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準備
陪同顧源巡視了整個山谷,恭送顧源離開之後。沈夢才發現後背已經是黏成一片。
沈夢相信世上有天才,他也認為在器物這一塊自己已經稱得上是個天才,可是和顧源待久了才發現,相比於顧源,自己真的算不上是天才。
「標準化,流水線」呢喃中想到顧源對山谷中工作的知道,沈夢對顧源的敬畏不自覺又深了一層。
山谷中的事情雖然對顧源頗為重要,但他更有其他的事情,並沒有將山谷中的事情太過放於心上。以他此時的地位,也並沒有人前顯耀的需要,他所給出的指點都僅僅是關鍵的一小步,一切都是山谷中匠人自己摸索出來的。
功勞可以是沈夢的,但成果一定要為他來服務,至於沈夢算不算人纔則並沒有什麼,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能把他的想法實現的人,就現階段來說,沈夢做的還算不錯。
如今宋金之間的關係趨向於和緩,而蒙古因為中亞花剌子模搶掠屠殺了成吉思汗的大型商隊,和平已經註定難以在蒙古和花拉子模之間共存,成吉思汗的西征也已經盡在眼前。
天下的紛爭似乎都因為蒙古的西征似乎變得緩和起來,無數人似乎都在等待著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的那一刻。
對宋國而言,只要和自己沒有關係,一切都權做看戲,頗有一種坐看他起高樓,坐看他宴賓客,然後坐等他樓塌了的「淡然」。
金國自然沒有宋國的「風度」,蒙古的注意力向西,金國終於能暫時輕鬆下來,忙乎自身一直沒有機會處理的東西,例如潼關。
對於顧源來說,蒙古的西徵結果毫無懸念,雖然幾乎沒有人看好成吉思汗率領僅僅約十五萬人遠征一國,但顧源知道成吉思汗成功了,而且這也僅僅是蒙古雄起的開始,當他完成西征之後,就是亡西夏,滅金國,送走南宋的時候。
不過眼下的蒙古西征對顧源來說還意味著戰爭的開始,因為蒙古西征,顧源從蒙古人手中搶來的陝西才能維持住,也因為顧源檔在了蒙古人的眼前,金國才能暫時容忍顧源霸佔潼關。
但是,當蒙古人離開之後,金國再也沒有其他的顧慮,就意味著戰爭的開始。
天下大勢已經如同掌上觀紋般清晰,由不得顧源不忙碌起來,做好準備。
——
議政廳中。
當年大貓小貓三五隻的議政廳,如今已是人頭攢動,三三兩兩的官員聚集在一起小聲的說些什麼,其中最大的一個圈子中無疑是擔任丞相同時兼著吏部主事之職的寧志明。
俗話說局移體,養移氣,短短几年時間,往日稚嫩中帶著幾分書卷氣的寧志明已經徹底消失,如今的寧志明一舉一動再非往日毛躁,威嚴中帶著幾分沉穩,微微蓄起的幾分鬍鬚讓人不自覺的疏忽了他的年齡。
「寧大人,這次召集這麼多人所為何事啊?」
寧志明抬頭看了看,問話的是禮部主事李純,李純據聞是太原李家的旁支,雖然太原李家早已經敗落,但其家學淵源,熟知國家禮儀,幾年來被委以重任安撫金國,勾連宋朝,為顧源這陝西小朝廷減少了不少的麻煩。
若是別人問起,寧志明還要推脫一二,不過若非他還兼任丞相的話,李純本就與其平級,兩人相互之間共事也尚屬愉快,寧志明自然不能在他面前拿腔作勢。
「不瞞李大人,我也不知」,寧志明頓住,暗暗觀察李純面色,發現李純面上沒有絲毫不悅,不由暗贊一聲「老狐狸」,繼續說道,「不過,很有可能是要——」,寧志明沒有繼續說,只是用手指了指北面。
李純若有所思,找了個由頭換了話題,不欲再談論這件事情。
當顧源進入到議政廳時,整個議政廳瞬間一靜。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如此場景,顧源仍有一種俯瞰天下的感覺。甚至有時會想到,「若是不遇到靈,沒有超凡脫俗的希望,能夠像現在這樣也不錯!」。
「情況就是這樣,戰爭已經無可避免,眼下各部彙報準備情況。」必要的開場白以後,顧源簡單的介紹了下天下局勢,遂直奔主題。
「回稟王上,我們自己培養的人遠遠談不上成長起來,若是攻城略地,恐怕不得不面臨缺乏大量官員的窘境。」寧志明身為丞相,又是吏部主事,率先說道。
「回稟王上,兵部已經訓練正規軍十萬,若有需要,隨時可以從民兵中再征十萬。」兵部主事李志常道。如今的李志常身著甲衣,明顯被烈日晒黑的臉龐上滿是堅毅,確是再也看不到當年那個面白英俊的小道士了。
顧不得感慨物是人非,顧源繼續看向工部。
「回稟王上,工部五萬柄鋼刀,十萬隻長矛,一萬硬弓,二十萬隻箭已經入庫,若有需求,三月之內還可再得五萬隻長矛。另外,三月之內必可完工十件秘密武器,只是,攻城器械方面遠遠不足。」
「回稟王上,商部一切已經準備妥當,目前庫中有銀一千萬兩,糧百萬石,足以支撐十萬大軍半年攻伐。」商部主事安逸清笑呵呵的道。
對於安逸清的話,顧源只能相信三分,有道是無奸不商,顧源將戶部改為商部以安逸清一個商人主導也是開創了一個先河,壓下了種種反對聲,為的就是獲得這個時代還沒有怎麼受人重視的商人的助力。安逸清算是一個合格的商人,本家為根植於陝西的大戶,在顧源立貼改戶部為商部后,安逸清有了搏一把的念頭。而在有了六部大權任其施為的情況下,安逸清的生意做的越發壯大起來,也算是相得益彰,這幾年顧源就沒有為錢糧之事發過愁,也算是安逸清的本事。
若說庫中現在就有安逸清所說這麼多的錢糧,顧源肯定是不信的,但顧源卻絲毫不懷疑,真正大戰打起來之後,安逸清絕對可以拿出這筆錢糧。
畢竟,顧源的存在給了所有擁有龐大財富卻沒有社會地位的大商人們一個機會,一個與士大夫、皇帝共治天下的機會。而中國,從來都不缺想要成為呂不韋的人。
「回稟王上,刑部人手齊備,大戰一起,保證地方安穩。」刑部主事韓嘉默默道。
韓嘉此人,為韓侂胄子孫後人。自嘉定元年史彌遠主持與金議和,訂立了「嘉定和議」並,鑿開韓侂胄的棺木,割下頭顱,送給金朝後,韓氏族人紛紛隱逸。顧源還未稱王之際,韓嘉便是其在華陰根據地的座上客,其人博學多才,洞察秋毫,顧源稱王后被委任為刑部主事。
對於韓嘉,顧源毫不懷疑他的衷心,不論宋金,都與他素有仇怨,他也絕不可能投宋降金,將後方安穩託付給他,顧源很是放心。
「回稟王上,宋朝眼下史彌遠主政,他是堅定的主和派,再加上宋金血仇,我們與金國之間,如果宋國插手的話肯定不會相助金國!」。算得上是「外交大使」的禮部主事李純信誓旦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