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傳國玉璽
向西邊眺望一眼,只隱隱約約看到一個模糊的背影。看到那個身著黑甲隱沒在黑暗中的背影,蔡文姬的心頭突然升起一種莫名的情懷。
在這一刻,蔡文姬突然感到了一種但當,感到了一種捨我其誰的氣概。這種感情是她在與才子俊彥們吟詩作對時所不曾感受過的。
車隊不斷從蔡文姬面前經過,人人都情不自禁地將目光投到蔡文姬的身上。
蔡文姬此時梳仙雲橫插一支金鳳釵,身著淡綠色宮裝,這些只是襯托,再看那絕美的容顏、清麗脫俗的氣質和婀娜的身姿,那樣的美絕對是所有男人的殺手。
有一名騎兵就是由於看得太過出神,戰馬轉到山崖邊停了下來他還不知道。要不是同伴及時將他拉回,還真不知道會不會出事。
「文姬,上車了,人家都走遠了,還看什麼?」
蔡邕的心情似乎不錯,竟然很很少有地打趣自己的女兒。
蔡文姬俏臉一紅,彷彿受驚的兔子似的連忙返回車上。臨進車門時,她還情不自禁地朝西邊望了一眼。
坐在馬車中,蔡邕與之前的心情大不相同,蔡邕的興緻很高,居然還做了一詩。
「老爺,你好像很高興的樣子啊?」,蔡母微笑道。
蔡邕很感慨地嘆了口氣,然後道:「我高興是看到這位曹太守,深感大漢復興有望了!」
蔡文姬撅了撅嘴低聲道:「不過是一武夫而已,怎擔得起父親如此讚譽!雖然,可能讀過幾天書!」
蔡邕不悅地看了蔡文姬一眼道:
「文姬你這想法可就不對了!自古以來能匡複亂世平靖天下的只有你口中的這些武夫!對於國家來說,武人和文人就像是一個人的兩條腿,缺了誰都不行!」
「何況武夫之中未必就沒有文採風流之輩!剛才我在跟他交談中發現,這位征北將軍談吐不凡,絕對不會是一般的武夫!咦,你怎麼知道他讀了幾天書的?」
「那天我回洛陽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了他,是他送我回來的……」
與蔡邕同樣情況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司徒王允。在董卓撤出洛陽時受到特殊禮遇的就是蔡邕和這個王允。
與王允同車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是一個美女,而且是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這個人就是閉月貂蟬。
只是,曹耀有得急,貂蟬不曾見到他……
呂布正行間,曹操一軍趕上。呂布大笑曰:
「不出李儒所料也!」於是,把軍馬擺開。
曹操出馬,大叫:
「逆賊!劫遷天子,流徙百姓,將欲何往?」
呂布罵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
夏侯惇挺槍躍馬,直殺呂布。戰不數個回合,李傕引一軍,從左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
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軍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
夏侯惇抵擋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布引鐵騎掩殺,操軍大敗,回望滎陽而走。
走至一荒山腳下,時約二更,月明如晝。方才聚集殘兵,正欲埋鍋造飯,只聽得四圍喊聲,徐榮伏兵盡出。
曹操慌忙策馬,奪路奔逃,正遇徐榮,轉身便走。榮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帶箭逃命,踅過山坡。兩個軍士伏於草中,見操馬來,二槍齊發,操馬中槍而倒。
曹操翻身落馬,被二卒擒住。只見一將飛馬而來,揮刀砍死兩個步軍,下馬救起曹操。操視之,乃曹洪也。
曹操說:「吾死於此矣,賢弟可速去!」
曹洪曰:「公急上馬!我願步行。」
操曰:「賊兵趕上,你將奈何?」
曹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曹操說:
「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曹操上馬,曹洪脫去衣甲,拖刀跟馬而走。約走至四更余,只見前面一條大河,阻住去路,後面喊聲漸近。
曹操大叫:
「命已至此,不得活路了!」
曹洪急扶操下馬,脫去袍鎧,負操渡水。才過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曹操帶水而走。
等到第二天,又走三十餘里,土岡下少歇。忽然喊聲起處,一彪人馬趕來:卻是徐榮從上流渡河來追。
曹操正慌急間,只見夏侯惇、夏侯淵引數十騎飛至,大喝:「徐榮無傷吾主!」
徐榮便奔夏侯惇,惇挺槍來迎。交馬數合,惇刺徐榮於馬下,殺散余兵。
隨後曹仁、李典、樂進各引兵尋到,見了曹操,憂喜交集;聚集殘兵五百餘人,一起回到河內。
夜幕之中,星月交輝。
孫堅披著錦瑟披風,腰間跨佩劍,偉岸的身軀站在廢墟般的大殿之前,仰觀夜空,突然低聲的道:
「如今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塗炭,京城付之一炬,奈何吾有心無力!奈何!奈何!」
忽然,
「主公,屬下在的大殿南面的一個角落,發現了異象,有一道五色光起於井中。」這時候,突然一個江東將士來報。
「五色光?走,去看看!」
孫堅眉頭一動,道。
大殿燒成廢墟,這口井處於邊緣,倒是沒有受到什麼破壞,十幾個將士點燃火把,下井打撈,撈其了一具宮裙老嫗的身軀,已經腐爛,身上抱著一錦囊。
打開錦囊,裡面是一個朱紅小盒子,金鎖鎖著,孫堅把盒子拿了起來,直接伸手一捏,手指上的巨力硬生生的把金鎖捏斷,打開盒子,露出的居然是……
「這是……眾將聽令,立刻封閉我軍營四周,任何人不許進出!」
孫堅眯眼一看,只看了一個模糊,頓時面色大變,立刻把盒子合了起來。
「諾!」
一個將領聽到孫堅的命令,立刻領命而去。
一刻鐘之後,中軍大帳之中,氣氛有些壓抑,幾人面色繃緊,孫堅跪坐案桌之前,程普,黃蓋,韓當跪坐在左側,孫策,孫權跪坐在右側,案座上擺著一個硃紅色的小盒子,盒子的蓋頭已經打開,露出的是——
傳國玉璽!
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是傳國玉璽?」
孫策少年心性,雙眸閃亮閃亮的,最先沉不住氣,有點興奮,直接的問了出來。
「此的確是傳國玉璽」
程普面色謹慎,小心翼翼的把玉璽拿起來,仔細的檢查,解析道:
「此玉是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載而進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於其上。光武得此寶於宜陽,傳位至今!」
「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別圖大事。」
韓當站起來,眸光之中閃爍異芒,拱手道。
孫堅更是聽的心情怒放,整個人精神奕奕,這一個玉璽從天而降,徹底的解開了他一顆爭霸天下的心。
「叔父此言甚至,父親,有此玉璽,我們孫家必然大事可成。」孫策大聲的道。
「主公,屬下附議!」
程普黃蓋也神色有些激動,同樣站起了,恭敬的道。
「好!」孫堅面色大喜!
其實,這是李儒拿著這個玉璽當成是引子,來離間關東諸侯,挑起關東諸侯內鬥。
很顯然,他達到了他的目的……
這傳國玉璽何等的重要,有了它,天子的詔書才能名正言順,所以,傳國玉璽,翹起了諸侯爭霸天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