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藏國> 第六百四十章 新奇事物

第六百四十章 新奇事物

  胡九齡帶著眾人走進一間很大的廳堂,這裡就是展示堂,中間有一張很大的桌子,桌上放著兩隻陶瓷大罐。


  大罐旁邊各有一隻銅盤,盤子裝作純硝和火藥。


  「殿下,這就是純硝和火藥!」


  李鄴上前細看,純硝是白色晶體,他嘗了嘗,入口發涼,略有點苦。


  李鄴又看了看火藥,用硝粉、硫磺粉、木炭粉三者混合而成,比例李鄴早就知道,硝75%、木炭15%,硫磺10%。


  李鄴看了半晌,便道:「點燃給我看看!」


  士兵把銅盤放在地上,有士兵取來火把點燃,『轟!』烈焰持續閃耀,隨即白煙嗤嗤騰起,很快便燒完了。


  李鄴一看就知道了,火藥是火藥了,但燃燒的亮度不夠,有點發悶,其實就是燃燒速度還不夠,作為燃燒火藥勉強合格了,但作為爆炸火藥還不行。


  「試驗過容器爆炸嗎?」


  胡九齡目光一黯,嘆口氣道:「還不行,木瓶、陶瓶和瓷瓶都失敗了,現在只能燃燒,我們也不知道那個環節出問題了,還得反覆試驗,找出原因。」


  李鄴笑了笑道:「應該是延燒速度太慢的緣故,我給你們提個建議,把它充分攪拌均勻,加水和面一樣,做成餅,徹底晒乾后,放在容器里攪拌成細小顆粒,比芝麻還要細小,再加入一些石墨球,把顆粒的稜角都磨掉,這個時候你們再試驗,就會有效果了。」


  「好!卑職再試驗。」


  遲疑一下,胡九齡又道:「啟稟殿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硝土太少,我們就算造出火器,數量也不會太多。」


  李鄴點點頭,「我知道,我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你們也不要急,慢慢地研製,我不給你們限制時間!」


  「多謝殿下寬容!」


  離開火器院,李鄴又參觀其他幾個兵器製造工坊,現在因為戰亂剛開始,唐朝有龐大的兵甲儲備,各個地方都比較容易搞到兵器。


  但到了中後期,兵器大量消耗,兵甲就開始不足了,現在李鄴雖然暫時不需要兵甲,但未雨綢繆,李鄴也在耗費財力物力研製更強的兵器和盔甲。


  「上次我說的煤炭,有眉目了嗎?」李鄴問楊韶華道。


  楊韶華面露愧色,「卑職派人到處去尋找打探,都沒有發現,卑職會加大力度繼續尋找!」


  隋唐早已廣泛使用煤炭,隋唐的官方的冶鍊一直都是用煤炭,唐朝甚至開始使用發熱量更高的焦炭,才能造出大量優質兵器。


  山南東道當然也有官方冶鍊所,但他們所使用的煤炭都是從洛陽運來,目前還有一些存貨,李鄴當然要考慮遠一點,希望能在本地找到煤炭。


  但在李鄴的記憶中,荊襄本來就不怎麼產煤,南陽地區倒有一點點,但品質比不上河東的優質煤炭。


  現在雖然河東的煤炭運不過來,但很快就會有機會。


  李鄴想了想便道:「荊襄不是產煤之地,不要再去尋找,換一個思路,派人去各地購買,我估計能買到。」


  「卑職明白了!」


  這時,楊韶華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卑職給殿下看一個小玩意,或許很實用!」


  他連忙讓胡九齡去把昨天製成的新玩意取來。


  不多時,胡九齡取來一個白色小木筒,藥瓶子大小,握在手上十分小巧,李鄴好奇問道:「這是什麼?」


  胡九齡把木筒上的蓋子擰開,上面出現一個月牙形的開口,輕輕吹一口氣,立刻,有火苗出來了。


  「啊!這是火摺子。」


  火摺子李鄴當然很熟悉,但這個火摺子又和普通火摺子不一樣,一個是小巧,另一個特點是很容易出火。


  但這個也不算新奇,李鄴笑問道:「還有什麼特殊優勢呢?」


  「殿下,它裡面有火油,最大的優勢就是能點火三十次,如果不熄滅,能燒半個時辰,遠比我們現在用的火摺子次數多,時間長,對普通百姓意義不大,但對軍隊非常實用,無論火油還是火藥,另外它還能防水.……」


  「等一等!」


  李鄴忽然發現另一個奧妙了,蓋子竟然是螺紋,他頓時又驚又喜,火摺子他不稀罕,多帶幾支火摺子一樣用,關鍵是螺紋啊!

