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小石猴有了名字:孫悟空
兩百多年過去,歲月磨平了所有的鬥志,如果不是親眼見到兩位菩薩現身,小石猴可能就跟著徐福的後人們一起終老了。兩位菩薩的話喚醒了小石猴對長生的渴望,第二天便砍來竹子、枯藤,做了個筏子,也不跟徐福的後人作別,獨自駛入汪洋大海,忍受著太陽暴晒,忍受著驚濤駭浪,餓了就在海里捉條魚來吃,渴了就沒辦法,只能忍著,等到下雨時張開嘴接上幾滴雨水。也不知道多了多少時日,竹筏子終於靠岸了,忽然見到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上山頂觀看,只見群山起伏莽莽蒼蒼,一座座山峰高聳入雲就像金戈鐵戟,一處處斷崖刀削斧劈如同孔雀開屏。山上處處奇花瑞草,修竹喬松,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小石猴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小石猴聽得半晌,心中大喜,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夫,只見他頭上戴箬笠,身上穿布衣,腰間系環絛,足下踏草履,手執衠鋼斧,擔挽火麻繩。小石猴見狀,蹦將出來,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了」
樵夫一見猴子說人話,嚇得舉起斧頭來,喝道:「妖怪,不要過來。」
小石猴說道:「老神仙,我不是妖怪,我不是妖怪。」
「你想幹什麼?」
「老神仙,這裡是什麼地方啊?」
「此處是靈台方寸山。」
「不,不,不,」小石猴連忙擺手,「我問的是這裡是那個洲?」
「西牛賀洲。」
「什麼?西牛賀洲!」
樵夫放下斧頭,問道:「你打哪裡來,看你面貌不是本地人。」
「我從東勝神洲來的,途中經過南贍部洲。」
樵夫不敢置信,說道:「你來做什麼?」
「我……我來找神仙的。」
樵夫笑了:「難怪你叫我老神仙,我可不是什麼老神仙。」
「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你剛才唱『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不是神仙怎麼可能唱出這種歌來?」
「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是一個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便教我遇到煩惱時,就唱唱這首歌。一則散心,二則解困。」
「神仙住在哪裡,我馬上拜訪他去。」
「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叫做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現在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
小石猴千恩萬謝,離開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但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崖頭立著一塊石牌,小石猴仰頭張望,這石碑大約有三丈多高,上有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小石猴立即就要去敲門,但是手伸出去又縮了回來,就是不敢敲。突然,呀的一聲,洞門開了,走出一個仙童,丰姿英偉,相貌清奇,將小石猴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問道:「你是個訪道的么?」
小石猴開心地說道:「是,是,我就是來求仙訪道的。」
童子道:「我家師父,正要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想必就是你了?」
小石猴越發開心了,這位老神仙竟然未卜先知,看來著實有幾分本事。他連聲說道:「是我,是我。」
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小石猴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只見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童子說道:「師父,我已經把他帶來了。」小石猴一見祖師,頓時倒身下拜,磕頭如搗蒜,口中說道:「師父!師父!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小石猴一邊磕頭,一邊眼淚嘩嘩地流,汪洋大海之上,他不知道受盡了多少苦楚,無數次他都想放棄,但每次都咬咬牙挺了過來。他從來想到自己竟然會成功,如今終於找到一位貨真價實的老神仙,他焉能不喜極而泣?
祖師問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不遲。」
「弟子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祖師喝道:「把他趕出去,說什麼大話,修甚麼道果!」
左右童子立即上前架住小石猴往門外拖,小石猴叫道:「師父,師父,我沒有說謊。」他掙脫了眾童子,立即拜倒在地,慌忙磕頭不住,說道:「弟子沒有說謊,若有半句不實,甘遭天打五雷轟。」
祖師冷冷地說道:「天打五雷轟?在我斜月三星洞,還沒人敢在這裡佈雷。」
小石猴一聽,更是神往,磕頭如搗蒜,說道:「求師父收留,求師父收留啊。」
祖師說道:「嘿嘿嘿,你說沒有說謊,怎麼又說自己家住東勝神洲?那裡到我這裡,隔著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你怎麼就到這兒了?」
想起兩百多年的辛酸事,小石猴忍不住熱淚盈眶,說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兩百多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既然如此,你姓甚麼?」祖師的臉色變得和悅了。
「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
「我父親是赤尻馬猴,但是他也沒有姓。」
「哈哈哈,赤尻馬猴?他怎麼成你父親了?」
「祖師認得家父?」
「也算相識一場。」祖師笑道,「這樣吧,我給你取個名字吧。」
小石猴喜道:「謝謝祖師,謝謝祖師。」
「你本是一個猢猻,我就從你身上取個姓氏吧,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古月,老女人,不能生育,沒有發展。不如就姓『猻』吧,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當可大有作為,就教你姓『孫』罷。」
小石猴滿心歡喜,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
小石猴開心地跳了起來,說道:「孫悟空,孫悟空!我有名字了,我有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