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遣了兒孫
八月初八。咸宜公主和親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出了長安城,這位從來未曾出過皇宮的公主,如今踏上了一條一去不能復返的道路,等待她的,將是長達數十日的舟車勞頓,還有不知人品秉性如何的異族夫君,以及令人隱隱有些不安的命運。
閩王府,銀安殿內室。
室內比平常安靜得多,雨薇甚至覺得她能聽到自己淺淺的呼吸聲。
李治歌正手握書卷,坐在桌邊靜靜地看著,雨薇則坐在軟榻上,手裡拿著做了一半的針線活。兩人誰也不說話,各自忙著手頭的事務,可心思卻早都飛了出去。
露兒輕手輕腳地進來,屈膝行禮之後,低眉順眼地道:「王爺,九叔在外室候著,說是有事向您回稟」,說罷悄悄抬了抬眼皮,瞄了一眼李治歌的表情。
「讓他進來回話吧,王妃畢竟不是外人」,他眼皮都不抬一下,淡淡地說著。
露兒聞言很是欣喜,以往九叔來回事,王爺都是去外室和他單獨談的,如今竟不避諱王妃了。
露兒心中想著,卻不敢耽擱,笑著應了聲是,連忙退了出去。
不一會兒,黃九便邁步進了內室,見雨薇也在,他有些許的詫異,微微一怔,又很快掩飾過去,恭敬地給兩人行了禮。
李治歌放下手中的書卷,揉了揉有些酸澀發脹的肩膀,笑著問道:「咸宜公主已經出了城了?」
黃九答道:「回王爺的話,公主已經出城了,皇上皇后親自去城門樓上送了行的,隨從護衛也是些精兵強將,十分得力,雖然嫁妝豐厚,但也不必擔心路途中出什麼岔子……」
黃九說得條理清晰,李治歌聽了很滿意。
雨薇在一旁不動聲色地聽著,聽到「路途中出什麼岔子」這一句,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心道:這可是公主啊,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搶公主的送親隊伍?這豈不是等於向皇帝挑釁嗎?
又聽得李治歌喃喃地道:「只是果兒畢竟沒有吃過什麼苦頭,這一路上吃住恐怕是要受些委屈了」。
看不出來,李治歌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倒是挺上心的。這樣一來,只怕是等公主平安到了笛棉,傳了信兒回來,他這個做兄長的才能安心吧。
黃九此來,除了咸宜公主的事情,本還有些事想與李治歌說,可如今李治歌有些感傷,又礙著雨薇也在這裡,他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在猶豫該不該說。
「果兒的婚事有皇兄和母后操心,我們只等著笛棉那邊報平安便是。九叔,還有什麼事嗎?」他抬起頭來,黑亮的眸子望著黃九。
黃九站在原地,猶豫了片刻,沒有開口。
雨薇雖一直沒停下手裡的活計,但卻始終都支著耳朵在聽兩人的對話,現在看黃九這樣欲言又止的模樣,心裡知道是有些話不方便讓自己聽到,忙放下手裡的針線,起身笑道:「九叔,聽聞前些日子王媽媽又生了個大胖小子,我親手做了幾雙小襪子,您幫我帶給王媽媽吧」。
她口中的王媽媽,指的是黃九的兒媳婦王氏。當初雨薇住在聽雨軒時,小廚房的一切事務都是由這位王媽媽管著的,不僅盡心儘力,而且還是十分能幹。
黃九聽了,便忙不迭地道謝,受寵若驚地道:「哎呀,這怎麼使得,哪裡有王妃給我們家孫兒做襪子的道理呢」,邊說便又深深地彎了彎腰,心裡對雨薇的好感也更深了幾分。
雨薇不過是想找個理由出去,好讓他們兩人能放開了說會兒話,剛巧想到了這小襪子的事兒罷了,笑著說了句:「九叔為王府盡心儘力,我也不過是舉手之勞,做幾雙小孩穿的襪子費什麼事,九叔怎麼說這樣的話呢?」
說罷,就笑盈盈地走了出去,還不忘記轉身關上了房門。
黃九暗自讚歎:王妃不僅平易近人,而且這樣聰慧,又會察言觀色,難怪長安城裡的顯貴夫人無論誰提起慕家大小姐,都要豎起大拇指呢!
李治歌目送著雨薇出門,這才轉過頭來,面上的笑意也瞬時散去,道:「王妃不能聽的事,自然是跟笛棉有關係的咯,九叔,您坐下說吧!」
室內只有主僕兩個,李治歌又一向敬重黃九,可九叔卻是個謹慎守禮的,急急道:「王爺面前,哪裡有老奴坐下的道理。」
李治歌也不再勉強,親手拿起茶盅,給黃九倒了杯涼茶,微微頷首,示意他可以開口了。
「王爺,白蓮姑娘剛才急急地找了老奴,說是漱玉」,說到這裡,他意識到自己失言了,連忙改口,「說是側妃覺得近來有些不對。」
李治歌倒不在意黃九的用詞,他在乎的是,為什麼白蓮不直接來找自己,而要去找黃九,便皺了皺眉,問道:「白蓮為何不直接來對我說?」
「無憑無據的,不過是一點猜測,因此才沒敢驚動您,只是我思來想去,這事兒還是要讓您知道,畢竟,畢竟事關重大」說到最後,黃九的聲音漸漸地沉了下去。
李治歌略一琢磨,目光堅定地望著黃九那張滄桑的面孔,道:「九叔,我本不想把您牽扯進來,只是如今……我記得,您祖籍在福建,正好本王在福建有幾處宅子和田產,您不如就去幫著照看一下……」
不等他說完,黃九就出言打斷道:「王爺何必說這些話,您是我看著長大的,您的心性,別人不了解,我又怎會不知道呢?況且我如今一把老骨頭了,您都不怕,我怕什麼!」
他說的字字堅決,李治歌嘆了口氣,道:「也罷,您若是不在,府里也還真沒個得力的人能照應了,只是我總不忍讓您的兒孫也跟著冒這個險」,頓了頓,才道:「這樣吧,讓黃小忠帶著王氏和孩子們,去福建打理莊子吧,倒也苦不了他們,離得遠些,我也好安心些。」
黃九知道,李治歌這是擔心有朝一日事情敗漏,牽連到黃家的子孫後代,因此才著急地將他們遣了出去。
想到二十多年和李治歌的共處,黃九眼眶一紅,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