  「這不是我上次給你們講過的太極原理,一正一反,螺旋上升,兩件物品就契合在一起。」


  李鄴只是在幾個月前簡單說了說螺絲和螺帽的原理,畫了一張草圖,他就不管了,甚至把這件事忘記了,沒想到時隔數月,居然鎧曹司把它搞出來了。


  「沒錯,這就是殿下說的螺絲,是一個長安過來的老工匠根據殿下的草圖花了一個月時間琢磨出來,但是.……」


  「但是什麼?」


  楊韶華苦笑道:「但製作它實在費時費力,耗時一個月,失敗了無數次,關鍵是稍微一點點不精準,它就擰不上了,卡在半途,進退兩難,我們都遇到過,其實我們覺得做緊固件,還是榫卯更實用,而且可以千變萬化。」


  李鄴點點頭,「我知道,任何新事物剛剛出現都是很粗糙的,不實用的,就像火器也是,它的威力遠遠比不上弓箭,但只要繼續發展,遲早有一天,鋼鐵會取代木材,火器也會取代刀槍弓箭,所以我們不要排斥新事物,而是去深入研究它,利用它,把它做得更好,更精緻,更方便。」


  李鄴又指著木蓋子的螺紋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不需要專業木匠去做榫卯,隨便一個人就能把兩件物品連接在一起,雖然釘子也可以做到,但要取下來呢?還得拔釘子,不像它,擰上去,擰下來都很方便。」


  楊韶華和胡九齡都慚愧道:「我們明白了,殿下說得對,不接受新事物,只會故步自封。」


  「這就對了!」


  李鄴又語重心長道:「讓這個老師傅帶幾個徒弟專門研究這種螺絲和螺帽,關鍵是不光在木頭上搞,還要在陶瓷和金屬上搞,比如酒瓶的蓋子,再用銅做成螺絲螺帽,發明一種製作它的機器,不要急,慢慢來,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三十年,儘管專心研究下去,我會全力支持。」


  其實李鄴也知道,螺絲螺帽是工業化的產物,手工生產意義不大,只有自動化大規模生產,螺絲螺帽才能在社會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


  但他需要建立一種研究制度,要讓官員們有研究意識,不要怕投入,哪怕最後什麼都研究不出來,也毫不吝嗇地進行投入。


  最後手工製作螺絲數量太少,發現沒有推廣意義,但說不定機床就因此出現了,各種新式工具也會因此產生。


  李鄴笑了笑,又繼續道:「我一點都不反對榫卯,相反,我也覺得它非常好,但是,我們要深入研究它,改良它,讓它變得簡單便利,在金屬也能廣泛使用……」


  眾人連連點頭,李鄴又笑道:「當然,我只是建議而已,我們沒有那麼多人力和財力,研究要用在刀刃上,刀劍如何更鋒利堅固,弓弩如何射得更遠,投石機的小型化、實用化,火油怎麼實戰多樣化等等,這些才是當務之急,像火摺子之類,以後再慢慢研究,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鄴含蓄地批評了楊韶華和胡九齡浪費資源,他們財力和人力有限,不研究火油實戰,卻研究用火油做火摺子。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來,低聲稟報幾句,李鄴點點頭,「今天就到此為止,過幾個月我再來,希望你們記住我的話,集中精力研究火油實戰,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充分利用,擴大優勢,當然,螺絲螺帽比較特殊,可以專門研究。」


  李鄴沒有繼續參觀,一個意外的情況打斷了他的參觀計劃,他當即離開了鎧曹司,匆匆趕回官衙,他剛剛得到一個重要消息,永王李璘的船隊在巴蜀迎接太上皇失敗,已經開始返回。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