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召喚時代> 第72章袁紹的計劃

第72章袁紹的計劃

  只見荀彧繼續說道,「我這侄兒的謀略勝我十倍,與奉孝不相上下,政治才能也勝過我,是這天下少有的賢才。」


  劉辯聽了,心中想道,「說荀攸是天下少有的賢才,我相信,謀略強過荀彧我也相信,但至少他數據上智謀低了郭嘉那貨兩個點,而且這大漢本土還有人政治才能勝過你荀彧,我反正不信。」心裡是這樣想的但劉辯可不會說出來,他又不是傻子。


  只見劉辯笑道,「如此孤又要謝謝文若了,又為孤招來一位大才。」說罷還荀彧躬身道謝。


  「殿下多禮了。」荀彧連忙還禮道。


  「公達先生,孤依稀記得公達先生曾擔任過侍郎一官。」劉辯說道。


  「荀攸卻曾任黃門侍郎一職。」荀攸恭敬的回答道。


  「公達先生乃是荀氏大才,而且曾在朝中任職,再加上文若如此推崇,孤今日見公達先生不過數刻便也明白先生之才,將先生安排在何處真是讓孤為難啊。」劉辯愁道。


  劉辯突然說道,「對了,可將先生放入參謀部,上回討董之時,曾有意設參謀部,如今麾下智謀之士越來越多,正好將各位編入這參謀部之中,不知如此安排先生認為可妥當。」


  「殿下,不知這參謀部職責何在?」卻是荀彧率先問道。


  荀攸也是一臉疑惑。


  「這參謀部啊,全是智謀之士,意在為孤為出謀劃策,有時也隨大軍出發,為主將出謀劃策同時也是監軍為軍隊處理一些事物。這是孤自己設的,如今孤麾下有,崔伯淵,劉伯溫,郭奉孝,杜克明,還有文若,如今再加上公達,若是全封為軍師怕是不好,所以孤決定設參謀部。」劉辯解釋道。


  「荀攸自知資歷太少,不能擔任此職。」劉辯剛說完,荀攸便立即說道。


  「怎麼會了,孤覺得你行你就行,不要多說了。」劉辯一口說道。


  「文若替公達謝過殿下。」荀彧拉住荀攸說道。


  劉辯點頭。


  「荀彧(荀攸)告退!」荀彧,荀攸一起說道。


  ……


  一月後,


  渤海郡,

  此時,袁紹與麾下文武坐在一堂。


  「如今天下大亂,各路諸侯蠢蠢欲動,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袁紹皺眉問道。


  「主公如今董卓西遷洛陽,各路諸侯皆是擁兵自重,大漢已經分奔離西了,某以為主公當先下手為強,佔一塊錢糧豐富,兵源充足的地方,要知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袁紹麾下許攸說道,許攸為人貪婪,對於這種計謀肚子里是數不勝數啊。但是這個性子正合袁紹的意,所以許攸在袁紹麾下地位也比較高。


  「可是今年渤海大旱,哪有多餘的錢糧,用於徵戰啊。」袁紹皺眉說道。


  「要論錢糧吩咐,兵源充足,天下間就屬冀州為最,冀州地處河北,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東有渤海,西有太行,北方有幽州阻擊胡人,南下可爭霸天下,天時地利人和,冀州占其二,而且臨近渤海,正是好地方。」謀士郭圖說道。


