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諸葛亮說服周瑜
「這周瑜也是話裡帶話,十分含糊啊!」周鋮問我周瑜和諸葛亮聊得怎麼樣了。
「可不是嗎,兩員大將,爭鋒相對,都不願自己一邊示弱啊!」我說。
「你說這周瑜到底怎麼想的?」周鋮問我。
「我哪裡能猜出來,不過周瑜一開始並不想聯合攻打曹操,現在又有些觀望的意思。也不知道到底怎麼辦。」我嘆氣,也不想對周鋮說出真實的事情來,畢竟他和許洪的事情還沒有搞清楚。
周瑜相約諸葛亮到閣樓琴房對彈一曲,在音律中找找感覺。
諸葛亮欣然答應,一位將軍,一位謀士都還精通一些音樂,看來生活也都不乏味,只是苦了百姓。
周瑜撫琴,琴聲時激昂時而低緩,特別是指尖飛快的撥動琴弦的時候,諸葛亮也毫不示弱,周瑜突然停住四指,只是大拇指飛快的撥動著一根弦,諸葛亮同樣,四指不動,小指飛快的撥動著。
「這到底是彈的一些什麼?」漣漪問我。
「我哪裡知道啊,我就是粗人一個,音樂一竅不通。」以前讀書的時候,音樂就還經常不及格,我也只能憑感覺去評價一首歌好不好聽,現在這彈棉花似得,實在分辨不出來。
對琴許久,兩人雙雙停下,只剩餘音繞樑。
「諸葛先生好技藝,一拍不讓,周某還是遜色啊!」周瑜起身接過小喬端來的茶。
「大都督,琴音有勁,絲毫不讓,節奏緊湊,比我略勝一籌。」諸葛亮接過丫鬟送過去的茶。
「過獎過獎!」周瑜抱拳。
也不知道兩人到底比拼的一些什麼,我們幾人實在是看不明白,彭來因為商貿的一些事情,先行離去,看起來在富春已經有些商機了。
「先前黃蓋在門口說話有失,還望諸葛先生恕罪,如若諸葛先生有什麼不滿,我這就去責罰他。」周瑜笑道。
「黃蓋將軍也是一員猛將,我們自當尊敬,東吳將士也都敬佩於黃蓋將軍。」諸葛亮回。
「兩位可聊得好啊!」這是從屋外傳來熟悉的聲音。
「原來是子敬啊!」周瑜轉身看到魯肅來訪。
「哈哈,大都督和孔明先生聊得可好。」魯肅問道,雙手扶著諸葛亮的雙臂。
「大都督接待熱情,為人爽朗,與我討論了不少問題。」諸葛亮說。
「孔明先生,足智多謀,這次前來卻也是真心聯軍,周瑜也表示贊同啊!」周瑜拍了拍魯肅的肩膀。「去張昭處如何?」
「情況不太好啊!」魯肅臉上有些焦急。
「張昭不肯聯軍?」周瑜問。
「正是!」
「張昭本就主和,歷經孫氏三代,是個老臣,在孫權面前也極有威望,他這不同意,一群文士跟著反對。」周瑜一把拍在木柱之上。
「大都督無須苦惱,早有聞東吳孫權『內事問張昭、外事問周瑜』可見這張昭實乃足智多謀之人啊!」諸葛亮說道。
「的確如此,但文臣此時畏懼曹操不敢主戰,朝野現在也是爭鋒相對,遲遲拿不下決定。」魯肅說道,語氣中凈是對張昭等人的不悅。
「張昭就是個窩囊廢!」周瑜輕蔑一笑。
「大都督萬不可這麼說,萬一被歹人聽去,告知張昭,又是一大麻煩。」魯肅連忙制止周瑜。
「呵,歹人?是你,還是諸葛先生,還是周圍眾人?」周瑜指著魯肅,轉而指著諸葛亮,又掃視我們一圈。
「大都督開玩笑了,亮和隨將都不是歹人啊!」諸葛亮目光深邃。
「我也不是。」魯肅急忙撇清關係。
「哈哈,既然都沒有那有什麼不能說的。」周瑜走到一邊,拿起牆上掛的一隻弓箭。「不如一起去打打獵,看看鄉村景色?」周瑜拉了拉弓,確認沒問題看著魯肅和諸葛亮。
「自當奉陪!」諸葛亮示意我們準備出發。
「我自幼跟隨孫策與孫權結為兄弟,大小戰役從不畏懼,也為江東付出不少心血。」周瑜騎馬走在前面。
「都督說的不錯,江東六郡俱俱安穩,都督功不可沒。」諸葛亮回道。
「如今曹賊壓境,我自當保我江東子弟,張昭主和不可採納啊!」周瑜嘆息一聲,似乎也在問張昭的軟弱氣憤不已。
