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千須彌界> 第三十一章 漢王

第三十一章 漢王

  「王上,如今您全據陝西山西兩地,再稱『陝王』已經不合適,更何況這『陝王』還是由金國所封,還請王上重立王號!」不過是半月時間,山西還在動蕩之中,六部主事就匆匆忙忙將政務中心搬到如今的太原,禮部主事更是急匆匆的開始想要更改「王號」了!


  太原府雖大,可供選擇的府邸確是不多,如今顧源所在的府邸還是降將王震所獻,這裡雖然風姿優雅,景物不俗,卻遠遠談不上有什麼貴氣,規格自然也談不上多高。


  不同於西安那裡逐漸建好的王府,也沒有可供百人齊聚的議政廳,如今這裡百廢待興,所幸也就取一個普通的書房作為臨時的議政場所。


  顧源望著書房中一個個不思如何先規劃治理山西反而在李純開口后一個個不住露出贊同之色,認為此為當務之急的六部官員,顧源又一次認識到了自己與這個時代的不同,畢竟,除了征戰在外的兵部主事李志常,其餘五部主事包括向來唯顧源馬首是瞻的吏部主事寧志明都面露贊同之色。


  「王號一事就如此重要嗎?」顧源揉了揉被政務纏繞有些倦怠的腦袋,問道。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李純開口即是子曰,閉口就是引經據典,讓顧源的腦袋越發的脹痛起來。


  「行了行了,既然如此,就先議議王號之事吧!」顧源決定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遂投降說道。


  「今日之王號當為後日之國號,國體之重,不可不查,諸位有何建議?」見顧源同意,李純不再糾纏,拋出這個問題扔給了在座的眾人。


  現在的王號,以後的國號當然不能馬虎,而這王號卻也不是隨便一個字都可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王號自然有其寓意所在。


  如夏,乃舜死後,禹當上了部落聯盟首領,禹原來是夏后氏部落首領,因此,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后取名「夏」。


  如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居於商,所以湯滅夏后以「商」為國名。后因湯的十世孫盤庚將都城西遷到殷,所以商朝也叫殷朝。


  如周,因太王居於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滅殷后以周為國名。


  如秦,周孝王時,為了嘉獎給自己養御馬的非子,賜非子為「贏」姓,並封「秦」(甘肅天水)地。後來立國就以「秦」為國號。


  如三國,魏,漢獻帝時曾封曹操為魏王,曹丕稱帝后以「魏」為國號。蜀,劉備稱帝時,因都城在蜀,故稱蜀。吳,孫權建都建業,因都城屬吳地,所以稱吳。


  如隋,楊堅原為後周隨王,后廢周帝,改「周」為「隨」,因忌諱「隨」有走義,故省去「之」為「隋」。


  如唐,李虎在西魏時被封為「唐國公」。李淵稱帝后國號為唐。


  如宋,趙匡胤原在後周時,被封為宋州節度使,因發跡於宋州,所以國號為宋。


  王號國號為家國體面,若不按照規則來辦,徒然讓人恥笑,被稱之為「草頭王」,原來顧源「陝王」的稱呼就是標準的草頭王。對這方面,顧源既然所知不多,外加並不是非常在乎,所幸也就交給了專業人士。


  群臣的議論很快就結束了,畢竟,如今顧源佔有兩地,祖上又唯有遺澤,本人更是沒有當過什麼官職,唯一能用來作為年號的也唯有古之地名。


  「王上,陝西之地為古之漢中,又為古之秦地,山西則為古之晉地,然漢、秦、晉三號前朝皆已用過,我等考察地理,降一等,又從陝西乾縣取乾字,自扶風取風字,從山西定襄區定字,取用何字,請王上聖裁!」李處將群臣商議的王號及來歷一一奉上。


  「漢、秦、晉、乾、風、定!」顧源一一念過這幾個字,內心似乎受到什麼觸動,「既如此,就以『漢』為號!」


  群臣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反應,李純不是已經說了「漢」不合適嗎,是李純說的不夠清楚明白還是王上沒有聽明白呢!

  感受著一個個望向自己的眼神,李純眼觀鼻,鼻觀心,當做什麼都沒有看到。作為禮部主事,只要顧源不再使用「陝王」這個草頭王稱呼就可以了,就算當真以後稱「漢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相反,李純還從中感受到了顧源欲與兩漢比肩的雄心壯志。


  眼看事情似乎就要定下,而李純毫無反應,在場中地位最高的寧志明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王上,前朝已有兩漢,是否在考慮一二?」


  「寧卿,你可是一個漢人?」顧源突然問道。


  「自然是!」寧志明斬釘截鐵的答道。


  「李卿、安卿,你們呢?」顧源繼續問道。


  「回稟王上,我們自然也是漢人。」


  「在座的有誰不是漢人?」


  群臣站起,「回王上,我等都是漢人!」


  看著眼前場景,顧源感慨的說道,「我等都是漢人,我取的『漢』非漢中之『漢』,而是漢人之『漢』」,不等眾人開口,顧源繼續說道,「我想要建立的是一個漢人的王朝,在這裡,漢人才是一等人,其他人才是下等人,古人有雲,『夷入華則華』,我非是拒絕其他族裔,而是要改造他們,讓他們也成為漢人,這就有賴於諸卿努力了!」


  「臣等定不負王上所託!」慷慨激昂是聲音響徹整個書房


  王號一定,自然是傳檄四方,不論眾人真實感官如何,至少「漢王」這個稱呼總是比「陝王」這個稱呼要強上許多。


  而在聽到這個稱呼,天下反應不一。


  金宣宗又摔碎了幾個御品瓷器,誓要將這「漢王」千刀萬剮。


  宋朝君臣不免嗤笑一聲,「欲與兩漢比高,不自量力!」


  至於蒙古,蒙古不懂其中含義,沒什麼反應。


  但是,對於顧源來說,「漢王」的稱號確實徹底消除了山西之地文武百姓的隔閡感,畢竟「陝王」的地域局限實在太強,常讓山西人平白的矮了陝西人一頭。


  如火如荼的山西大改造在緩慢有序的進行,憑藉著佛門下死力在戰亂中保存下來的卷宗,山西的重新丈量土地劃分土地屯田等事宜進展神速,對於那些被劍公子強逼封山一年的勢力此時更是無比的慶幸,若非信守承諾封山一年,戰亂中哪有可能如此輕鬆置身其外!

  如果說顧源是此番攻略山西收穫最大的人,那麼收穫次之的無疑就是佛門了。至少五台山的佛門得到了大量的賞賜,嘉獎其在顧源攻略山西中做出的貢獻,讓少林恆思看的眼紅不已。只能期盼著什麼時候顧源能打到河南。


  只是,那就是很遠的事情了,至少在即將到來的冬天結束之前,山西無戰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