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曹夫子> 第九十三章 樂理

第九十三章 樂理

  於是,曹耀便做下,開始呼呼大睡。昨天晚上,他的確沒有睡好。


  於是,很快就到了午後。午後大小喬並不學習知識,而是開始研究樂理彈琴。


  樂理彈琴也是早上那位夫子教的,這樣曹耀十分詫異,看來,這位老夫子還是一個全才。


  夫子對彈琴的造詣很高,這跟他上論語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耀感慨,原來,術業真的有專攻。


  看他傳授大小喬彈琴,曹耀這才恍然大悟,會不會是因為這樣,才會讓大小喬認識周瑜與孫策?才會結下那麼大的姻緣?

  其實,如果沒有黛嫣這件事,曹耀倒很欣賞周瑜孫策,畢竟,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就是說的周瑜。他是一位不錯的大英雄,也非常配小喬。


  但是,問題就來了。這二喬長的與黛嫣很像,甚至,小喬與黛嫣一模一樣,這曹耀就不樂意了。黛嫣就是孫氏集團害的,他又怎麼能夠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他決定,在不久的將來,拆散他們。


  音樂學博士的曹耀對於樂器的演奏早已研究的很透徹,所以,這三國時候的琴,也不在話下。


  所以,在二喬正與夫子商討的時候,曹耀有表現的不那麼認真了。他坐在一旁,無所事事,讓人一看,就是個典型的敗家子模樣,很讓人不自在。


  這一點,也被夫子盡收眼底。


  「曹二,你又是怎麼回事?上午你睡覺能聽懂也就算了,這難道你自己一個人東張西望也把這音律的事情弄會了?」


  夫子拿起戒尺正要打他這個朽木可雕的人物,深深感慨他辜負二位小姐的一片用心。


  原本,作為一個陪讀的他,並沒必要也跟著大小喬只是學習。但是,大小喬不知處於什麼心理,一定要上曹耀這樣,似乎希望曹耀藉此成就大才。


  「夫子,別打,好吧,既然你逼我,那我就只好跟你實話實說了,其實,音律方面的學問,我在進喬府前就會了。」


  老夫子與大小喬滿臉疑問,這廝是一個家奴出生,怎麼就會這些高雅人士才能動的藝術。


  曹耀看出他們滿臉的不信,於是,滿口胡說的解釋道:


  「我曾經在外砍柴,遇到一位未出世的高人,他看我天資聰慧,於是,拜你為師,傳授我音律,我因此學會了這個。」


  這牛吹得並沒人信他,於是為了讓他死心,夫子說道,

  「好吧,我就姑且相信你,但是,你要證明給我看,你說的話是正確的。」


  曹耀狐疑,不會,這老傢伙要我彈一首曲子吧?雖然後世很多曲子用這種琴也能彈出來,但是,他卻不會三國時期流行的曲子啊。


  「夫子,你想怎麼證明?」


  夫子摸了摸鬍子,笑道,


  「這最好的證明,當然是你彈奏一首曲子啊,彈得不好,就說明你說謊,當然,相應的懲罰是有的,甚至,我會稟告喬公,把你趕出去。」


  聽到趕出去,曹耀頓時大驚。而二喬聽后也不知所語,小喬說道,


  「恩師,這懲罰是不是太嚴厲了?」


  夫子露出冷冷一笑,嚴厲說道,


  「二位小姐休要多言!」


  於是,曹耀沒有辦法,只能展現出他的驚天音樂才能。撥一下琴弦,收斂起剛才浪蕩的神色,換成了深情。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


  他想了想,還是決定彈奏《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行》。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話說《十面埋伏》最好的演奏樂曲是琵笆,但是,如今只有古箏,曹耀又要選擇一首非常接近古代人風格的曲子,《十面埋伏》是最有技術含量,最讓他們聽得懂的樂曲。


