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悲鳴長戚】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歲月總在長處中洋洋灑灑的不知歸路,多日不曾記錄什麽的我,在看似平靜的旋流之中每天小心翼翼的成存著,倩倩已經痊愈多日了,每天除去讀書,醫院實習,還有一個新的身份成了城外郊區裏沒有爹娘的孩子的老師,她每個星期都會去到那個小小的孤兒院,教孩子們讀書,識字。
多日不見的王敏芝也帶著她的未婚夫與我們短暫的相聚了,顧偉的墓前也堆滿了鮮花,更所之幸的是我收到了遠在北平的阿夢的一封家書,信中帶著思念比比皆長,日子依舊每天都在前進著,每天大大小小的報紙都在更新著時政局麵。
而閑暇的時候,我除了一個人看書外,也多伴隨了倩倩去看望她的孤兒院孩子們,在那裏除了幫忙做飯的吳媽外,有很多姑娘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的誌願老師,倩倩說我不要這麽總是沉默著,終日不出門,不結交新的朋友,她心知我的脾性,我也心知,她的寬慰,即便如此著,每天還是更新著時政新聞,更多的難民也隨著各地區的淪陷而湧到了上海周邊來,又是一年的年末,又是一季的更迭。
往事總如過眼雲煙,卻顯而易見在昨日的鮮活中,一月日寇侵占我山海關,我方前線青年死守多日,終不得誌,雙方血戰之中時,死傷我軍無數,更有無數無辜的百姓遭殃至此,3日,山海關淪陷了。
而多日的噩耗一頁接著一頁的前來之時卻沒有人為此解釋任何,但是上海所有的百姓都感同身受的知道,就像是在昨日一般的上海同樣的經曆這一切的血雨之戰,在這件震驚發生的同時期之中,我同許多上海市民感同身受,也同著更多流連他鄉的東北錦州同胞們感憐於一年前的錦州城淪陷。
而多日後聽此噩耗時,此時此刻震驚我的,不是別的緣由,而是一封南京家書的到來,徐徐字跡上麵,勝似染著血一般的墨跡中,報來了我家二哥戰死前方的消息……
以前我總認為離別就是下一次的重逢,後來之時,我也漸隨漸久的明白有生之年的相聚難得之意,可自打在錦州時我先與二哥離別時,就有想過,此去一別,不知有多少年歲再可相見,如今更為梗絲如心塞裏,至此錦州一別後,竟想不到的是,再見時,竟是一捧白灰.……
民國二十二年的新年伊始來臨之時,我遠行久別後再回到南京家裏,可在家家戶戶都鞭炮喜慶團聚之中,我的家裏,是一片的冷清,阿媽自得到二哥死訊的消息後,一病不起,連同著家裏的姥姥,奶奶一起病倒,阿蕭整日的以淚洗麵,除去了倩倩與阿爹能挺住之外,家裏上上下下都沉浸於悲傷之中,以前我從來沒有見過戰爭一詞,可到了上海後,我明白活了這麽久的第一次戰爭的意義,我明白了母鄉,家國的難處,我明白了離別後就會有生之年難見到,我明白了戰爭的抗爭都是血肉一點點的去堅固,可我不明白的是至親的血染紅仿佛就 在我麵前倒下,言語是形容不出來悲傷刻進骨肉血軀的慘烈,眼淚能阻擋的隻是內心的表達,真正的心痛,我們家每一個人都明白著,甚至中國的每個兒子在前線的爹娘都知曉著。
“若我未能完成,若命運的抗爭不能成效,我願意再試一次,在我倒下,就會有別的人頂替著我接著守土為國,一直延續到勝利。”這是二哥在奔赴去山海關戰爭之時,留下的生死信。也留給了我們這一家子滿心滿眼裏的血淚悲痛。
可更快的突然也應接而來,在我們一家沒有任何喜慶之色的新年過後,在我回到上海之初的那幾日裏,又一噩耗震驚了全上海,
三月4日大公報一早的頭版占了一個頁麵,滿眼都是熱河省主席湯玉麟率部不戰而逃,日軍以120餘騎兵前頭部隊,兵不血刃,進占承德。而由此帶來的是熱河的淪陷,更是中國老百姓無限的悲鳴!
無限感慨憤怒,無限的悲痛交雜著,帶來的是和以往不同的是一群又一群青年的遊行,來自各方的人們,願意組成一個整體,強烈譴責,也是一個又一個青年的誌願上戰場,無怨無悔.……
倩倩也帶著王敏芝,帶著許城霖,李莉鳳帶著更多的愛國同學會成員去日本大使館抗議。可眼下所有的形式都給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深深的恐懼感,因為日寇的攻陷速度,快的,連一場哭泣都沒有任何時間,如驟風瘋狂而來,4日來日軍繼續向長城各口大舉進攻,我軍則是奮起進行長城抗戰,前方不斷的消息急切傳來,6日我二十九軍與日寇在喜峰口血戰,9日日寇更是向長城各口進犯。我軍二十九軍三十七師,重兵在喜峰口抗戰,隨之前線更是傳來二十九軍的趙登禹旅長親自帶領大刀軍隊赴湯蹈火,奮勇殺敵,幾日後更傳來了自熱河淪陷後的第一個戰時好消息,我二十九軍長城古北口與日軍激戰,重創日寇。雖一時間死傷著我無數年輕的生命,血泣的後方百姓無不整日哀嚎,上海的陰霾天也隨之而來,就像印證了這場血肉的悲痛一樣,但同樣的,前線的誓死守衛,奮勇抗爭的每一個,都是後方百姓心裏的英雄。
我們不知道前線抗爭守土守國士兵的名字,不知故鄉何在,但我們都明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百姓的“英雄”,我二哥是山海關抗戰時百姓心裏的英雄,顧偉是上海抗戰中我們心裏的英雄,更多的士兵,更多犧牲為此的中國青年都是。即使英雄皆來自血肉之軀,即使山河在破碎風雨飄搖之中,即便日寇鐵蹄強大,但是我們深知,團結聚在一起對抗外敵,誓死報國的千萬力量。
我都明白,同倩倩他們一樣,全部比比在心銘記著,從來沒有忘記。而戰時的嚴峻下,悄然的我想過某一個,甚至托阿哥在南京打聽了一下那個人蹤跡,而結果倒是和我想的一樣,他一定會急赴於前線,不為別的,為軍人的首責,為後方人民的需要。
有很多時候倩倩不知我,而我也好像越來越不明白我真正的心境謂何了?所願一切皆為後話,眼下一切照舊,傷痛從未走遠。
有人曾說,戰爭時讓女人走開,但一旦真正深陷於此,受苦受累,苟活不如的就是女人了,新學的教育,人人來自於平等,甚至守土抗戰,人人有責,他不例外,我同更多後方百姓也一樣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