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舞蹈還可以這樣!
九州的舞蹈可分雅樂舞和俗樂舞兩類。
雅樂舞主要用於祭祀,用來頌揚祖先和神明的豐功偉績,祈求神明庇佑,比如歌頌祖宗開創偉業,歌頌伏羲發明網罟,歌頌女媧造人,歌頌神農授五穀,及其他諸神;或祈雨、驅疫、求子等;薩滿教、喇嘛教等宗教舞蹈也在其列。
俗樂舞則用於朝賀宴樂、日常娛樂,包括宮廷舞、團隊舞、民間舞、胡舞等多種類型。俗樂舞大致又可以分為文舞和武舞兩類。
文舞講究姿態輕盈、飄逸、柔美,充滿韻味,像「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說的趙飛燕的「掌中舞」,「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說的楊玉環的「霓裳舞」,「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說的唐玄宗梅妃的「驚鴻舞」之類的舞蹈。
武舞常用刀、劍、棍等武器,武器和舞姿結合,優美的展現出戰鬥的氣氛,伴樂也多半不是文舞的琴簫笛,而是鼓樂或華麗的琵琶,例如有名的公孫大娘的劍舞。
然,出現在寧安縣第一屆妙味美食節上的開場舞,與上面任何舞蹈截然不同。
待到眾人入席,嘉賓到位,分明是朝陽尚在,人們卻發現黑暗降臨,抬頭一看,頭頂的天空已被厚重的黑色幕布所遮蓋。
原來在廣場四周已搭建起框架,待到開幕式一到,兩側便有人迅速拉動幕布,把廣場的白天變成黑夜。
而在一片黑暗裡,唯有舞台亮起了燈火,彼時舞台中心已有一舞者站立,身姿隨樂而動,繼而又一女性舞者出現,至三個,五個,十個,不止女性舞者,男性舞者也出現了。
舞台後的背景幕布隨著舞曲而不斷變換,從萌芽的種子到播種的秧苗,從小腿高的禾苗到波浪翻的成禾,從齊刷刷向天空的禾花到沉甸甸彎著腰的稻穀,從焚燒稻梗到水滿池,從初秧,結穗,收割,焚田,到春水重新灌滿田地,舞者們演繹了這一過程,舞姿與舞台背景融為一體,展現了奪人心魄的一幕幕。
配樂從遼遠廣闊的民族吟唱古調,到慷慨激昂的詠嘆調,乃至稻浪風濤,雷鳴雨聲,人聲與天籟之聲的完美融合,天人合一的自然隨和。
播種、孕育、滋養、結穗、死亡、重生,生生不息的循環,那是稻禾的一季,也是萬物的輪迴。生命滾燙的熱力,通過舞者伸展交疊到極致的肢體,得到了天地洪荒般詩意的表達。
舞者們服飾極為簡單,女性舞者穿著無袖舒適連衣裙,並無一絲首飾,貼身連衣裙將女性的柔美與堅韌盡情展現;男性舞者穿著無袖褂子和闊腿長褲,赤膊充分展現了生命力量之美。
整場舞蹈持續半個多時辰,從出場到結束,竟無一人發出聲音,全場人被震撼著,驚嘆著,彷彿穿越到另一時空,也化作田間的禾苗,經歷了一世輪迴。
沒有人去計較露胳膊露腳踝的女舞者,甚至沒有人想到東林十美,儘管她們確實在台上站著;也沒有人覺得她們貼身的衣裙有傷風化,在那一刻,無論他們是名門雅士,還是販夫走卒,無論他們懂不懂藝術,他們感受到的只有淋漓盡致的生命律動。
原來,舞蹈還可以這樣!
原來,生命還可以這樣!
原來,稻禾與耕作也能這麼美!
待到東林十美、江南七絕和白老一起上台謝幕時,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是曠古絕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