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時空鍛造師>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藩王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藩王

  「有本事你就殺了我!」該男子已經是如此狼狽但依然還有如此的勇氣叫囂。


  「呦呦呦,夠爺們!」佑敬言一臉的譏笑,緩了一會兒之後才痞痞地道出了一句:「看來你這人也是種記吃不記打之人嘛!」


  「今天我就讓你看看我佑敬言地本事,原想著放你一馬,既然你這麼上趕著往我眼皮子底下鑽,那我也就不與你客氣了。」


  「劉鳴,人呢?」


  「來了,來了,大人,人找來了。」


  「那就給這位仁兄把衣服穿上吧!」佑敬言痞痞一笑道。


  話音剛落,劉鳴一抬手身後的幾個傭人就撿起地上的那套衣服開始往該男子身上套。


  「你敢,我要到皇上那裡告你去,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告訴你,想讓我低頭,做夢吧!」


  …


  「大人,小的不敢了,你就饒小的一條狗命吧!」


  男子無論說什麼,佑敬言始終不發一言,痞笑著盯著場上的一切。


  由於男子掙扎的太嚴重,幾分鐘之後那件臟衣服還沒有成功的穿到其身上。


  「唉,這聲音著實刺耳,李冰去給他們幫幫忙唄!」


  佑敬言掏掏耳朵,顯得極度的不耐煩。


  有了李冰的加入,很快那套散發著惡臭的衣服就被成功穿到了該男子的身上。


  一瞬間,諾大的房間都被酸臭的氣味籠罩著。


  該男子也像是被酸臭氣味給臭暈了似的。


  蔫了吧唧的!再沒有了剛剛狼狽之時的氣勢。


  「劉鳴,把這麼仁兄帶下去好生招待,哎,對了,咱們府上的馬廄不是還沒用,就先讓這位仁兄去那裡住上幾天,那兒既涼爽又寬鬆的正適合這位仁兄現在的處境。」


  「哎,對了,還沒有請教這位仁兄的尊姓大名呢?哎,我說方便透露一下嗎?」


  佑敬言痞里痞氣的,哪有一個二品大員的樣子。


  此刻該男子雖然蔫了吧唧的,但是也變成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無論佑敬言說什麼,也不再開口了!


  「算了,我也懶得知道了,劉鳴帶下去吧!」


  劉鳴招呼著兩個傭人推搡著那個傭人朝著馬廄的方向離去!


  直到整個房間安靜下來,那股酸臭味依然濃重,可想而知,那個男子招得是什麼罪!


  「大人,這樣能行嗎?」李冰不確定地問道。


  「不知道。」佑敬言擰著眉一臉地嚴肅地道:「別看此人是個地痞,卻又有別於一般地痞,與他對決三次,別看次次我都看似占著上風,其實次次我都得想著怎麼對付他!唉,著實讓人頭疼得很。!」


  佑敬言感嘆著道。


  「大人,那兩個僕人很有可能還與胡大人有來往,把他們留下來會不會?」


  「會不會的也沒什麼關係,還是那句話他胡惟庸就是往我這裡安插一百個姦細又能如何?」


  如此狂妄地話也只有佑敬言百敢說出口。


  「李冰,你也注意著點兒那個男子,我怕劉鳴那小子太嫩了,恐鬥不過那些個老奸巨猾之人。」


  「對了,他不是好堵嗎?找幾個賭徒在馬廄外面安排幾桌賭局,還有弄點兒酒菜把那些賭徒們大魚大肉伺候著。」


  「我就不信了還找不到他的突破點。」


  「是!」李冰從不會質疑佑敬言命令的對錯。


  「大人,還有一件事兒。劉大人今天回來了。」


  「哦?回來了!」


  這個結果其實也在佑敬言的預料之中,記得歷史上也確有胡惟庸誣告青田有王者之氣一事,最後劉伯溫也是又回了京城養老。


  一直到最後被胡惟庸害死都沒有再過青田。


  佑敬言有考慮起來解決武將的問題來,這些人都出身於鄉野,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難免會養成桀驁不馴不服管教的性格。


  佑敬言輾轉反側一晚上的時間才終於把這些事情考慮得差不多了,不過只要朱元璋不主動提起,佑敬言作為臣子還是不便主動提起的好。


  沒想到在第二天傍晚之時,佑敬言就被朱元璋又給傳喚到了宮裡面。


  「敬言啊,這麼晚了又把你叫進宮裡面來實在不好意思的很,不過有件事兒朕思慮良久了,還是想讓你給出個主意。」


  「為您分憂本就是臣的職責。」佑敬言作為人臣能怎樣說,只有這樣表態的份兒了。


  「嗯。」朱元璋拍著佑敬言的肩膀道:「還是你小子最合朕的心意。」


  「來,坐吧。」


  「喝茶,這是今年的新茶,他們剛剛送進宮裡來的,你也嘗嘗。」


  「多謝皇上。」佑敬言對朱元璋自始自終除了尊敬還是尊敬。


  待佑敬言喝了一會兒茶之後,朱元璋才緩緩道出了找他來的原因:「敬言啊,你說朕要是把朕的兒子們派出去替朕接替武將管理那些疆土去,如何?」


  佑敬言可是被朱元璋的這個問題雷得不輕,這才多會兒,朱元璋的那些皇子們還大都沒有成年呢,有的還在襁褓里嗷嗷待哺呢,他就要把這些嬰兒安排出去?


  「皇上,皇子們大都沒有加冠,這個時候就派出去是不是早了些?」佑敬言不確定的問道。


  「那就先封王,過幾年再給他們封地,把他們派出去,你看如何?」


  「臣…」


  「敬言你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吞吞吐吐的了,有什麼話就說,總言逆耳這個道理朕還是明白的,說。」


  歷史上建文帝時期,之所以會發生靖難之役,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藩王的勢力太過於龐大,要不然,再後來的靖難之役之時,朱允炆即便沒有武將平叛,但如若朱棣沒有那麼大的全力,就連靖難之役都沒有了,何必再擔心有無武將平叛呢?


  佑敬言隱約記得好像有個姓王的大臣在朱元璋給兒子封地的時候就想他進言過,不過很遺憾,朱元璋非但不停還把人家給咔嚓了,史書上記載當時有很多大臣都向朱元璋陳述過分封藩王的危害,不過他們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處分。


  所以,佑敬言還是得考慮一下他的這個意見到底應不應該說明為好,當然,如若朱元璋能聽取他的意見,那佑敬言此行應該可以提前結束。


  但是,如若佑敬言運起不好,恐怕就得把命隕落於此了。


  是啊,他得好好考慮考慮如何答話,正在想著只聽見朱元璋催促之言。


  算了,不管了,賭一把試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