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型甲胄與新型弩具(求收藏 求推薦)
首先的第一限制就是營建整套武庫體系的價格相當昂貴,武庫本身的價格不高,但那些兵工廠和軍馬場等附屬建築,卻是價格無比高昂,建造一座兵工廠和軍馬場都需要二十萬第納爾,建造費是普通民用工廠工坊的百倍以上,幸好皇甫昂剛剛從猰顏人那裡收到大筆贖買屍體的費用,讓皇甫昂能夠有足夠的資金,能夠為自己的第一座武庫配上一座兵工廠和一座軍馬場。
等兵工廠和軍馬場建立起來后,皇甫昂才是發現,這招降納叛的功能,不是原來想的那樣前景美妙的,是有非常多限制的,他想組建出一支規模龐大並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俘虜大軍,基本上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了。
首先每一座兵工廠和軍馬場所提供的能夠招降的俘虜數量是有上限的,每一座兵工廠和軍馬場只能招降納叛一千名俘虜,而且更讓皇甫昂無語的是,這一千名俘虜成為漢軍后,如果戰死或是受傷退出軍伍,也是仍然會佔據名額的,除非將用大筆金幣建出來的兵工廠和軍馬場給拆掉重建,這招降納叛的名額才會清零,但同時先前剩餘下來的降軍,又是會脫離系統控制,恢復自我意識,有反叛的可能,所以拆掉重建的方案完全是得不償失的。
僅僅一千的名額,而且死了或者傷了還不給補充,這必定導致將來皇甫昂捉到敵人俘虜后,只能去招降納叛那些絕對的精銳兵種,用一大群低階雜魚兵種,淹沒世界的設想,基本上是已經可以宣告破產了。
但不死心的皇甫昂又想出多造兵工廠和軍馬場的方法,來獲得多的招降納叛名額,但有很快失望的發現,建造兵工廠和軍馬場也是有數量限制,與皇甫昂個人的功勛掛鉤,作為統帥,最重要的功勛當然是開疆拓土了,所以能夠建造兵工廠和軍馬場的數量是與皇甫昂控制的領土有關的。
皇甫昂現在統治的疏勒、龜茲和焉耆三鎮,在全戰系統的戰略界面上,就是三個地區,代表著皇甫昂只能修建三座兵工廠或是軍馬場,滿打滿算也是只有三千的招降納叛的名額。
看來降兵只能作錦上添花之用,是無法當成主力,能夠肩負起安西開疆拓土重任的還是漢家子弟兵,認清現實的皇甫昂又是把工作重心放回到如何加強漢家軍隊上。
相比兵工廠和軍馬場在招降納叛名額上的不合理縮水,在武器和軍馬的產量上面,倒是並沒有多苛責,設置過多的障礙。
兵工廠的產量是一道除法題,就是總生產力指數除以將要生產武器裝備的生產工時,就得出一座兵工廠在一個月內能夠生產出多少兵器了。
仁慈的是,兵工廠從建成之日起,就擁有一定的生產力,如果全部投入生產橫刀,每一個月大約能夠生產出二千把,如果全部投入生產陌刀,每個月大約能夠生產出一百二十把。
用基礎生產力去生產兵器,要到猴年馬月才能讓漢軍全員裝備,但幸好這生產力指數是可以上升的,只要向兵工廠輸入勞動力或是奴隸,就能讓生產力指數提升,而每一種武器的工時是不變的,所以產量就也跟著提高了。
因為先前安西商業富國,遍地開廠,所以現在健壯勞動力奇缺,而俘虜又全部被皇甫昂下令在鷹娑川和白楊河全部殘酷處死了,所以皇甫昂不得不面對沒有充足勞動力和奴隸充實兵工廠,讓兵工廠無法滿負荷運作的窘境。
所幸安西原本就有一匹經驗豐富的鑄刀匠人,在系統的評比中,這些浸淫兵器製造二十多年的工匠的生產力是那些新入行的勞動力和奴隸的五六倍,有些老工匠甚至是三四十倍。
在這些經驗豐富的工匠的加入后,兵工廠生產力指數瞬間暴漲,兵工廠產量提高了數倍,在皇甫昂的調配下,每月能夠生產橫刀五千把,陌刀八百柄。
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兩種絕世神兵,加強著安西軍的攻擊力,但安西軍也都是血肉之軀,也是需要精良甲胄保護的。
皇甫昂心目中的甲胄,是起碼能抵擋自家武器攻擊的絕世寶甲,在自家寶甲要擋住自家刀劍砍擊,自家刀劍又要能夠砍破自家寶甲的明顯自相矛盾有點神經質的妄想中,皇甫昂毫不猶豫的在科技樹上點下了冷鍛甲製造術。
冷鍛甲製造術,是一種甲片製造技術,製造出來的甲片在表面硬度大增的情況下,內部依然擁有非常好的韌性,不像原本用熟鐵打造的甲片那樣,受到巨力時容易斷裂。
冷鍛甲因為堅固度提高,在保證與原來甲胄同等防禦力的情況下,自然甲片就可以造的很薄,制出同樣形制的甲胄時,比原來用熟鐵打造甲片的甲胄,重量更輕,讓士兵的負重大大降低,極大增強了士兵們的機動力和靈活性。
有了完美的製造甲片的技術后,皇甫昂毫不猶豫的在科技樹上點下明光甲和山文鎧這兩種著名甲胄的制甲技術。