「大都督,所言極是!」魯肅在一旁說道。「這裡山青水秀,不如就在此吧!」魯肅指著一片茶園對周瑜、諸葛亮說道。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一處茶園,我們身處半山坡中,山下是一片溪水,應該是富春江的支流,清澈見底,遠處群山環繞,置身於煙霧繚繞之中,真是人間仙境的感覺啊。
「大都督,來過此地沒有?」諸葛亮看著遠處。
「曾來過,打過兔子。」周瑜從背帶的箭袋中取出一隻長劍。
「看那!」諸葛亮指著一處淺草,裡面有隻灰色的動物,應該是野兔吧,想來也是美味,周瑜挽弓箭在弦上,右眼緊閉瞄準著那隻兔子。
「咻」的一聲,周瑜弓開箭發,但是兔子沒有倒下,反倒是跑開了,身後還跟著一隻小兔子,遠處哀嚎不止好像是只豬。
「是只野豬啊!」魯肅過去看著射到了什麼。
「大都督好箭!」諸葛亮笑道。
「方才看到兔子在育子,不能殺,萬物皆有靈。」周瑜又拔出一支箭。
「大都督果真品格過人!」魯肅將野豬搬到了馬上,派兩個士兵綁好。
周瑜屏息凝神,又一箭出去。我們都有些驚訝,周瑜這第二箭什麼都沒有射中啊。
諸葛亮看著周瑜,不語。
「當年孫權射虎,被虎嚇得不輕,差點喪命,我教他屏息凝神,瞄準虎額,一箭出弓,虎應聲倒地。」周瑜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第一箭,曹操意在荊州,意在劉備,實為江東。」周瑜回頭看著我們。「第二箭,孤立無援,終成空。」
「說得好!」魯肅帶頭鼓起了掌。
「周大都督果然不令我失望啊!」諸葛亮笑著。
「聯軍之事,明日見了孫權再做定奪,今日不在討論公事!」周瑜下馬徒步,我們也跟著牽著馬往前走。
一路上,都聊得些山川美景,各地風俗,各地美食,氣氛十分輕鬆,江東山色也令人流連忘返。
「這周瑜說話怎麼怪怪的!」漣漪問我。
「周瑜心事不好猜啊,我感覺是想要聯軍又怕劉備不是真心實意。」我嘆息一聲看著周瑜。
「怎麼怕不是真心實意?」
「怕是劉備引火燒在東吳身上,而周瑜有意迎戰曹操,接下來估計也是試探諸葛亮的心思了。」
「這些人就是不一般吶,說個事情弄得這麼神秘。」
我讓漣漪別再多想,好好欣賞這山川美色就夠了。
走了不多久,看到一老者在路邊坐著。
「老伯,為何閑坐於此。」周瑜屈膝蹲在老伯身邊。
「家境貧寒,家裡還有兩歲孫子,出來尋些吃食!」老伯好像並不知道這人是周瑜。
「你的子嗣呢?」
「大兒戰死沙場,二兒也是孫子他爹,現在軍中,常年不得回來。」老伯說著眼裡閃過一絲悲涼。
眾人沉默許久,諸葛亮上前一步:「老伯家住何處啊?」
「就在前面不遠,山林之間,種些茶園,可惜集市有些惡霸,欺占茶市,賣不出去,也就沒了錢。」老伯說。
諸葛亮看著周瑜:「我這有個商貿的能人,可將這茶賣出去。」
「哦!?那就有勞諸葛先生了。」周瑜看著諸葛亮。諸葛亮這想必說的也就是彭來大哥了,可惜大哥此時不在。
「張校尉,和彭來這兩天幫老伯將茶葉賣出。」諸葛亮說。
「張校尉,還有一事。」周瑜走來。
「大都督請講。」
「不論誰欺占茶市,給我拿下。」周瑜眼神不容拒絕,我也不知這周瑜為何要我一個劉備的人幫著處理東吳的事務。
「謝謝兩位大人,謝謝兩位大人啊!」老伯正欲下跪,被周瑜扶起。
「這野豬給老伯家裡送去。」周瑜吩咐兩士兵。
老伯感激不盡,一邊謝著,一邊回家。
「這亂世,還有惡人行道。」周瑜感嘆一聲。
「所以,劉將軍還有孫權將軍無非就是想給百姓一個安穩日子。」諸葛亮掉頭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