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召喚時代> 第979章改制,封群臣,

第979章改制,封群臣,

  「陛下,有燕京急信!」


  就在這時宇文拓匆忙趕來,臉色很是不好看。


  「直接說吧!」


  劉辯眉頭微皺,有些不悅。


  「郭嘉大人病危!」


  ……


  轟,

  簡單的六個字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嚇到了劉辯和荀彧。


  「你再說一遍!」


  劉辯臉色鐵青,咬牙切齒的說道。


  宇文拓瞬間跪了下來,帶著哭腔說道,「郭嘉大人病危!」


  轟,

  還是相同的六個字,劉辯身體有些顫抖,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在他統一天下,平定了四方叛亂的這一刻,會得知這樣一個讓他痛心的消息。


  「趙雲!」


  「臣在!」


  和劉辯,荀彧一樣,趙雲也是非常悲痛的,只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立即準備一切,朕要立即返回燕京。」劉辯沉聲吩咐道。


  「臣遵旨!」


  趙雲得到命令后,快去離開了大堂,去安排一切了。


  「荀彧,你是隨朕前去燕京了?還是留在荊州了?」


  劉辯看向荀彧,猶記當年劉辯手下不過幾萬之兵,所轄之地不過幾郡之地,郭嘉與荀彧出現在了燕京,從此以後郭嘉就成為了最了解劉辯的臣子,同樣也是劉辯最為信任的臣子。


  「奉孝有危,臣又豈能不去見他最後一面了。」


  荀彧悲痛的說道,傳來病危消息那就代表著即便是孫思邈,華佗也無能為力了,這也代表著郭嘉是必死無疑的。


  「那就讓龐籍暫且接任你的位置,你隨朕回燕京吧!」劉辯吩咐道。


  「諾!」


  ……


  一個月後,劉辯一行人出現在了燕京,這一個月里劉辯沒有過多停留,一直都在趕路。


  可惜的是當劉辯到達燕京后,見到的只是一副棺材,說來湊巧三天前郭嘉才去世,前天才入殮。


  「傳朕旨意,封郭嘉為齊國公,陽翟侯,其侯爵由其嫡長子繼承,世襲罔替。」


  「遵旨!」


  ……


  半年後,劉辯見到了劉邦君臣一行,劉辯沒有絲毫猶豫,全部處死,包括蕭何,法正等人,劉辯也沒有進行勸降。


  因為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是死忠於劉邦的,留下來只會是後患,當然這其中也有不是死忠的,比如呂不韋,但劉辯依舊不打算給呂不韋活路,歷史的呂不韋算是一個權臣,另外這一世呂不韋是呂布的同族兄弟,和劉辯是有仇的,所以劉辯沒有留下他。


  一年後,


  劉辯將安排在各州坐鎮的主要官員,主要將領全部召到了燕京。


  「臣等參見陛下!」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自董卓入洛陽廢朕之帝位至如今已有三十又一年,朕也終於平定了天下,而這些都離不開眾位愛卿的鼎力相助,今日朕當大封群臣,賞賜所有有功之臣!」


  劉辯肅聲道。


  「自今日起廢三公九卿制,立二相六部,官員之職為正從七品十四階。」


  「封劉基為左丞相,太師,魏國公,文成縣侯。」


  「謝陛下隆恩!」


  「封荀彧為右丞相,太子太傅,晉國公,潁陰侯。」


  「謝陛下隆恩!」


  「封杜晦為吏部尚書,衛國公,杜陵侯。」


  「謝陛下隆恩!」


  「封荀攸為工部尚書,陳國公,潁陽侯!」


  「謝陛下隆恩!」


  「封歐陽修為戶部尚書,代國公,襄安侯!」


  「謝陛下隆恩!」


  「封范仲淹為兵部尚書,蔡國公,曲阿侯!」


  「謝陛下隆恩!」


  「封岑文本為禮部尚書,費國公,棘陽侯!」


  「謝陛下隆恩!」


  「封徐光啟為工部尚書,虞國公,丹徒侯!」


  「謝陛下隆恩!」


  「封韓飛為刑部尚書!鎮法亭侯!」


  「謝陛下隆恩!」


  韓非並沒有被封國公,也沒有被封為縣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韓非的功勞暫時不夠,被封為刑部尚書也是因為韓非是最合適的。


