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主天下> 第一百九十一章 提前到來的戰國時代

第一百九十一章 提前到來的戰國時代

  扶桑國一直與大宋交好。


  特別是歷任天皇,更是時時與大宋朝廷有往來。


  現任的后宇多天皇,從小醉心大宋文化,他的老師,除了教授扶桑歷史的之外,其他的全是漢人。


  當大宋被元蒙侵入,岌岌可危時,后宇多天皇不惜自降身份,去請求那些武士世家派兵幫助大宋。


  那些武士世家便糾集了兩萬武士,由小泉將軍府帶著,說是要援助大宋。結果小泉不但沒幫大宋,還狠狠坑了大宋一把,讓大宋君臣在崖山陷入了絕境。


  崖山大戰之初,后宇多天皇接到各方探報,以為大宋必亡無疑,心中頓時升起兔死狐悲的悲傷,換了素衣,面朝東海,等著給大宋送葬。


  好在後來趙昺力挽狂瀾,救大宋於絕境之中。消息傳到扶桑,后宇多天皇大喜,立即派了使臣前來道賀。只是使臣派了一批又一批,都被張弘范暗中給截殺了。要不是現在張弘范已經徹底敗落,這一位使臣也到不了瓊州。


  「上皇!」那使臣語帶悲哀,垂淚道:「上皇神武,將元蒙大軍打敗,我家天皇欣喜若狂。哪知那些武士家族,卻擔心大宋上皇報復,暗中投靠了元蒙。現在元蒙已在北海準備了三千船隊,十萬兵馬,要渡海征伐我國。我國內部,小泉、新田、織田等武士家族也已謀反。幕府無力平叛,還請上皇出手相救。」


  使臣說得不大清楚,不過趙昺也聽明白了。就是扶桑國內的武士家族與元蒙勾結起來,要推翻天皇。現在天皇來求救來了。


  趙昺等使臣說完,緩緩地道:「扶桑與大宋世代交好,現在你們有難,我大宋自不會袖手旁觀。小郭子,帶使臣下去休息。朕要與各位大臣細細商量。」


  使臣滿臉期盼地下去了。


  趙昺環顧階下文武,說道:「扶桑國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都說說有什麼想法吧。」


  陸秀夫聞言出列,大聲道:「皇上,大宋一直是扶桑、安南、占城等國的宗主國。就算多大宋在最危難的時候,扶桑也不變其心。現在扶桑內外交困,如果我們能派兵相助,穩住局勢,一則可以收臣國之心,二則可以牽制元蒙。是以老臣建議,我大宋應全力助后宇多天皇平亂。」


  蘇劉義待陸秀夫說完,鐵眉一軒,出列奏道:「皇上,想千百年來,我泱泱中華,收了不少臣國,但一一細數,又有哪個臣國對中華有直接的幫助?我大宋在盛時還好,有餘力幫助他們。現在我們本身形勢還是危如累卵,臣以為,不能分兵。待元蒙攻入扶桑兵,我們還正好可以直取內陸,光復河山。」


  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有的主張相救,有的主張隔岸觀火,趁機壯大實力。朝堂之上,一時相持不下。


  但鳳鳴大師和柴安兩人卻一直沉默不語。


  趙昺伸出雙手微微下按,令眾人安靜下來,將目光轉向陸鳳鳴,道:「老師,您認為該如何取捨?」


  陸鳳鳴從特賜的椅子上站起來,微一躬身,道:「回皇上,老臣以為,帝者,王天下之號也。皇上當以天下為念,以諾為首,不可失於權謀之中。」


  這是主張出兵了。


  趙昺微微一笑,轉向柴安,道:「柴侯以為呢?」


  柴安出列,躬身道:「臣愚鈍,還沒有想好。」


  厲害。哪方都不得罪,還賣得一手好蠢。


  趙昺心中冷笑兩聲,道:「柴侯可聽過先秦徐福的故事?」


  柴安道:「臣聽說一些,傳說方士徐福要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葯,從此下落不明。」


  趙昺道:「有傳說當年徐福並沒有走遠,就到了扶桑。扶桑一國就是他開創的。柴侯認為這個傳說靠譜么?」


  柴安聽到這裡,心中一凜,將腰彎得更深,道:「傳說之語,不可相信。依臣看,徐福當年定是遇到了大風,埋在了大海之底了。」


  趙昺道:「遇到了大風?」


  柴安道:「定是遇到了大風。」


  「哈哈哈哈,」趙昺突然大笑幾聲,道:「那就是遇到了大風罷。希望元蒙進攻扶桑,也會遇到大風,這樣扶桑定當無事。」


  柴安道:「皇上金口玉言,那元蒙的水師一定會遇到大風的。」


  「是么?」趙昺突然語氣一冷,淡淡地道:「不過元蒙的大軍可能遇到大風,扶桑國內的武士叛亂卻不怕風雨。柴侯,朕欲派你領兵入扶桑,你意如何?」


  趙昺這一講,眾臣才突然明白他剛才提到徐福的目的,心裡不禁為柴安擔心起來。


  柴安沉默了數秒,才道:「皇上厚愛,臣萬死不辭。」


  蘇劉義等人見皇上最終還是派兵入扶桑,只在心裡搖頭。陸秀夫等人卻是欣慰,在臉上露出笑容來。


  陸秀夫走到柴安身邊,稟道:「不知皇上欲派多少兵馬去?」


  趙昺道:「除了水師,其餘兵馬悉數派去。」


  此話一出,連主張救助的陸秀夫和鳳鳴大師都傻了。他們是主張出手相助,但絕對沒有想要派出所有的兵力啊。


  都走了,要是元軍來攻,怎麼辦?