  用於這古箏演奏,曹耀在前世但也試過,是對難度上還要比琵笆略高一籌,於是,也無所謂了。


  《十面埋伏》全曲共有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寫漢軍戰前的演習,點將、列陣,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音樂昂揚有力,伴有鼓聲、號角聲,鼓聲由慢逐漸加快,營造出大戰之前劍拔管張的緊張氣氛。


  「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而富於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後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賓士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段落。這段間樂極象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的壯麗場面,刻畫了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蕩蕩、由遠而近、闊步前進的形象。這段音樂在樂曲藝術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氣魄。


  「點將」、「排陣」、「走隊」三個段落在實際演奏中是有所變化和取捨的。它們的相同特點是節奏整齊緊湊,音調跳躍富於彈性,表現了劉邦漢軍戰鬥前的高昂的士氣,操練中隊形變換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矯健的形象。樂曲有條不紊的結構安排,使得情緒的發展步步進逼,為過渡到激戰場面作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部分寫楚漢短兵相接、刀光劍影的交戰場面。它是樂曲的主體部分,音樂多變,節奏急促,在演奏上連續運用了彈、掃、輪、絞、滾、煞等手法,以描寫激烈的撕殺、拼搏,驚天動地、動人心弦,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


  「埋伏」這段音樂和它描繪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它利用一張一弛的節奏音型加以模進發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恐怖的氣氛。它給人以一種夜幕籠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沒地逼近楚軍的陰森的感覺。


  「雞鳴山小戰」中,形象地表現了雙方短兵相接小規模戰鬥的情景。「剎弦發出的聲響不是純樂音,而是一種含有金屬聲響的效果,猶如刀槍劍戟互相撞擊。逐漸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進,使情緒更為緊張。


  「九里山大戰」是整個樂曲的最高潮。這段音樂家中運用了多種技巧手法描繪了千軍萬馬聲嘶力竭的吶喊和刀光劍影驚天動地的激戰。整個樂曲描繪楚漢兩軍的衝突,發展至此,勝負已定,矛盾已獲解決。


  第三部分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后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須旋律凄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


  曹耀越彈到最高潮,手速越行雲流水,面部表情也隨著故事的進行而發生變化,此時,老夫子大聲驚呼,

  「這個世間,竟有如此驚世之作?」


  夫子不自信,仔細擦亮自己的眼睛,他甚至覺得這不是真的。


  而大小喬對樂曲的造詣不是很高,目前還聽不出細節變化,但是,這首曲子慷慨激揚,非常悅耳。


  小喬不知怎麼的,望著望著,就呆了……


  大喬看見小喬已經失神,自己的老師這死死地望著曹耀,不解,便不問,

  「師尊,你的表情……」


  夫子這才注意到自己可能失態了,於是,有整理整理衣冠,對大喬說道,

  「剛才是為師失態了,不過,這曹二的音樂天賦的確高的驚人,恐怕為師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非常自信自己很就是廬江音樂第一大家,但是看到曹耀演奏后,頓時失去了那樣的底氣,搖了搖頭,

  「我說這小子,為何不學,原來,還是我自大了……」


  大喬不解,問道,

  「師尊,這曹二真的有那麼歷害?」


  夫子對其說道,


  「你初入樂理,可能還不理解音樂何來高低,你看他指法的銜接,再看看他的變調,簡直堪稱完美,如果換作我,可能會在那裡出現不足。」


  畢竟,這是一首較難的曲子,即便是他,也不那麼自信。


  大喬疑惑了,他疑惑的不是曹二本身,而是在想,曹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曲罷,曹耀換了口氣,喝了口茶,如今彈奏出來,已經使得自己勞累不堪。


  「曹二,這首曲子,是哪位高人創造出來的?」


  這就難倒曹耀了,還是吹吹牛吧:


  「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


  於是,在場的人頓時大驚。曹耀才不理會他們,接著說道,


  「其實,這首曲子,最適合琵笆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