明光甲的得名來源於此甲胸前和背後的大型圓形或橢圓形甲板。因為這種甲板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經過細緻打磨,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鏡子,故名明光甲。
其實明光甲與西方基督世界流行的鎖鏈板甲是一個道理,就是在胸腹等要害處,用堅固的板甲覆蓋,而需要活動的四肢部分,則用比較柔軟並且重量輕的鏈甲覆蓋,而明光甲在四肢部位沒有用鏈甲而是用魚鱗甲,這種由細小如魚鱗的甲片組成的魚鱗甲,在柔韌性上並不比鏈甲差,在防護力上卻是遠遠超過西方鏈甲。
所以明光甲在綜合性能上是比西方的鎖鏈板甲要高上那麼一點的,而且現在皇甫昂擁有包鋼法煉出的精鋼,又有冷鍛甲製造術製造出來的堅固甲片,有這兩項技術在手的皇甫昂誓要製造出,比原本歷史上唐軍所裝備的明光甲,來得更為輕便也更為堅固的完美明光甲。
明光甲將作為輕型戰甲替代原本安西裝備甚多的鎖子甲和柳葉甲,將作為弓弩手和弓騎等部隊的制式甲胄,當然皇甫昂也是不會厚此薄彼,忘記那些需要衝鋒陷陣的重甲部隊,需要一種更為精良的甲胄替代原本的玄鐵甲,皇甫昂選中了山文鎧。
山文鎧得名來源於此甲的甲片多是山字形的三菱形甲片,所以名為山文鎧,山文鎧雖然屬於札甲,但他的甲片上是不開串繩孔的,不像普通札甲那樣是用甲繩將各甲片連接綁紮在一起,而是像拼圖那樣,將造型獨特的三菱形甲片,一片片鑲嵌拼接而成,甲片與甲片間嚴絲合縫,緊密相連在一起,比起普通札甲,設計精巧製作精良的山文鎧,因為甲片與甲片間的縫隙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更為堅固。
外形美觀、穿著貼身、修補方便、防護能力強,但是製作複雜,成本高昂的山文鎧發明於唐朝,流行於宋明,但多作為軍官和將領的甲胄,在基層普及率不高。
皇甫昂可是不怕山文鎧不能大規模製造的缺點,在手握武庫系統的他看來這件甲胄也就是耗費的工時多了點,只要人手足夠,批量建造不是夢。
為了造出這兩種寶甲,皇甫將武庫最後一個建造名額也是用掉,又是建造一座兵工廠,將安西所有的制甲師全部塞進去后,利用新造兵工廠的基礎生產力加上經驗豐富制甲師們提升的生產力,集合在一起的龐大生產力,開始源源不斷的生產出這兩種寶甲。
很快這些寶甲就開始裝備漢軍,但擁有自相矛盾彆扭性格的皇甫昂,看到這兩種寶甲能夠抵擋橫刀砍擊后,又是開始發神經,一拍大腿大呼道,我安西軍怎麼能沒有射穿這兩種寶甲的遠程武器。
於是,皇甫昂趕緊點開科技樹,點下在漢家軍事史上,留下最濃墨重彩一筆的一件遠程武器神臂弩的製造科技。
神臂弩發明於宋代,因為宋代丟失了西北和東北等養馬之地,無法像漢唐那樣組建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追亡逐北,暴打那些北方的蠻夷,反而時常受到北方蠻夷的入侵,於是以步敵騎的宋軍,必須裝備一種犀利的遠程武器,才能有能力與北方的引弓之民所組成的強大騎射部隊對陣,在對方如雨射來的箭矢時,能夠不甘示弱的回敬一波更為強力的箭雨。
於是神臂弩便被發明出來,此弩其實是對漢代蹶張弩的一種改進,宋代匠人運用他們非凡的智慧,對其實已經非常完美的蹶張弩,進行各種各樣的補強,主要就讓弩臂和弩身更加堅固,弩弦更為堅韌,能夠承受更大的拉力。
神臂弩比起前輩蹶張弩,在同樣的規格和重量下,拉力更大,射程更遠,破甲能力更強,可以說已經是單兵弩的完美之作。
歷史上,靖康之役后,金兀朮數次率領包括者鐵浮屠等重甲部隊的強悍金兵南下,搜山檢海捉那窩囊卑怯的宋高宗,但多次被韓世忠與岳飛率領的裝備著神臂弩的宋軍擊敗,宋才得以保住半壁江山,苟且偷安兩百餘年。
那些擊敗金軍的戰役中,雖然不能說神臂弩主宰了戰場,但也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為保衛漢家江山,延續漢家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一世,皇甫昂也要將神臂弩給造出來,為同樣處於弱勢的安西軍,盡情發射出銳利的弩箭,像歷史上射殺氣勢洶洶南下的金兵那樣,毫不留情的射殺著所有膽敢入侵或是阻擋安西的敵人。
皇甫昂將所有安西原本的製造弓弩的工匠,趕入制甲兵工廠后,用新增加的生產力開始生產神臂弩,每月產量高達兩千把,陸續開始替換原本安西軍中的臂張弩和蹶張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