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雲說仙> 第一百零七章 不舍

第一百零七章 不舍

  獻上道德經一首,五分鐘后改!

  夫佳兵者(最好的軍隊),

  不祥之器(是國家預防不測的機器)。


  物或惡之(有人或是厭惡這種說法),

  故有道者不處(所以有道者會超越凡人的境界)。


  君子居則貴左(君子平時會強化士兵戰鬥的意志),


  用兵則貴右(而在戰爭時卻會強調冷靜)。


  兵者(軍隊),

  不祥之器(是國家預防不測的機器),


  非君子之器(不是君子一個人的機器),


  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在不得已時才被迫使用)。


  銛襲為上(依仗鋒利的兵器偷襲為上),

  勝而不美(即使是贏得勝利也不光彩)。


  而美之者(而喜歡用這種戰術贏得勝利的人),

  是樂殺人(往往是樂於殺人的劊子手)。


  夫樂殺人者(一個樂於殺人的劊子手),


  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是不可能實現統一天下的志向的)。


  吉事尚左(喜報可以鼓舞士氣),


  凶事尚右(厄報可以冷靜思考)。


  偏將軍居左(偏將軍的使用應當側重勇猛),

  上將軍居右(上將軍的使用應當側重冷靜),

  言以喪禮處之(戰鬥的動員令要站在視死如歸的高度)。


  殺人之眾(面對陣亡的眾多將士),

  以悲哀泣之(要以悲哀的心情來緬懷他們)。


  戰勝(取得戰爭的勝利之後),

  以喪禮處之(要以辦喪事的禮節來慶祝勝利)。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大道常在無有之間)。


  朴雖小(淳樸的本源雖然微小),


  天下不敢臣(天下卻沒有力量能臣服它)。


  侯王若能守之(統治者若能堅持這個真理),


  萬物將自賓(天下萬物必將自然歸順他)。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之氣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不可能順從於誰的命令),


  而自均(而它自己確能分佈均勻)。


  始制有名(萬物開始時就有了秩序和名分),

  名亦既有(名分既然以有),


  夫亦將知之(就應該知道它的自然規律),


  知之所以不殆(知道它的自然規律所以不會有危險)。


  譬道之在天下(譬如道在天下的自然規律),

  猶川穀之與江海(好象溪流之水彙集與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知道別人的優缺點是智慧),

  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是賢明)。


  勝人者有力(能戰勝別人的人有一定的實力),

  自勝者強(能戰勝自己的人堅強無比)。


  知足者富(知道什麼是滿足的人富裕),

  強行者有志(克服困境勇敢前行的人有志氣)。


  不失其所者久(不迷失自己前進方向的人能夠長久),


  死而不亡者壽(形體消失而精神永存的人才叫長壽)。


  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大道廣泛的能量啊),


  其可左右萬物(可以左右萬物)。


  恃之以生而不辭(但它恃侯萬物之生卻不宣揚),

  功成不名有(功成名就之後不圖虛名),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護蔭萬物而不思主宰)。


  常無欲(常用無欲的方法獲得智慧),


  可名於小(就可以小有名氣);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萬物歸順之後而不思主宰),


  可名為大(就可以獲得大成功)。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所以聖人始終不自以為大),

  故能成其大(因此能成就其偉大的事業)。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擁有符合大道自然之象的地方),


  天下往(是天下人嚮往的地方)。


  往而不害(在她那裡不會遭到自然的傷害),


  安平泰(是因為她具備了安詳、平和、舒泰的條件)。


  樂與餌(快樂的民風與誘人的環境),


  過客止(可以留住匆匆過客的腳步)。


  道之出口(這些優點如果用語言來表達),


  淡乎其無味(那就平淡無味了)。


  視之不足見(因為你看到的不是她的全部),

  聽之不足聞(聽到的也不是她的全部),

  用之不可既(但享受起來卻受益無窮)。


  第三十六章


  將欲翕之(將欲馬上收斂的),

  必固張之(必是原有張之過度的);

  將欲弱之(將欲逐漸削弱的),


  必固強之(必是原有強制過頭的);

  將欲廢之(將欲立即廢除的),

  必固興之(必是原有興奮超前的);

  將欲奪之(將欲重新奪取的),

  必固與之(必是原有被迫給予的)。


  是謂微明(這是微妙簡明的道理),


  柔弱勝剛強(柔弱勝過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魚兒離不開水),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鎮國之寶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道的常識),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的境界造就無所不為的功績)。


  侯王若能守之(統治者若能遵守這個規律),


  萬物將自化(萬物將自然歸化)。


  化而欲作(在歸化的過程中難免慾望發作),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這時可以用我的「無名之朴」去除雜念)。


  鎮之以「無名之朴」(用我的「無名之朴」去除雜念),


  夫亦將不欲(他們就會克服慾望),


  無欲以靜(沒有慾望就可以靜下心來),

  天下將自定(這樣天下將自然安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品德高尚的人沒有德的概念),


  是以有德(這是因為他從來沒有離開德)。


  下德不失德(品德一般的人表現形式上的德),

  是以無德(實際上是一種沒有德的表現)。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品德高尚者順應自然而不自以為然),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品德一般者做了什麼就以為了不起)。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大仁愛者表現的仁愛是不自覺的),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義氣用事的人就有明確的目的性),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行大禮者如果得不到對方的相應),


  則攘臂而扔之(則恨不得抓住胳臂使人強從)。


  故失道而後德(所以失去大道的人應該遵守德之規範),


  失德而後仁(失去德之規範的人應該具有仁愛之心),

  失仁而後義(失去仁愛之心的人應該講點道義),

  失義而後禮(失去道義的人應該懂得社會的禮節)。


  夫禮者(如果連社會的禮節都失去了),

  忠信之薄(忠信之薄就可想而知了),


  而亂之首(它是引發一切動亂的罪魁禍首)。


  前識者(有先見之明的人),


  道之華(知道社會上一旦禮節繁多),

  而愚之始(那麼愚昧也就隨之而至)。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因此大丈夫寧願處於敦厚淳樸之鄉),

  不居其薄(不願居住於忠信淺薄之處)。


  處其實(寧願於樸實無華者為鄰),


  不居其華(也不願居住在禮節繁多的鬧市)。


  故去彼取此(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取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