  「沮授吏部侍郎……魯肅戶部侍郎……徐庶兵部侍郎……趙普工部侍郎……張良為禮部侍郎……包拯刑部侍郎。」


  除了六部的尚書侍郎以外劉辯還安排了各州的刺史,另外原來唐國的地盤被劉辯改為了唐州,涼交州以西,以南項羽所佔據的地盤改名為泰州。


  張居正統領京,唐二州,為二州刺史。


  陳宮統領冀,並二州,為二州刺史。


  上官儀為司,涼二州刺史。


  魏徵為青州刺史。


  徐世勣為兗州刺史。


  諸葛亮為徐州刺史。


  房玄齡為豫州刺史。


  伍子胥為益州刺史。


  蘇軾為荊州刺史。


  李斯為揚州刺史。


  范蠡為交州刺史。


  龐籍為泰州刺史。


  花了足足半個時辰文臣的冊封結束了,劉辯緩了很久,才再次開口。


  「三十餘年的戰亂,眾位將軍功不可沒,他們不封他們不賞,誰能封誰能賞。」


  「李靖聽令!」


  「臣在!」


  「今日朕封你為大將軍,燕國公,榆次侯,掌天下兵馬大權!」


  「謝陛下隆恩!」


  所謂掌天下兵馬大權,自然有個前提,那就是在皇帝不干涉的情況下。


  「岳飛!」


  「臣在!」


  「朕封你為驃騎將軍,吳國公,湯陰侯。」


  「謝陛下隆恩!」


  ……


  「徐達!」


  「臣在!」


  「朕封你為車騎將軍,蜀國公,鍾離侯。」


  「謝陛下隆恩!」


  ……


  「蒙田!」


  「臣在!」


  「朕封你為驍騎將軍,秦國公,武成侯。」


  驍騎將軍是劉辯新設立的,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還有衛將軍並列,立於大將軍之下。


  「謝陛下隆恩!」


  ……


  「王忠!」


  「臣在!」


  「朕封你為衛將軍,成國公,昌平侯!」


  「謝陛下隆恩!」


  ……


  「封衛慶為前將軍,韓國公,平陽侯!」


  「封徐晃為後將軍,巴國公,安邑侯!」


  「封高肅為左將軍,鄧國公,蘭陵侯!」


  「封薛禮為右將軍,薛國公,汾陰侯!」


  「另外朕設立了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鎮取鎮守四方之意,四安取安定四方意。」


  「霍疾為鎮西將軍,邙國公,乾鄉侯!」


  「楊延昭鎮北將軍,杞國公,坤鄉侯!」


  「趙雲鎮東將軍,趙國公,震國公!」


  「李信鎮南將軍,曾國公,坎鄉侯!」


  「馬超安西將軍,滑國公,離鄉侯!」


  「李陵安東將軍,任國公,巽鄉侯!」


  「尉遲恭安北將軍,鄒國公,震鄉侯!」


  「秦瓊為安東將軍,成國公,兌鄉侯!」


  ……


  三年後,大漢進入了穩定上升狀態,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劉辯在這三年裡將所有召喚點用掉,在系統商城裡兌換了各種物品。


  無一例外,全都是對大漢未來發展有用的東西。


  五年後,

  劉辯用掉了美女召喚機會,將禍國殃民的陳圓圓召喚了出來,滿足了自己的色心。


  經過五年的發展大漢差不多已經恢復到了百年前的狀態,而且還在提升。


  六年後,劉辯主動退位,將皇位交給了太子劉治。


  二十年後,劉辯用指定人才植入將漢宣帝劉病已,名將趙奢,名士謝安,名士張儀召喚了出來。


  這二十年裡,劉治勵精圖治讓大漢達到了鼎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隨處可見,百姓安居樂業,溫飽有餘,除此之外劉治派劉亘,白起成功拿下了東瀛,改東瀛為瀛州收入大漢麾下,同時在劉辯的提醒下他們還發現了夷州。


  三十年後,跟隨劉辯打天下的臣子還有嬪妃只剩下寥寥十數人還在人世間。


  某一天劉辯與她剩餘的幾個妃嬪同時失蹤,有人稱劉辯是飛升成仙了。


  在朝廷的特意安排下,這一種說法傳遍了天下。


  ……


  本書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