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官山海之論
「找人?」
蘇檜想到很多可能,就是沒有想到,陳劍安他們會讓他幫著找人。
蘇檜滿臉疑惑,謹慎問道:「陳公子讓老夫找誰?」
陳劍安心裡明白,有些話他說了蘇檜未必會放在心上,這事還得鄒大公子來講,才夠分量。所以,陳劍安並沒有回答蘇檜的疑問,而是不易察覺得對著鄒寅使了個眼色。
鄒寅心有靈犀般捕捉到了陳劍安眸子里的意思。
於是,鄒寅輕咳了一聲,開口問道:「蘇員外……可還記得那日在醉香樓說得話?」
「什麼話?」蘇檜裝起糊塗來。
鄒寅心裡暗罵了句他娘的老狐狸,臉上卻依然掛著淡笑道:「蘇員外當真不記得了嗎?」
蘇檜輕拍了下自己的腦門,作恍然大悟狀,回道:「哎呀,老夫記起來了。……年紀大了,記不住事,還望二位公子多多海涵啊。」
鄒寅故作淡定狀,靜靜說道:「無妨。蘇員外記起便好。」
蘇檜老奸巨猾,笑問道:「可老夫記得陳公子說過,鄒公子此次前來山海城,並無其他目的,只是為了赴陳公子的約,賞花賞景來的啊?」
鄒寅不知如何作答。
陳劍安見鄒寅被蘇檜的一句話給問得語塞了,心裡輕嘆道,「這老狐狸方才還說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現在倒記得清楚我說的話。真他娘的不要臉!」
心裡雖是這麼想的,陳劍安臉上還是掛著淺笑,打圓場道:「蘇員外說的不錯啊,鄒兄此次來山海城,確實是為了赴我的約。不過……這只是其一罷了,其實……鄒兄還有一個目的。」
陳劍安邊說邊注意著蘇檜的神情。
既然已經說到這了,再藏著掖著也無意義,索性挑明了講。
鄒寅是來山海城調查侯伯文的。
這事即便鄒寅他們不承認,蘇檜也是心知肚明的。
現在說了,只是希望尋求一個合作罷了。
因此,陳劍安說完之後,望著蘇檜問道:「既然我們都說了,蘇員外那天說的話……可還算數?」
蘇檜眯眼,輕笑說道:「自然算數。」
「那就好。」陳劍安說完這句朝身旁的鄒寅望了一眼,鄒寅開口道:「既然陳兄都替我說了,蘇員外你也同意了,那我們就談談吧。」
蘇檜伸出右手,示意鄒寅說下去。
鄒寅淡淡問道:「談這事之前,我們還有一個疑問。」
「鄒公子請講。」
「我們知道,蘇員外你與侯伯文之間有嫌隙,據說是因為侯伯文與一個外地富賈合作,擋了蘇員外的生意?……不知是真是假?」鄒寅毫不客氣,直接問道。
「鄒公子懷疑老夫?」蘇檜的話裡帶著一絲怒氣。
陳劍安見蘇檜臉上有慍色,及時出聲安撫道:「蘇員外莫要生氣,我們也只是求個心安罷了。若是蘇員外不肯講,我與鄒兄也不強求。」
「鄒兄,是吧?」說著,陳劍安笑著問起鄒寅。
鄒寅嗯了一聲。
蘇檜聽后,臉上的怒氣隨即散去,笑呵呵道:「其實也沒什麼不能講的,既然二位公子好奇,老夫便講講。」
蘇檜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二位公子知道官山海吧?」
蘇檜口中所謂的『官山海』一詞其實是大唐帝國的一項鹽鐵政策。
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官府專營專賣。
『官山海』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管子》一書中。也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相國管仲提出的。當年公子小白繼承王位后,鮑叔牙舉薦管仲為相國。可是管仲之前輔佐公子糾,曾經策劃刺殺公子小白。因此,公子小白也便是後來的齊桓公與管仲是有生死之仇的。鮑叔牙舉薦管仲之後,齊桓公打算考驗一下管仲,便問他該如何強兵富國。
管仲答曰:「唯官山海為可耳。」
管仲的意思是說由國家控制山林川澤之利,所產的食鹽與鐵由朝廷官營和專賣。
齊桓公本來就是賢明大度的君王,又從與管仲的談話中得知管仲是國士之才,於是拜他為相。這才成就了齊桓公春秋五霸的地位。
而官山海這一政策,也由此被歷代王朝所沿用。
到了本朝,鹽鐵收入已經成為朝廷僅次于田賦的第二大財政來源。管錢的戶部曾經有位官員說過:「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可見鹽利在大唐帝國的財政中佔據何等重要的地位!
蘇檜突然提起『官山海』這一鹽鐵政策,莫非侯伯文與此事有關?
陳劍安想到這,忙將疑惑的眼神望向蘇檜。
鄒寅倒沒有多想什麼,他出身北海鄒氏官宦人家,自然對朝廷的『官山海』政策很是熟悉。他皺著眉頭問蘇員外:「官山海是本朝的一項鹽利政策,不知蘇員外為何突然提起?」
蘇檜笑了笑,並沒有回答,而是意味深長地望著正盯著他看的陳劍安。
陳劍安很不適應這老狐狸的眼神,總覺得心裡瘮得慌。
於是,陳劍安趕忙躲開蘇檜的眼神。
鄒寅自然也發現了陳劍安與蘇檜二人的異樣,好奇問道:「蘇員外,您老為何只顧著看著陳兄?卻不回答我的問題?」
蘇檜則陰笑說道:「老夫說得,陳公子應該明白一些。不如……請陳公子說說」
陳劍安總覺得這蘇老狐狸是個有著特殊癖好的人,方才被他瞧了片刻,身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時又將問題甩給自己。陳劍安心裡不禁罵罵咧咧了幾句,每一句皆與這老狐狸有關。
蘇老狐狸這話一說,鄒兄也滿臉好奇地看著自己。
陳劍安不得不硬著頭皮說一說。
「蘇員外想說的……可是與販賣私鹽有關?」陳劍安一直沒有說話,一說話便一石驚起千層浪。
販賣私鹽,無論在歷朝歷代皆是違法行為。唐帝國的《戶律·鹽法》中明令禁止,嚴禁買賣私鹽,販賣私鹽者發配充軍,買私鹽者杖責一百。可是即便歷朝歷代皆頒布法令,明令禁止。但鹽利所帶來的豐厚利潤使得當時社會各階層都把眼光聚集在這上面。
利之所在,人所共趨。
況且到了本朝,食鹽生產技術的進步已經使得製造私鹽的成本大大降低,於是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中總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違禁製造私鹽販賣。
當然這些都是上不了檯面的東西。
蘇檜突然提起官山海,陳劍安陡然想起山海城依靠北海與普福山。
也正是因為山海城依山傍海的地理優勢,使得山海城不僅是鹽利重地,也是私鹽販賣的天堂。莫非蘇老狐狸話中的意思是,這侯伯文與外地富商官商勾結,私底下販賣私鹽,從中獲利?
想到這,陳劍安才會試探地向蘇檜發出此問。
鄒寅在一旁聽了陳劍安的疑問,立馬直勾勾地望向蘇檜。然後冷冷問道:「陳兄說的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