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狀告
原本只是一場尋常的及笄禮,誰都沒有想到,帝后竟然會雙雙在前一天賞賜下重禮,祝賀馮淑嘉的及笄之喜。
若是以前,馮淑嘉或許會為此而感激皇恩浩蕩,自以為自家得天子看重,離著前世抄家滅族的慘禍又遠了一步。
然而自從從蕭稷那裡聽說了當初動亂的真相之後,她對於隆慶帝這個玩弄權術、自私自利的皇帝,就只剩下了鄙夷和怒意。
馮淑嘉接下賞賜,叩拜謝恩之後,便吩咐人將賞賜都收到庫房裡。
「等等。」白氏阻攔道,「把笄釵都留下來吧。」
馮淑嘉詫異,看著臘梅將盛放笄釵的禮盒單獨留出,皺眉道:「母親留下笄釵做什麼?咱們不是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嗎?」
所以她才不得不將蕭稷送她的白玉簪悄悄地收起來,不敢在及笄禮上拿出來用,免得白氏生疑,也不想辜負了她的一番心意。
可是若要將笄釵換成御賜之物,那還不如換成蕭稷送她的白玉簪呢。
「咱們是準備好了,可若是換成御賜之物,不是更能讓我兒風光行禮嘛!」白氏笑道,「這可是聖上和皇後娘娘的恩寵,不可辜負!」
一來以示皇恩浩蕩,他們馮家銘感五內;二來馮淑嘉藉此機會在京城名聲更上一層,將來在婚配上也會更加如意順利。
馮淑嘉如何不明白白氏的心意?
可是如今,她實在是不想讓隆慶帝的賞賜來「毀了」自己一生一次的重要的成人禮。
——馮異和白氏辛苦把她養大成人,她可不想用前世仇人的「恩賜」來見證這麼重要的時刻。
「正是因為聖上和皇後娘娘的恩寵不可辜負,所以才更不能用御賜的笄釵完成成人禮嘛!」馮淑嘉義正辭嚴地辯白道,「聖上自打登基以來,親人倫,重孝道,教化天下萬民。我們將御賜的笄釵供奉起來,堅持用母親您精心準備的笄釵來完成及笄禮,正是對聖上政策的擁護和踐行嘛!」
白氏當然不會相信馮淑嘉的這番託詞,卻又不明白馮淑嘉為何會如此抉擇,放著這麼大好的揚名機會而不利用。
等屏退了眾人,白氏正色問道:「你和我說實話,為何堅決不肯用御賜的笄釵成禮?」
說罷,還未等馮淑嘉回答,就又補充了一句:「你可別再想拿方才那番話來糊弄我!」
一副「知女莫若母,你不要想著隨便拿話來搪塞我」的模樣。
馮淑嘉眨眨眼睛,上前抱住白氏的胳膊,撒嬌道:「方才那番話也不全然都是糊弄母親嘛……
「我是真的希望一切都能夠按照母親之前的準備來行禮!
「是父親和母親辛苦將我教養長大,我希望自己這麼重要的成人禮上,也能夠全由母親來安排!」
別的不說,但是笄釵羅帕禮服等物件,都是白氏準備了好幾年,挑挑選選的,直到最近才最終確定下來的。
一片慈母的殷殷情意,別說是隆慶帝這樣笑里藏奸的仇人的賞賜了,就是蕭稷贈送的白玉簪,馮淑嘉最終也只是略帶遺憾地好好地收著而已。
馮淑嘉說得情真意切,白氏心中快慰又感動,眼角都不禁濕潤了起來。
「好孩子,母親知道你是個孝順的!」白氏一臉歡喜,嗓音微微沙啞道,「不過,你能夠用御賜之物成禮,母親更加高興呢!」
白氏很是堅持。
馮淑嘉有些頭疼地看著白氏,不知道該怎麼去繼續勸說她打消念頭。
「還請母親成全我為人子女的一片心意。」馮淑嘉只能抱著白氏地胳膊,無限真誠地撒嬌懇求。
白氏見馮淑嘉堅持,一時無奈,扶額嘆道:「你啊,真是一根筋……你要表達孝心,也不在這一時嘛!」
其實白氏更想說,孝順孝順,自然是以順為孝,馮淑嘉若是真的要表達孝敬之義,還還不如順從她的建議呢!
只不過不忍傷了馮淑嘉的一片孝順之情,才話到嘴邊又臨時換了說辭。
母女爭執許久,最終還是以馮淑嘉的勝利而告終。
為人父母的,哪一個肯讓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呢?便只有自己先一步妥協了。
好在馮淑嘉的堅持也是因為對她和馮異的一片孝敬之情,所以白氏滿懷欣慰地接受了馮淑嘉的提議。
不過,雖然在第二天的及笄禮上馮淑嘉沒有用御賜的笄釵等物來全禮,但白氏還是特地當眾感謝了隆慶帝和楊皇后的賞賜之恩,又特地點明馮淑嘉堅持用已經選好的笄釵的緣由。
眾賓客紛紛誇讚馮淑嘉的孝順,尤其是年長者,更是對馮淑嘉不慕虛名,一心孝敬父母的行為表示極為讚賞。
白氏見狀,心裡先前的那點子遺憾也都蕩然無存了,臉上的笑容直到送走賓客們,都沒有收起來。
——既然無法用御賜之物來給馮淑嘉壯聲勢,那乾脆就另闢蹊徑,來成就馮淑嘉淡薄名利、孝順父母的美名好了!
——對於那些不需要靠「賣兒子」來攀龍附鳳,真正想找個好姑娘來做媳婦的人家來說,娘家的勢力可遠沒有姑娘本身的賢德來得重要!
——如此一來,馮淑嘉定然能夠找個家風不錯、家世也不錯的婆家,將來嫁了人,也能少吃些苦頭!
果然,馮淑嘉及笄禮之後,原本有意向相看成親的人家催得更緊了,而那些原本沒有遞過帖子的清貴世家或是煊赫勛貴,也都陸陸續續地下帖子邀請馮淑嘉參加各家的宴會。
馮淑嘉對此不勝其煩。
白氏對於這個結果卻很滿意。
等馮淑嘉連軸轉似的參加了幾場宴會,夏蟬就開始嘶鳴,京城的盛夏來了。
天氣炎熱,暑期蒸騰,正如愈演愈烈的君臣爭鬥和地方起義。
六月初六,一個諸事皆宜的好日子,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留在如斯好天兒里,京城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中山伯府的大公子李景,敲響了登聞鼓,狀告京兆府尹邱大同這些年來以職牟利,殘害無辜,包庇罪犯。
一時間,京城裡議論紛紛,頃刻間此事變成了街談巷議,流傳極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