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四國演義系統> 第284章 中場陰謀家,中場不休息

第284章 中場陰謀家,中場不休息

  發現五斗米教大寶藏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漢陽郡。


  那些之前對阿拉里克橫加指責的士大夫們,如今卻已經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根據路透快報的最新估計,這次發現的寶藏之中,有一大批是五斗米教平時搜刮來的糧食,如果把他們全數運到漢陽郡,將對如今的糧食缺口,帶來極大的補充,並且,對於明年開始的大規模墾田計劃,也將起到很好的後勤保障作用,基於此,大本營已經準備為阿拉里克,授予一枚最高榮譽勳章,只可惜,蘇寧在出征之前,還沒有對完整的獎懲體系作出最終決定,所以這枚勳章的名字,目前還沒有定下來。


  這並不可能成為某種遺憾,只能稱為某種趣聞軼事,一代又一代的傳播下去!躲在家中的楊阜,甚至已經從姜敘那裡得到消息,說蘇寧刻意沒有定下這枚勳章的名字,他的幕僚們,準備以無名勳章的名義向阿拉里克頒發這枚勳章,這其中的寓意,是說阿拉里克取得勝利的速度,快到讓蘇寧都沒有時間想出勳章名字的地步。


  話說他自北向南穿過安定郡的那一次行動,雖然有7萬大軍為他策應,但他的行動速度,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許他真的能夠配得上這樣的榮耀。


  但楊阜對此卻是十分生氣的,自從之前拉攏姜家。試圖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卻被蘇寧戳穿陰謀,從而以失敗告終之後,他就對這個叫做蘇寧的傢伙懷恨在心,為何他主張的事情,包括阿拉里克的這次洗劫和挖掘行動。在他看來都是十分邪惡的舉動。


  同時他對蘇寧重用百工之人,也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他的這種觀點,自然得到了梁州故友士大夫階層的支持,甚至,包括蘇寧不遠萬里請來的幾位士大夫當中,也有幾人非常贊同他的觀點。


  荀彧荀文若便是其中之一,雙方也因著這個因素,開始變得來往密切起來。


  阿拉里克尋獲寶藏的消息傳來之時,他們兩個恰巧在楊阜的家中喝酒。


  荀彧看完手中的報紙,慢慢的將之放到一邊去,然後感嘆一聲說道:「如今朝廷衰微,各地豪強把持地方政務,但卻沒有一家能夠像蘇寧這樣強悍。」


  楊阜也說道:「太過強悍也就罷了,如果他能像周公,霍光一樣,扶持天子,力挽狂瀾,那對我大漢朝來說,也未必是件壞事。奈何此人所信奉之道,與我輩皆不相同。說起來著實讓人感到氣惱,我聽說他已經在自己的幕府之中,為工匠們安排了特定的職位,這樣以來,我輩士大夫,豈不是要和那些百工之人為伍?」


  荀彧聞言之後又是嘆了口氣:「我雖然也懷著這樣的想法,但有一件事卻讓我非常迷茫,那就是自從蘇寧開始重用百工之人之後,我們涼州的發展,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周圍的并州西部和益州北部,他們在報紙上用進入快車道來形容這種現象,這就讓我有些懷疑,難道說我們得讖緯性命之學,就真的那麼沒有用處嗎?」


  楊阜卻一揮手,不以為然的說道:「文若此言差矣,先祖用儒學治國安邦,而不是百工之學,一首毫無道理的舉動,他們一定是看透了百工之學的弱點,所以才不肯用之。至於涼州如今發展快速,雖說很多是百工之學的功勞,但我們要堅信,他遲早有一天會露出自己的弱點,到時候,我們趁勢而起的機會也就來了。只是如今,蘇寧的發展勢頭銳不可當,而我們實力弱小,還不足以與蘇寧對抗而已。但只要諸公穩穩把持住漢陽軍大本營的基本政務,那我們隨時都可以到其發展,將蘇寧的偽學通通撕碎。」


  荀彧聞言,也只能點點頭答應道:「我等定然竭盡所能,一定要為我輩之學,留下反撲的種子。」


  然而正在密謀的他們兩人卻不知道,蘇寧已經在醉漢中郡的作戰過程當中,下定決心要清除幕府之中的舊文人。


  楊阜對於他而言,甚至還算不上是首要目標,但荀彧,一定是他正點清除的對象。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荀彧在涼州體系內所起到的作用,遠遠沒有達到他的目標。當年他和衛覬費盡心思將荀彧請到涼州的時候,是想要藉助此人的王佐之才,更早的實現天下安定的基本目標。


  但如今,此人卻遲遲不肯放下士大夫的成見,這就讓蘇寧有些懷疑,留著,此人是否對體系還有所幫助。


  至於楊阜,此人雖然從表面看上去,與歷史當中的記載並無二致,是一個剛正不阿,敢於表達內心情緒的正直人物,但蘇寧卻知道,他的內心之中卻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至少從他拉攏姜家的手法來看,只有人的道德水平之低,完全配不上史學家們對他的固有評價。


  他不知道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麼事情,或許是歷史並沒有記載他的這些齷齪小事,以至於後世的那些史學家們對此人的了解,完全就是片面的。也有可能是因為蘇寧現在身處的位面,與真正的歷史有所不同,所以才造成了這種差異。


  當然不管怎麼說,穿越者最忌諱的,就是死背歷史書,而不注重現實的情況。


  所以他作出合理的分析和策略,必須基於他實際掌握的情況,畢竟他現在是歷史的親歷者,而不是後世只能看歷史記錄的學術二道販子。


  所以,他原來制定的計劃不能改變,就為人必須從他的體系當中清除,至少也不能佔據在核心位置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才流失,這個計劃可以緩慢的實行,以便有效的麻痹那些本就已經動搖中心的人物。


  於是,蘇寧立刻下達命令,標的為水公司的幕僚班底做出調整,針對安保部門成立參謀長聯席會議,直接向蘇寧本人負責,而針對普通的行政部門,蘇寧則要求成立內閣,同樣也直接對他負責。


  這兩個新成立機構的人選,則有一種名叫三三制的新制度決定,所謂三三制,是指新的機構人員當中,1/3由中層領導推舉而出,1/3按照普通的晉陞通道晉陞,另外1/3則由蘇寧直接任命。


  這樣的好處就是新機構的人員來源可以豐富多樣,不但在思維邏輯和思考方式上,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更可以有效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的掌握在一部分少數人手中,尤其是指舊文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