  趙昺看著大家吃驚的樣子,心中暗自得意,道:「就這樣定了,都下去做準備吧,大軍擇日出發。柴侯爺,你隨朕來。」


  趙昺竟是不讓大臣們繼續討論,就宣布退朝,只將柴安叫到了偏殿。


  在去的路上,趙安心中十分迷惘,一方面他感覺皇上對自己不無敲打之意,另一方面他感覺皇上在使用自己時,也太膽大了。


  瓊州之戰後,水師的戰力有限。柴安領軍之後,可以說就掌握了大宋幾乎所有的精銳。要是有不臣之心,那趙昺可就傻眼了。


  進入偏殿,柴安不等趙昺開口,趕緊奏道:「皇上,臣入扶桑,一萬兵力足夠,其它的兵馬,皇上請另作他用吧。」


  趙昺沒有回答他的這個問題,而是問道:「柴侯,你認為扶桑人是怎樣的一個民族?」


  柴安這一下真的愣住了,沒想到皇上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想了想,柴安謹慎地道:「扶桑人,在精神上崇敬天皇,但在俗事上又不讓天皇做主,依臣看,扶桑的皇族可能是真心仰慕我中華文明,但其民間,卻以爭權奪利者的天下。」


  趙昺道:「不錯,扶桑的武士精神,便是尊崇強者,而是欺侮弱者。現在的武士叛亂,便是這種民族性的體現。或者幾百年之後,他們的這種特性便會越來越突出。那時我們中華便危險了。」


  柴安瞳孔一凝,更加謹慎地道:「皇上的意思……」


  趙昺道:「朕的意思便是你想到的意思。朕寧願帶著朝廷流亡海外,也要將幾百年之後的隱患給消滅掉。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朕將所有的水師都給你。」


  柴安只覺得心臟越跳越快,趕緊鎮定了一下,道:「皇上,水師就不用了,其他的兵馬,我都帶走!」


  趙昺舒了一口氣,道:「還有什麼要求?都說給朕吧。」


  柴安道:「臣在物資兵馬方面沒什麼要求了,只求皇上一件事。」


  趙昺道:「說。」


  柴安道:「臣帶兵,朝野內外的質疑之聲,將鋪天蓋地而來,臣請求皇上,無論什麼情況,都請皇上等臣收了扶桑,見到您的那個時候再行辯解。」


  趙昺笑道搖了搖頭道:「你也不用諱言,大家是怕你柴安謀反。不過朕告訴你,你不用謀反,以後想當皇帝,朕讓給你就是。」


  柴安嚇了一跳,撲通跪下,道:「臣絕無此心。」


  趙昺道:「可朕有此心。」


  柴安身子一哆嗦,將頭磕在地上,道:「皇上,臣真的絕無此心。以往種種,臣最多也只有一絲比試之意罷了。」


  「哈哈哈哈。」趙昺大笑起來,將柴安扶起,道:「你不懂,朕最大的理想不是當皇帝。皇帝這差使,實在是累人。」


  柴安還是不敢相信,只道:「皇上聰明絕倫,當知道臣之所言,句句是真。還請皇上不要再試探臣了。」


  趙昺搖頭道:「你還是沒懂。朕最大的理想不是當皇帝。」


  柴安疑惑地道:「恕臣無禮,不知皇上的理想是什麼?」


  趙昺微笑道:「等咱們一起收拾了河山,朕再告訴你。」


  大宋祥興二年十月,風頭漸偏,瓊州的晚間也有一絲涼意了。就在涼風之中,大宋皇帝趙昺祭旗出兵,令崇義侯柴安擔任三軍主帥,遠征扶桑。


  遠征軍主帥柴安,副帥蘇劉義、江無忌。戰將包括方興日、江無傷、石文光等人。一共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從海路出發,直發扶桑。與他們同去的,還有在崖山抓的俘虜新田秀。新田秀是新田家的武士,在瓊州經過思想改造后,此役充當兩國通譯。


  玉包台上,陸秀夫陪著皇上目送大軍遠去,躬身道:「皇上,大軍已遠去,還請皇上回宮。」


  趙昺道:「回宮?回宮幹什麼?」


  陸秀夫嚇了一跳,道:「皇上不回宮?」


  趙昺大笑道:「朕暫時不回去了。內相大人,瓊州政事,朕就委託給你全權做主了。太后那裡,朕已留書說明,現在太后應該已經看到了。」


  陸秀夫更加惶恐,趕緊跪了下來,道:「皇上別嚇老臣,您這又是想往哪裡去?」


  趙昺一個呼哨,只見辛星星、蘇小白、藍熙三郎等人全是江湖打扮,從禁軍後面齊齊走了出來,涌到他的身後。


  「朕回臨安去看看。」


  趙昺一邊說著,一邊脫了龍袍,換了一身公子哥兒的衣服,一邊笑道:「順便去把楊鏈真伽的人頭帶回來。」


  陸秀夫一聽要去惹楊鏈真伽,嚇得更加夠嗆,伸手去抱趙昺的雙腿,要將他留下。趙昺閃身退後幾步,笑道:「陸相不必擔心,朕這一去,如龍入大海,轉手便翻雲覆雨。哈哈哈,走了!」


  說著一躍,跳下了玉包台,往碼頭上的快船去了。


  陸秀夫奔到玉包台邊上,也不怕這個石台有多高,也要往下跳。後面的禁軍趕緊將他抱住了。


  「內相大人,皇上輕功了得,他跳下去沒事。您要跳下去,這身子骨可受不了,回來吧,回來吧。」這些禁軍早有孟漢安排,擁著陸秀夫不讓他追。


  「皇上!」陸秀夫鬚髮亂飄,大聲叫道:「皇上你早些回來啊!」


  「知道了!」


  趙昺的聲音遠遠傳來。


  一艘快船,劈波斬浪,眨眼間遠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