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四國演義系統> 第642章 娘們還是娘炮,這是個問題—59

第642章 娘們還是娘炮,這是個問題—59

  在此之前絕對不會有人猜測到故事的進展,竟然是這樣的。用一級英雄怒射,直接將那個在半空中還在蹦跳的皮球創意進了對方的網路之中。


  這一講是如此的勢大力沉,以至於躺在地上的對方門將都沒能及時的注意到皮球究竟落在哪裡。


  後來人們回憶起這場比賽的時候,總是會替對方守門員張皇失措的四處找尋皮球的樣子。當然蘇炳炎並沒有那個心情去欣賞對方的著急忙慌,因為他心裡知道,只有真正在乎這場比賽的人,才會急著去確認皮球究竟出現在哪裡,向這樣敬業的對手,其實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當然這不是一個業內人士該有的心態,如果他也是這方面的從業人員,那隻會從專業的角度去欣賞敵人的無能,這種無能只是他榮譽上的裝飾品而已,並不具備其他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上半場的比賽中也因為這個進球而走到了尾聲,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對方甚至都沒有進行中圈開球,便結束了這半場的比賽,雖然比分最終定格為3:3,雖然他每一方的所有進球都顯得充滿了運氣,但就連對方也不可否認,這是一支非常難纏的球隊,從小組賽一路走來的對手,幾乎沒有遇到過如此嚴峻的挑戰,雖然他們到現在也不認為這支球隊有什麼值得他們學習的地方,甚至連讓他們產生敬畏的感覺都沒有,但是比分就在那裡結結實實的擺著,不容許他們再有任何絲毫的想要看對方。


  其實就連蘇炳炎也沒有想到,比賽竟然會進行到這個地步,要知道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幾乎是全面的處於劣勢,對方對於中場的控制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他們幾乎無法順利的通過中場抵達自己的前場,以至於幾乎所有的前鋒球員都不得不回撤到中場來拿球,這樣導致他沒在反向退訂的時候,幾乎沒有可用的點去接應。


  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比賽都呈現出了膠著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開場之後雙方一度沒有給對方帶來足夠威脅的原因,不過對方先說的技術還是很快找到了突破點,因為他們不需要自己的前鋒來協助中場的控制,所以他們的推進還是相當有效率的,沒有多久時間便將皮球順利的運送到了前場,而前場的前鋒球員們也沒有浪費中場製造出來的機會,接二連三的進球。他們掌握著足夠的場上優勢,可是即便在這種主動,卻沒有為他們帶來上半場的巨大領先優勢。因為做別人的球隊,用足夠驚艷的表現,用事實向他們證明,誰才是這個足球場上最具有運氣的球隊,是的,沒有人可以把素美顏御方的憑據用其他的理由來解釋,因為他們的三個進球都充滿了運氣的成分。


  就連躲在休息室里的隊友們也和蘇炳炎說的類似的話,今天就讓他們足夠努力。但是如果不是運氣的加成,恐怕他們根本就無法保持一場平局。那樣的話下半場就可能對他們機器不力,當然即便是拿到了一場上半場的平局,下半場也有可能在被動的形勢之下顯得更加疲於應付,畢竟他們在上半場的時候已經浪費了太多的體能,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他們將會在下半場的最後階段,失去對於比賽的掌控的那個升職,就連他們的技術動作也會因為婷的下降而失去原有的準確,那樣的話他們在比賽場上幾乎就是一群無法控制皮球的人。


  這就意味著它們將會像孩子一樣在皮球面前摔一個跟頭,或者找不到皮球在哪裡,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這場比賽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他們也想向對方剛才的那個名將一樣找不到皮球的位置嗎?沒有人願意出乖賣丑到那種地步,除非這個人真的像對方的門將一樣敬業。


  可是蘇炳炎卻有著嚴重不同的看法,他可不認為隊友們的想法是正確的,現在的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堅持這場比賽,直到他們取得勝利,所以他的觀點是這樣的:「今天我們有三個進球,三個進球都還算漂亮,畢竟我們的戰術配合是打出來的,這就是我們的實力,我沒有先說的配合,也沒有嫻熟的腳下技術,更不像他們一樣配合默契,將戰術和跑位運用到了近乎巔峰的地步,這是一支非常難對付的對手,毫無疑問他們是冠軍的有力爭奪者,但我們是什麼呢?我們難道只是他們的配角嗎?不我們已經在上半場贏得了一場平局,那麼在下半場我們也只需要一場平局,在加時賽我們還需要一場平局,在點球大戰當中,我們說不定就有機會憑藉我們的糟糕的運氣,是的,我不認為運氣對我們來說是公平的,恰恰相反,他在第一個球的時候並沒有幫助到我們在第二個球的時候也導致我們聽我是感到了運氣的但是事實上沒有我們之前的努力,我們的運氣或者說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拿到這場平局,因此什麼運氣之類的說法都是扯淡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三粒進球,純粹是因為我們足夠努力,足夠狂轟亂炸,足夠在對方教科書一般經典的配合當中,因為我們那粗糙的技術打破了他們的流暢配合併且贏得了一場艱難的勝利,是的,3:3對我們來說的確是一場勝利,但4:3對我們來講才是真正的勝利。」


  這番話毫無疑問地鼓舞了在場的隊友們,他們一個個興緻高昂的附和著蘇聯的話,他們一邊鼓掌一邊高聲附和著蘇炳炎的話,然後詢問著蘇炳炎應該怎麼辦,而實際上,酥餅也早就已經想好了,接下來的應對方案,對方的流利配合,其實早就已經出現在揚州的體系當中了,甚至可以說兩種體系最為經典的打法就是這種流暢的配合,只不過後來因為五個後衛堆積在後場,四名后腰在中場死拼的打法,而逐漸的銷聲匿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