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萬壽節
城郊,驛館。一輛樸素的馬車緩緩駛入。
「叔父,您就在這乾等著嗎?不過一個毛丫頭,靠得住嗎?萬一她嘴巴不牢,咱們可就全完了!」方知昌侄子方欒一臉擔憂。
「噤聲!毛丫頭這種話也是你說的!」方知昌滿臉肅穆,「這皇宮裡出來的人,沒有一個簡單的。你以為她受盡寵愛就是因為有個公主娘?」
「難道不是嗎?叔父,侄兒可是聽說過,這位榮嘉郡主,就是因為她母親永元長公主是太後娘娘最疼愛的幼女,是聖上的幼妹。這太後娘娘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處處小心,事事注意。」方欒擠眉弄眼的說道。
「你懂什麼!」方知昌頓了頓,感慨一聲,接著道:「這平頭老百姓幾個兒女里,還喜歡偏愛機靈嘴甜的,這皇家也是一樣,若不是機敏之人,早就被吃的骨頭都不剩了。」
方欒點點頭,嬉皮笑臉道:「這個我懂,我們幾個侄子里,您不就是最喜歡我嗎?可她要是怕擔責任,不跟陛下稟告,我們也拿她沒轍啊?」
方知昌狠狠的點了點方欒的額頭,「你啊你,就會抖機靈!你放心,郡主出了陛下太后,無甚依靠,這種大事情,她不敢耽擱。」
「篤—篤—篤!」
屋外傳來敲門之聲,叔侄二人立馬終止對話。
「誰在外面?」方欒揚聲問道。
屋外之人不答,略微停頓后,又傳來敲門的「篤篤」之聲。
方欒一臉戒備,手已經按在了隨身的佩刀之上。
方知昌似是察覺到了什麼,擺了擺手,制止了他拿刀的行為,轉而整理衣襟,親自上前開門。
只見一人身形修長,戴著黑色斗篷,看不清楚面容。
聽得開門之聲,那人緩緩抬起頭來,只見一張蒼白的英俊臉龐。
「參見——」話未說完,便被斗篷男子止住。
斗篷男子腳步輕移,進入室內。
「微服私訪,就不計較那些禮數了。」皇帝的聲音低沉中滿含威儀。
方知昌看向方欒,擺了擺手,輕聲道:「你去樓下端一壺茶。」
方欒看了皇帝一眼,便低頭離開。
「陛下,事關重大,臣會找上郡主,實在是事急從權。」方知昌滿臉謙恭。
「你直說便是。」
……
轉眼便是萬壽節,今年的萬壽節與往年不同,早在數月之前,匈奴和西寧便派遣使節前往燕京朝賀。
萬壽節是皇帝生辰,為國宴,設在望雲台。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望雲台內眾人齊聚一堂,久等主角登場。
「阿寧,你看那西寧二王子。」大公主神秘兮兮的湊到了周菀身邊。
「嗯?」周菀滿面不解。
「他長得多俊啊!」大公主滿臉感嘆。
周菀額角抽了抽,抬眼望去,只見那西寧二王子雍和,看著不過二十餘許,劍眉星目,臉龐若刀砍斧削般輪廓分明,端的是一個丰神俊朗的好男兒,西寧二王子正巧望向周菀,瞬間咧開嘴,沖她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舅父並非整壽,往常總不見他們來朝賀,今年不僅西寧,甚至連匈奴也過來了,怕是來者不善。」周菀臉上有些擔憂。
「你管那麼多做什麼?」大公主卻是不甚在意,「前朝的事情自有大臣們去操心,你跟著操什麼心啊?」
「匈奴蟄伏五年,怕是蠢蠢欲動。」周菀笑了笑,「也許是我多想了。」
大公主似是想到五年前周菀父親的那場戰役,神情竟有些落寞。
「皇上駕到——」
廳內眾人忙略整衣冠,舉身行禮,山呼萬歲。
「免禮平身。」
待皇帝來了之後,酒菜方才陸續上席,舞女魚貫上台表演歌舞,無論是匈奴人還是西寧人,都作出一副享受之態。
「今日大喜,無論燕人,還是來使,諸位都能盡興,閑話不多,朕先飲了這一杯。」
皇帝舉杯,眾人連忙起身跟上。
「恭祝吾皇日月昌明,萬壽無疆!」
皇帝微笑著擺了擺手。
待眾人坐定,匈奴使節起身敬酒,用生硬的燕語開口道:「燕朝皇帝大壽,我家可汗本想親來祝賀,奈何匈奴事多,還請陛下見諒。」
匈奴自五年前那場戰役后,便像燕朝俯首稱臣,皇帝聽得他謙卑之語,心下開懷,直道無礙。
那匈奴使節敬酒之後,卻未回席,接著看向眾人,道:「我家可汗仰慕燕朝文化已久,聽聞燕京國府監盛名久矣,奈何匈奴人強馬壯,事物冗雜,總是無甚機會前來燕京學習,故藉此大喜之日,特向陛下請允兩件事。」
眾人聽得這匈奴使節請求中帶著威脅的語氣,俱是不虞。
奈何此是大宴之時,不好直接拒絕,皇帝微微眯著眼睛,道:「且說來聽聽。」
匈奴使節滿臉笑意,直直的回望皇帝,道:「這第一件事嗎,剛才下臣也提到了,我家可汗仰慕燕朝文化,希望陛下能自國府監派遣幾位老師,隨下臣回匈奴。」
宴席頓時一靜。
「你們這些蠻夷人,便是派遣老師去了,你們能聽懂嗎?」突兀開口的是三皇子李琪。
匈奴使節臉色微變,皺眉反問,「陛下,這就是你朝待客之禮嗎?下臣雖才疏學淺,但也知道蠻夷人可不是什麼好詞。」
皇帝心下讚許,面上卻做出一副不悅的模樣,皺眉斥責三皇子,「藏鋒,不得無禮!」
匈奴使節這才作罷,「陛下,不知此事您能否應允?」
皇帝心念急轉,似是想到了什麼,便道:「允。」
匈奴使節卻是得寸進尺,「下臣在匈奴時,便聽聞過王鄴老先生學識淵博、博聞強識,若是能夠請的王老先生前去匈奴,那實是再好不過了。」
皇帝笑了笑,道:「你有所不知,王老先生已於昨日離開燕京,去向不明。」
「這……」匈奴使節一臉猶疑。
「朕派遣去往匈奴的先生,都是當世大儒,你們儘管放心。」
匈奴使節這才作罷,接著道:「這第二件事,便是請求以和親修兩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