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忘年基情
「你們,不懂。」
洪承疇的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笑容,予人高深莫測的神秘感覺,眼睛里流露出讓人說不清楚的神色。
他嘴裡的你們可不僅僅只是身旁這些下屬,也許還包括了這天下的所有人,不懂的意思是說不清楚不了解天子的習性與內心真正的想法,不知不覺中,腦子裡又浮現他來遼東赴任前,君臣在御書房邊小酎邊聊天的那一幕場景。
說老實話,他當時是被天子的一些瘋言瘋語給嚇到了,差一點把天子當成了瘋子,之後,隨著天子抽絲剝繭般的講解,他仍是半信半疑,不過,心裡已是信了大半,有些事實和東西就擺在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一地巡撫,兼總督軍務,確實是讓人羨慕眼紅妒忌恨的封疆大吏,但前邊加上遼東二字,就是一個讓人頭痛不已的高危官職,不僅要管理治下的百姓,還要管理一大幫桀驁不訓的將官,數十萬兵痞,光是吃喝拉撒就足夠讓人頭痛,金軍經常犯邊,時時打仗死人,軍費充足還好說,但大明國庫空虛,士兵半年都沒有拿到軍餉了,武器裝備破爛不堪,官員貪污腐敗等等原因,遼東就是一大爛攤子,搞不好落得個象熊廷弼一樣的凄慘下場。
抵達遼東就任后,洪承疇這個新督師沒有放三把火,而是不辭勞苦,把整個遼東防線都實地堪查了一遍,並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地形等情況修補改進一些防禦城堡等等,協調好武將之間、文官和武官之間的矛盾,可謂是小心翼翼的經營遼東防線,不貪功冒險出擊,死守堅城,把金軍牢牢的擋在關外。
這也是天子構設的遼東戰略目的,他只是認真貫徹執行而已,當然了,這也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不過,包括東林黨在內的一些官員就是閑得蛋痛,沒事找茬,嘰嘰歪歪,目的不言而喻,彈劾他的奏摺多到都堆成了小山,幸好天子沒有理會,相反還寫信支持他,鼓勵他,讓他感激不已。
這期間,他和天子都有書信往來,雙方在信里聊的都是遼東方面的防務問題,民生問題等等,還有各種因地制宜的巧妙解決辦法,最後聊的是大明當前的各種弊病,一些解決的辦法,未來的中興計劃等等,很多話題想法都很對他的胃口,天子對他一直尊稱先生,姿態放得很低,態度很誠懇,隱有把他當成老師的意思。
皇帝的老師就是帝師,這個頭銜牛筆哄哄,洪承疇倒是想當這個帝師,但在與天子的種種交流中讓他知道了不少新鮮的東西,與其說他是老師,倒不如說天子才是老師更確切一些,等於是天子幫他開啟了一扇大門,讓他知道了門外還有許多全新的,先進的知識理念等等。
雙方的年齡差距雖大,但聊得很來,趣味相投,彼此相互尊重客氣,惺惺相惜,竟讓他生出一種遇到知已的感覺,古人云,人生有一知已,死而無撼,可想而知這知已是多麼的難求。
如果朱健只是一般人,他早扔下遼東軍務跑去面基了,只可惜他是真龍天子,九五之尊,這關係就有點複雜了,不過,雙方都默契的沒有點破這層關係,於是就形成了君與臣,老師與學生,知已,忘年基友的古怪關係。
因為密切的書信往來,各種剖心置腹的交流,他才敢說,這天下間,只有他最了解天子,就連常年服侍在天子身邊的司禮監掌印王承恩都未必真正的了解天子,御用軍師宋獻策應該算第二個吧。
柳大貴事件讓天子大發雷霆,還把他當成了背鍋的大俠,真正的目的就是以藉此事為借口,對帝國的軍事進行大革新,他現在當背鍋俠,將來回報的可是數十上百倍的好處,何況為了知已皇帝,他連命都可以不要,更不會在意這點小小的得失。
那幫手下見當了背鍋俠的洪督師沒有流露出任何的不滿,也沒有說過什麼牢騷的話,也只能乖乖閉嘴,這事很快就被人淡忘,不過,各種軍規軍紀卻開始變得變以前嚴厲起來,洪承疇也乘機藉此事整頓軍紀,再出事,別怪本督師不講情面了。
沒過多久,朝廷進行軍事大革新的公文發至遼東,洪承疇看過公文,忍不住笑了,沒有了東林黨的掣肘,天子果然大刀闊斧的進行革新了,阮大鋮還算聰明,沒有象東林黨那樣跟天子唱對台戲,否則,他的結果了遲早會象東林黨那般凄慘收場。
朱健這一次的軍事革新,雷聲是大,但動作卻小,只是拿他的天子親軍神機營、皇家近衛團、皇家近衛獨立營、鳳凰軍團、狼營來做試點,還沒有全國實行,遼東是抗擊金軍入侵的主要前線,更是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不是朱健不想玩大的,而是原因太多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他可不想因此造成全國動蕩,鬧出兵變,只能先搞示範,小範圍的實施改革,等成功了再慢慢推行。
至少現在,軍事革新的檯子搭起來了,帝國軍事參謀總部搭建起來了,兵部從六部剝離出來,原兵部的官員也原封不動的併入參謀總部,兵部尚書改為參謀總長,侍郎為副總參謀長,御用軍師宋獻策掛了個副總參的職務,其他的官員也根據口秩對應相應的將校尉官職。
軍事情報處之前就已經悄悄設立,現在是水到渠成,公開亮相而已,錦衣衛和東廠正式合併,改為帝國安全局,錦衣衛指揮雷寅為局長,少將軍銜,職能什麼的完全不變,說是換湯不換藥也,反正就是改名了,至於制服什麼的還是暫時照舊,只是官名稱呼變化而已。
換裝什麼的也暫時不考慮,這需要一大筆錢,朱健的小金庫雖然暴滿,帝國的國庫也因為抄沒充公了數十家官員大佬的家財,帳面上的數字變得有點好看,但需要砸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得用到關鍵的地方。
當然了,一點小改變還是有的,象帝國安全局的尉級軍官還是開始裝備了后裝式遂發短銃,因為產量低,只是優先裝備一些經常外出執行任務的軍官,坐辦公室的官軍仍是佩掛綉春刀充場面。
明廷在搞小規模的軍事革新,關外,皇太極已在虎視耽耽,準備今年入侵大明帝國的首次戰爭。
(為劇情需要水一水,別較真,當消磨時間的娛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