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旭日帝國的崛起(東瀛特別篇)
東瀛原本只是一個傳統的長久陷入內戰的封建王國。但是當黑船事件反生之後,東瀛國內立刻就有大量有識之士被喚醒。有人甚至這樣嘆道:「上喜撰(日本的一種茶,和『蒸汽船』同音)喚醒太平夢,喝上四杯便再難眠。」
在聖戰歷第500年,東瀛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海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海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的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東瀛,也不允許國外的東瀛人回國,甚至禁止製造適於遠洋航行的船隻。在此期間,只允許同赤縣國、高利和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此外德海幕府亦嚴禁基督教傳播。在東瀛明治維新前,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僱用工人」制,萌芽了資本主義。它的出現,衝擊了封建自然經濟,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的統治基礎。在商品經濟形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製約著他們的發展,於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幕府末期,在經濟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即:尊奉天皇,趕走外國侵略者。刺殺與西方勢力勾結的幕府當權者;襲擊在日本的西方國家商人和外交官;進攻西方列強船隻等。在此期間,尊攘派對幕府尚存幻想,沒有明確提出推翻幕府統治要求,並受到幕府軍隊與西方列強的嚴厲鎮壓,最終失敗。尊王攘夷運動失敗后,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想改變東瀛現狀,實現富國強兵,必須推翻幕府統治。於是,尊王攘夷運動演變為倒幕運動。
後來,政府內倒幕派與德川派的鬥爭漸趨白熱化。東瀛歷明治初年,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並命令德海慶喜「辭官納地」,將一切權力重新歸於天皇。當倒幕派得知德海慶喜決定從大坂(今大阪)出兵進攻時,旋即派出以薩摩藩、長州藩成員為主力的軍隊,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兩地展開激烈戰鬥。經過三天的交戰,以寡擊眾的新政府,在新式軍隊與精良武器的助威下取得重大勝利,並決定乘勝追擊,派遣東征軍攻打德海幕府的中心據點—江戶。
倒幕派組成了新的政府,揭示基本施政方針的「五條御誓文」則於同年4月6日公布。新政府軍、舊幕府軍雙方決戰江戶之前,幕府代表勝海舟與新政府代表西鄉隆盛達成協議:以國家為重,一致對外。同年5月3日,江戶不流血和平開城,幕府至此正式瓦解。不過在日本東北地區,以會津藩為首組成的奧羽越列藩同盟,仍然繼續反對新政府。由於新政府軍掌握軍力優勢,叛亂於同年11月即被平定。舊幕府海軍將領榎本武揚率八艘軍艦和幕府殘兵至北海道,並在明治3年建立「蝦夷共和國」。同年6月,在新政府軍的進攻下,榎本武揚投降。因戰爭開始的該年干支為戊辰年,而被稱為「戊辰戰爭」的內戰至此結束。
在此之後東瀛正式建立了軍事帝國主義。因為建國初期的東瀛制度還不完善所以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事情。20世紀30年代日本的農村,許多農民除了夏季緊張的耕耘土地外,冬季則須進城作工,即使如此,一年所得除去租稅,往往難以維持一家人的溫飽生活。有些農民,特別是長野縣信濃川一帶的山區農民,不得不全家人背井離鄉隨政府組織的開拓團到我國東北的雞西、勃利、樺南、依蘭地區墾地謀生。在城市,有勞動力的青年男女進廠作工,儘管十分勤勞,所得微薄之工資,仍難以養家糊口。隨著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日本的向外侵略,日本廣大勞動者的生活卻愈益貧困化。
與日本勞苦大眾相反,一些日本社會上層人物及其政黨,卻不時地相互攻擊,爭權奪利,把廣大民眾之疾苦置於腦後;日本各財團勢力以其產業、經濟上的優勢地位,殘酷地剝削勞動群眾,而且極力影響著政府的對內、對外政策。
總之,此時的日本也存在著資本主義初中期那種貧者越貧、富者更富兩極分化和資本壟斷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面對著日本社會的各種病態,因而也就產生了改變這種社會現實的各種主張。其中以軍隊的激進分子的主張最為突出,醞釀的時間也最長。尤其是昭和七年的五一五政變(一群年輕海軍官兵光明正大闖進總理大臣犬養毅官邸,犬養毅發現入侵者后想好好說理,但是還是被肚子及頭部各開了一槍,送醫不治。當時的日本首相犬養毅就是被11名二十歲出頭的海軍軍官在首相府刺殺。首相臨終前的遺言「話せば分かる」(聽我解釋)以及暴徒的答覆「問答無用、撃て!」(毋須贅言,下手!)成為著名語錄。早先的刺殺計劃還包括刺殺著名的諧星查理·卓別林,當時他剛好拜訪日本。不過就在首相不幸遇害的同時,首相的三子犬養健正在跟卓別林觀賞相撲而逃過一劫。卓別林:勞資就是演了個嘲諷幽默劇,你們想幹嘛??!)和二二六政變使得東瀛內部的「皇道派」勢力就此衰落,日本國內曾一度流行以刺殺方式達到政治訴求的活動也就此終止,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政黨內閣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