  袁紹一聽有點意動,不過還是忍住了,「冀州是有主之地,冀州牧韓馥乃是我袁氏門徒,門生眾多,而且此次我渤海大旱,韓馥還送來了糧草幫助我渤海逃過了一劫,不妥。」


  說完袁紹還是皺著眉頭,沉著臉。其實袁紹心裡想的和說的到底一樣不一樣,誰也不知道。


  謀士逢紀此時說道,「主公應該明白這冀州牧韓馥乃是無能之人,而且膽小如鼠,若是主公不得了冀州將來怕還是要丟了。」


  袁紹聽了一臉疑惑,問道,「元圖此言何意啊?」


  「主公可知北方幽州是何人?」逢紀問到。


  「幽州牧劉虞,還有北平公孫瓚啊!」


  「錯了,錯了,幽州牧劉虞乃是聽命於弘農王劉辯,而北平公孫瓚是弘農王的瓮中之鱉,遲早會被弘農王滅掉。」逢紀說道。


  首先聽到逢紀說自己錯了,袁紹臉色陰沉的可怕,不過後來聽了逢紀的話,臉色也緩和了下來,不過依然皺著眉頭。


  「元圖此言過了吧,弘農王不過一稚子,有這麼大的本事嗎?要知道當年他的皇位,要不是沒有某袁本初,他哪能登上皇位啊,就憑何進那無謀匹夫。」袁紹不以為意的說道。對於劉辯,他袁紹毫無半分畏懼之心,而且非常不屑。


  「主公忘了討董一戰嗎,那弘農王的力量可是很大啊,而且在某看來他的種種行為都證明他不是一個無能的稚子。」袁紹麾下的審配說道。


  此時袁紹麾下的謀士們都還是很團結的,之所以後來內訌完全是因為袁紹的兒子們都長大了,他們因為跟隨的陣容問題,所以經常內訌。


  「是嗎?」袁紹依然有點不相信。


  「正南所言正是啊。」郭圖也是贊同說道。


  「主公,正南所說言之有理啊。」逢紀也贊同道。


  袁紹又看向許攸,此時袁紹謀而不斷的特性完全凸顯出來了。


  見袁紹最後看向自己,許攸頓時怡然自得了起來,捋了捋鬍鬚,慢慢說道,「主公,在許攸看來,正如元圖他們所說的這弘農王就算不如主公這樣的才能,但也不再是以前那個無知的稚子。所以主公莫要小看了他。」


  聽到許攸也這麼說,袁紹也相信了,遲疑的問道,「那你們以為該如何啊,有什麼計謀,最好兵不血刃而且不失了我的顏面的拿下冀州啊?」


  ……


  見麾下謀士一陣沉默,袁紹望向逢紀,逢紀的特點就是詭計多端。


  逢紀見袁紹看向自己,心中也是高興起來,思考片刻,陰森著說道,「主公,某有一計可兵不血刃而且不會為主公留下大的污點。」


  「快說,快說。」袁紹急忙說道。


  「在某看來這幽州弘農王也絕對會貪圖冀州,主公可派人前去遊說,約他一起攻伐冀州,事成之後平分冀州,那韓馥聽說弘農王來攻伐必定對主公求援,到時候主公領兵進駐冀州,然後讓韓馥配合,合兵一處對抗弘農王,等退了弘農王,我等在反客為主,奪下冀州。」逢紀陰森的說道。


  「你們剛剛說那劉辯已經不是無能之輩了,你又如何保證那弘農王會配合啊。」袁紹皺眉問道。


  「主公可知幽州崔浩,崔伯淵。」逢紀問道。


  「哦,就是那崔氏一族的,而且還是劉辯的軍師吧。」袁紹遲疑說道。


  「主公可還記得,討董之時,劉辯是聽了崔浩的計策才攻下汜水關的。如此那崔浩在劉辯的地位。」逢紀繼續說道。


  「這與你的計謀有什麼關係啊。」袁紹沉著臉壓著怒氣說道。


  「劉辯發布招賢令,得罪了許多世家這崔家也是其中一個,而且崔浩此人對於家族看的特別重,如此劉辯便也是一定程度上得罪了崔浩本人。主公只要派一善說之人,前去遊說,許他崔氏以大利,最好主公派出袁氏的女子嫁給他崔氏,或者他崔好,如此定能讓崔浩幫助我等在劉辯面前說話,以崔浩的地位還怕劉辯不會出兵嗎。」逢紀說道。


  其實逢紀不知道的是如今劉辯並不信任崔浩,而且非常防範崔浩。


  「善!元圖此計甚好。」袁紹欣喜的說道。


  「出使幽州之事就交給許攸吧,許攸你覺得怎麼樣啊?」袁紹說道。


  「諾!」


  許攸當然接令啊,這種事情油水充足,好處多多,以許攸的性格哪有拒絕的道理,他還想多幾個這樣的事了。


  「三日後你就出發吧。」袁紹吩咐道。


  「諾!」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