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曹夫子> 第兩百一十三章 一年的發展

第兩百一十三章 一年的發展

  待孫策從柴桑一路向東,統一江東,佔領吳郡、會稽等,定都建業,威震天下,已經差不多快一年了。


  這一年,曹耀已經成年,荀彧等人為他主持了加冠之禮,便有了自己的字。字名國望。


  本來字是要父母長輩取的,但曹耀父母不知所蹤,便自己代勞,曹耀喜歡憑藉自己的努力,能讓這個華夏名族看到希望。


  也只有曹耀敢取這樣的表字了……


  一年多的時間裡,曹耀勢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政府官職空缺人手,便從翰林大學里選取了大量的學員,分配到各個鄉鎮以及縣城,組成了首批官僚制度。


  這些官員在讀大學的時候接受了曹耀現代主義思想理論,非常具有前沿性,所以從政方面比較具有創新。


  隨著政府制度的完善,曹耀定都長安便迎來了非常大的發展,這些發展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


  首先,國防方面,除了郭嘉擔任的國防部部長之外,副部長便是張紘已經賈詡,這些只是在方針和戰略上做指導,練兵方面,就要靠武將了。


  除了曹耀要求訓練的特種部隊,曹耀還向國防部下達了一項命令,特種部隊擴充到兩萬人,在保證軍隊素質的情況下,軍隊總規模達到二十萬上線。


  這樣的軍隊規模就憑長安與洛陽兩郡之地可以說是空前的,歷史洛陽與長安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但也耗不起這樣的軍隊人口。


  第一,洛陽與長安加起來的人口大約有一百六十萬,按照十抽一的原則,軍隊的最大規模也只有十六萬左右,更別說曹耀曾經就下過命令,為的減輕人口壓力,避免軍閥太過嚴重,把這樣的標準提升到了十五抽一。


  也就是說,在政策允許內的情況下,長安與洛陽加起來的軍隊總規模是十萬上線,多了便要解甲歸田,以減輕百姓的壓力。


  曹耀提出這樣的要求,即使是郭嘉等在這個世界上智力最頂尖的人,也一時想不出對策。


  曹耀看他們無從下手,便提點道:


  「長安、洛陽招兵不可以,但其他地方……」


  郭嘉這才恍然大悟,然後無需曹耀多言,便著手操辦。


  首先,郭嘉組織一千人的宣傳部隊,分散到全國各地民間開始做招兵宣傳。


  宣傳開出的條件便是,只要能去洛陽從軍,便可以帶上一家老小定居洛陽活長安,並得到一定的安家費以及給家人包分配工作。


  這樣的條件放在後世也是誘人的,更何況是民不聊生,餓死千千萬的三國。於是,長安招兵變在全國各地火了。甚至傳到了軍閥們的耳朵。


  「主公,聽民間消息,曹耀居然在全國各地到處徵兵,響應者無數,許都岌岌可危啊!」


  劉曄向曹操稟報道。


  曹操一怔,大驚道:

  「曹耀安干如此,你叫許褚帶人前去,把他們給我們鎮壓了!」


  劉曄搖了搖頭說道:


  「他並沒有派人來這裡招募,而是散播消息,說只要在長安當兵有何好處,然後部分百姓便舉家搬遷到那裡去了,百姓們去往哪裡,我們也不好阻止啊……」


  曹操一臉茫然,他實在不解,這曹耀還有這種操作?只是現在與他交好,而北方袁紹虎視眈眈,不宜大動干戈。


  曹操於是推出了一系列限出令,用來留住本來就稀缺的人口。


  就這樣,各路諸侯紛紛效仿曹操,出台了限出令,來遏制人口朝長安流動。


  只是等到他們政策有所成效的時候,長安的人口早就達到了上線。


  如今,長安與洛陽加起來便有兩百多萬人口,二十萬的軍隊隨即建立起來,對涼州虎視眈眈。


  一年裡,外交部在魯肅得帶領下,奉行遠交近攻的戰略不屬,與公孫瓚,袁紹,劉備,劉璋等人建立起來外交關係,為軍事戰略以及外貿關係建立了非常好的平台。


  一年裡,科技部在馬鈞的帶領下,重點研發軍事武器個改變農業生產的工具,碩果累累,就連曹耀也不經感嘆,他是與生俱來的天才。


  只要曹耀把理論知識告訴他,經費隨他揮霍,他便能讓曹耀震驚。


  司法部這一年的工作重點便是有法可依,健全法律的完善。一年後,憲法,刑法,稅法等等一一完善,可謂是開創了一個起點。


  教育部一年的工作便是健全個個縣城的學校,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九年過後,通過科舉考試,便可以上翰林大學。


  公安部呂蒙的工作便是降低犯罪率,在洛陽以及長安各縣建立公安部門,統計人口,登記造冊,實行戶籍制度。


  一年前,天下大亂,犯罪率十分高,一年後,犯罪率減小一半,可謂碩果累累。


  財政部除了負責國家個個支出以及稅收工作之外,還要大力發展國有企業,鼓勵百姓經商。


  在國家得帶領下,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財政收入居然比上一年翻了兩倍。


  但是,曹耀覺得這樣依舊不夠,各個部門依舊沒有凝聚力。於是,曹耀便效仿後世,實行黨制。


  黨的名字叫興國。黨總書記為曹耀,黨中央組成人員有荀彧、荀攸、太史慈、趙雲、呂蒙、魯肅、馬鈞等等。


  如今曹耀勢力兩百多萬人口,能進黨的不足一萬,這些都是國家國家運轉的核心成員。


  一年後,孫策威震江東,如今也有了實力來攻取廬江這塊肥肉,便不會放過。


  孫策是這樣打算的,曹耀不笨,便也猜到下一步孫策得打算。


  如今,中央政府國防部,曹耀正與郭嘉等人商量廬江的何去何從。


  「孫策在建業虎視眈眈,廬江有離我們太遠,我們要趁他根基不穩,另謀他處!」


  郭嘉分析局勢,對曹耀說道。


  曹耀安排廬江守城的人為國防部副部長賈詡以及黃忠、徐晃。


  廬江失守,他們被擒那曹耀可謂損失慘重啊,所以,是該想想廬江的去處了。


  「主公,如今我們兵強馬壯,即使廬江也有一戰之力,不如我們動用那一股力量,一舉奪取江東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