長揖為禮:「司馬放心,探知任何情況,我等便立時回報。」
范廷點了點頭,見得李延昭召集他自己屬下的十多個騎卒去了。李延昭轉身找到曹建劉季武等一行人,便命他們去到瓮城尋找自己的戰馬,隨他前去打探敵情。方才在城樓上招呼人出城抓捕賊軍的那個騎卒亦是同行。那騎卒名叫成閔,也是廣武軍中入伍四五年的一名老卒了。聽聞李延昭願喊他一同前去追蹤潰散的賊軍殘卒,以找到其眷屬藏身之所。成閔亦是興奮不已,便收拾了自己的刀槍弓箭乾糧等物,披掛整齊,轉身就隨李延昭去得瓮城之中,找出了自己的那匹戰馬,十二人一行穿過城門,跳上戰馬,隨即一陣賓士,便消失在樹林之中。
追蹤之事,當先便得隱蔽。李延昭帶眾人進入樹林之後,卻是命眾人給馬上好籠頭,又用布包好馬蹄,一路無話便向前行去。走了約莫兩炷香的光景,便見得三十餘丈外的樹林深處,三四個潰散逃命的賊軍相互攙扶著踉蹌而行。李延昭給眾人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隨即一行人遠遠地吊在後面尾隨而行。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的光景。那支賊軍潰卒的隊伍不時地有人加入,不久之後,已有數十人之多。賊軍潰卒如同驚弓之鳥一般,不時地回頭看一眼。李延昭不知賊軍潰卒可曾發覺自己這一行人,卻只是發覺賊軍逃命的速度愈發加快了。
於是,李延昭命其餘十一人稍微跟遠一些,自己下了馬,將馬交給曹建牽著,他便小心翼翼地前去,尾隨著前方几十丈外潰逃的那些賊軍士卒。
另十一人吊在距李延昭十幾丈外,以便突發情況之時隨時支援。李延昭輕輕地拔出刀,握在手上。他心中異常緊張,以至於手中都出了汗,汗水漸漸地將刀柄上裹著的布條浸了個透。捏著潮濕的刀柄,李延昭一邊小心隱匿著自己的行跡,一邊尾隨著那些賊軍潰卒。
又走了個把時辰。那些潰卒鑽出了樹林,隨即向著林外的曠野之上狂奔而去。李延昭走到樹林邊,細細觀察,遠方曠野上果然是有一片一片的帳篷搭建的簡易營地。那些營地附近還有著一群一群被放牧的牛羊,放眼望去,不再青翠的操場上一片片或黑或白的牛群羊群來回動著,好一副悠然自得的牧場風光。
李延昭卻沒有心情欣賞這幅風光圖,他對著跟在自己身後十幾丈的眾人招招手,眾人見后,迅速來到他身旁。李延昭細細觀察了一下那曠野上的營地,對劉季武道:「季武,你且快馬加鞭回去報告范司馬,就說我已經找到了賊軍眷屬的營地,請求他前來援助,曹建,你與他兩人同去,路上遇到賊軍潰卒,不要戀戰,務必快速將這消息報告給范司馬!」
二人領命,上馬而去。李延昭卻一邊觀察著曠野之上的營盤,一邊拿出了身上攜帶的胡餅,邊啃,邊喝水,邊想著什麼。
看來今夜又不太平了。李延昭招呼著此時身旁其餘九人,命他們趕緊吃喝。他自己又爬上身旁一棵樹,對著那曠野之中的營盤又是觀察許久。
曹建與劉季武兩人領命回臨羌報信,兩人也是一路快馬加鞭,路上偶遇些許賊軍潰卒,見得兩人,亦是紛紛退避不及。只消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兩人便回到了臨羌縣城。
顧不得喘口氣,兩人找到了范司馬,並向他報告了已尋見賊軍眷屬營地的事情。范廷當機立斷,立即集合所有騎卒,上馬便向著兩人指引的方向一路狂奔而去。路上偶遇賊軍潰卒,這一行人也沒工夫搭理。只是不停地催動胯下馬匹,務求迅速到達目的地。
聽著東邊隱隱傳來陣陣馬蹄聲,李延昭跳下樹,結束了他漫長而無聊的等待。不久之後,見得四百餘騎賓士而來,當先的范司馬氣喘吁吁地跳下馬,隨後在李延昭的指引下來到了樹林邊上。此時已是天黑,然而曠野上的那一大片營盤之中燒著一堆堆的篝火,在黑夜之中勾勒出一個營地的輪廓。
范司馬望著遠處那一片大得無邊無沿的營盤,一時間竟沒了主意。那麼大一片營盤,其中的人何止幾千上萬?憑自己手下這四百來人,進去了不得是羊入虎口么?
范廷看著營盤道:「如此大的營盤,其中怕是不下萬人。如若營中賊軍眷屬負隅頑抗,我等這幾百人怕是難以善終。」范廷緩緩道。身旁李延昭亦是頻頻點頭稱是。
「觀其營盤,未見有多少警戒防範,倒很像是家眷居住其中。營中那頂大帳,據我猜測,應是其部族首領的居所,如今首領應隨賊軍主力在湟水北岸。想必此時帳中應該是其家眷。如若動手,我等應當遣兩隊,各百人封住此營盤兩道營門,余者直取那頂大帳,擄獲帳中首領家眷,以此挾制營中余者。事態穩定之後,令士卒搜取營中武器,集中處理,並將營中亂賊家眷分批押走。各首領及大小將領的家眷由我押送至長寧縣城,司馬大人或在此處,或將余者押送至臨羌縣城看管。」李延昭深思了半晌,隨即對范廷道。
范廷想了想,隨即道:「便在此處好了。吾自當派人向都尉大人求援。」
「司馬大人,其實還可以試著向西平求援。」李延昭擠擠眼,道。
「此事能行?」范廷看向李延昭,神情中滿是疑惑。
「司馬大人送西平軍廖將軍一個潑天的功勞,他怎可能不要?」李延昭擠擠眼,笑道。
范廷點了點頭,隨即喊過枝陽騎卒司馬王卯,永登騎卒司馬伍建斌,要求二人帶領所部扼守兩座營門,以防其中之人外逃。二人都是應諾,隨即自去集結手下部眾了。
范廷集合了令居與廣武所屬兩百騎卒,整理集結完畢。范廷看看李延昭,又看看篝火勾勒出的那片營地輪廓。隨即心一橫,成敗便在此一舉罷!
隨著范廷揮刀出鞘,指向曠野之中的那座營地,大喝道:「衝鋒!」四百餘騎卒便催動戰馬,向著曠野之中的那座營地緩緩加速。跑出十來丈后,那些戰馬加速到最快狀態,三支騎兵,隱隱形成包抄之勢,直向著那座營地奔去。
一時間,四百餘騎卒的聲勢也是隱隱裹挾著風雷,馬蹄隆隆聲雖小,然而隱隱聽在營地之中眾多賊軍家眷的耳中,卻不啻於驚天巨雷!
營地中亂糟糟的,各家紛紛走出帳篷茫然地望向營地四周漆黑的夜。燃燒的篝火,映出一張張夾雜著恐懼的臉。
轉瞬之間,那些騎卒已像一陣陣颶風,向著這營地之中席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