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回到大宋做農民> 第三百八十一章:噩夢

第三百八十一章:噩夢

  「臣等,謝皇上隆恩!」百官再次齊拜。


  「眾卿平身,朕在後宮設宴,眾卿家隨朕移駕後宮!」趙匡胤緩緩移步下台階,後面的太監、宮女們緊隨。


  ……


  總而言之,大宋朝在宋太祖趙匡胤的治理下,漸漸地浮現出一下「盛世祥和」景象,尤其是汴京——開封城,那是歌舞昇平,商客絡繹不絕。


  一日,趙匡胤召潘美進宮面聖。


  「啟稟皇上,潘大人在御書房外候著呢!」身邊太監說。


  「快請潘大人進來啊」趙匡胤放下手上的奏摺,對太監說。


  太監對著門外喊了一身:「有請潘大人覲見!」


  潘美步入御書房,跪拜道:「臣下,恭請聖安!」


  「愛卿平身!」說著,對太監說:「寶貴,快給潘卿家賜座啊!」


  太監寶貴趕快搬了一個椅子,到潘美身後,「潘大人請坐!」


  「愛卿啊!自大宋開國以來,愛卿兢兢業業為朕打理著汴京的事物,現在京城一片繁華,愛卿功不可沒啊!」


  「都是聖上英明,體貼百姓,重農重商,才使京城有了如今的繁榮,臣下豈敢貪功!」


  「好了,愛卿就不要謙虛了。你的功勞,朕記著呢!」趙匡胤話風一轉說道:「今天天氣不錯,愛卿就陪朕到這京城走走!」


  「臣遵旨!」


  「寶貴啊!」


  「奴才在!」


  「去準備一下,今天,咱們就和潘大人去汴京走走!」


  寶貴下去準備了,趙匡胤和潘美在御書房裡,接著聊了一會。


  話說,太祖皇帝攜潘美一行人來到了汴京大街。趙匡胤乘坐龍攆,在禁衛軍的簇擁下緩緩的在開封大街巡視。趙匡胤今天的興緻十分高昂,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踏上這條熟悉有陌生的路。


  當隊伍行至「溪橋」時,潘美騎著馬,正和太祖談論著,突然一隻冷箭,「嗖」地一下,穿過潘美的頭頂,釘在了龍攆。


  「保護聖上!」潘美翻身下馬,大喊一聲。


  這時禁衛軍死死圍住龍攆,緊緊地護住趙匡胤。突然從溪橋的四周,殺出十六個蒙面殺手。


  此時的潘美站在龍攆的最前,看著十六路殺手,衝過來。突然,一個黑衣人,騰空而下,舉刀劈向潘美,潘美身子一斜,巧妙地躲過了。朝著黑衣人的腦袋一拳,頓時,黑衣人倒地不起。


  潘美沖向了正面四個蒙面殺手的陣營里,胡亂地廝殺,禁衛軍也在和靠近龍攆的蒙面人廝殺著。


  一對四的廝殺,黑衣人並沒有沾到絲毫的便宜,反而被潘美一個個重傷。其他黑衣人也被禁衛軍亂刀砍死了。此次一戰,活捉四人,死掉十一人。禁衛軍傷亡也不小。


  看到如此的場面。太祖也無心遊玩了,命起駕回宮;潘美迅速上前請罪。


  「請聖上降罪!此來,微臣治理無妨啊!」


  「愛卿啊!自朕登基以來,勵精圖治,不曾怠慢!為何還有人對朕痛下殺手啊!你的罪,先放一邊,速去查明是何人所為!」


  「微臣領旨!謝聖上不責之恩。」


  說完,趙匡胤示意,起駕時。突然,從龍攆的正前方,飄過一個女刺客,前看劍鋒直指趙匡胤而來,頓時,眾人嚇傻了,手足無措!


  就在這時,龍攆一邊的潘美,來了一個鷂子翻身,一躍而起!用身體擋住刺來的利劍,一把握住劍刃。另一隻手,使出了餘力,一掌打向了女刺客。豈料女刺客身影靈活,躲過了要命的一掌,但是掌風卻打掉了女刺客的面紗。


  這時,太祖皇帝先是一驚。來人不是別人,而是昭義節度使——李筠的胞妹:李媛娘。


  李媛娘趁趙匡胤,驚魂未定時。迅速逃離了溪橋。


  趙匡胤,立即起駕回宮。派人前去請太醫來崇陽宮為潘美來診斷;也派人將四名刺客送往刑部審訊。


  天色漸漸地暗了。崇陽宮裡還是熙熙攘攘的聲音。只見幾個太醫急忙跑過來,跪在太祖的前面道:「啟奏聖上,潘大人已經脫離生命危險,只是何時能醒過來臣等也不知道……」


  「行了。朕養你們這群廢物有何用!如果,潘卿,醒不過來,爾等就陪葬吧!」說完,太祖皇帝一甩衣袖,轉過頭去。


  「請聖上,息怒!臣等將竭盡所能……」


  「別廢話了,下去照顧潘大人去吧!」說著示意太醫們退下。


  「遵旨!」太醫們,起身緩緩地退出了崇陽宮。


  太祖皇帝,見潘美已脫離生命威脅,便擺駕回昭和宮了。


  夜裡,太祖輾轉難眠啊!就在三更天時,太祖迷迷瞪瞪地睡著里。在夢裡,身處無人荒野的他一直在跑,拚命地跑,身後的馬蹄聲,漸漸地近了,他一下子絆倒了,回過身來,只見一青袍小將,勒馬圍繞在自己的周圍,他拚命地呼救,可是沒人搭救。突然間,一桿冰冷的長矛刺向了自己。


  「不要不要!啊~~~」太祖一下子從床上驚醒,摸了摸自己額頭上的冷汗。


  太祖緩緩地坐起來,看著漆黑一片的窗外,安安地深思:「面對朕建立的新政權,前朝舊臣中識時務者則俯首稱臣,但也有不甘任人擺布者,尤其是昔日與朕一樣手握兵權的將領們大有人在。自打先帝——周世宗去世后,懷有帝王野心的人又何止我——趙匡胤一個?只是我趙匡胤捷足先登而已,使其他人失去機會,但並沒有打消他們的念頭,他們仍在等待時機去實現自己的帝王夢想。」


  就在溪橋遇刺的前幾日,太祖曾遣使者去封李筠為中書令,欲用高官厚祿來籠絡這位後周老臣。


  太祖得知李氏父子意見不一,任命李守節為皇城使以探李筠意圖。李筠也趁機派兒子入京,以窺伺朝中動向。李守節入宮,太祖開口便叫他為太子,嚇得李守節魂飛魄散,連連叩頭表示效忠新君。太祖讓李守節回去勸李筠打消造反的念頭,哪知李筠不聽兒子勸告。


  直至今時,太祖恍然大悟,今日的行刺,李筠的謀反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啊!


  太祖望著窗外的一片漆黑,自言自語道:「酣榻之處,豈能容他人!」


  次日,上朝,趙匡胤正坐大殿,身邊的太監大喊:「百官覲見,上朝!!」


  文武百官,一一進入大殿!


  「百官跪拜!!」寶座一旁的太監喊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