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時空鍛造師> 第五十八章 成功化解2(求收藏)

第五十八章 成功化解2(求收藏)

  「比如被稱為『浙西四賢』的劉伯溫、宋濂、章溢和葉深。他們四人全非常的都學識淵博,其中宋濂寫過一篇《送東陽馬生序》流傳非常的廣,敬言你也應該好好的與他們學習一二。對你沒壞處的。」


  「咱這裡還有很多的能人,就不給你一一舉例了。」朱元璋語重心長地道,頗有幾分教誨的味道。


  只是,人家別的皇帝不是怕底下臣子們關係相互密切了嗎?而朱元璋偏偏反其道行之,實在讓人想不通的很。


  不過,佑敬言對朱元璋的這番推心置腹的教誨還是頗為感動的。


  只聽朱元璋接著又道:「你的宅院還沒有完工,你這幾天就先住在咱這裡。正好,標兒和棣兒對你這個叔叔也是喜歡的很,那兩臭小子,喜歡你都超過咱這個父親了。」


  朱元璋的話里話外都透露著一股子酸味,但這句話也僅僅是句玩笑話而已。


  「那你就當好這個叔叔,乘著空閑的功夫好好教導地教導教導教導他們。」朱元璋提起自己的幾個兒子也是一臉的慈愛:「咱每天忙得是頭重腳輕的實在脫不開身。」


  「幾個小子頑皮的緊,他們不聽話,你就給咱使勁打。」朱元璋又像是一樣嚴父督促著佑敬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嘛!」


  你那可都是龍子,打壞了可怎麼辦?

  「聰明的孩子往往都頑皮。」佑敬言也不吝嗇一句誇獎的話。何況佑敬言也是實話是說,也不存在拍馬屁的成分。


  「呵呵。」朱元璋聽到佑敬言對自己兒子的誇獎隨即喜笑顏開起來。


  後來又補充了一句道:「那你就自己看著吧,反正你就乘著這幾天好好管束一下那幾個臭小子。」


  「大帥,標兒是哥哥。他說話,哥幾個總得聽吧?」佑敬言問道。


  「標兒一向軟弱,他們才不會聽。倒是棣兒說話,幾個小子害怕的很。」朱元璋對四兒子的表現滿意的很,自豪地向佑敬言誇獎著道:「棣兒一發話,老二老三,那幾個小子都乖的很。這幾個孩子中只有棣兒才與咱最像。」


  朱元璋的這些話擱在普通人家也就是拉拉家常的一般,可放在帝王家可就不一樣了。這些東西可以說都是宮廷密事。


  朱元璋能與佑敬言拉呱這些東西,其實也間接的可以證明朱元璋對佑敬言還是非常信任的。


  「大帥,標兒和棣兒都很優秀。」佑敬言回道。


  既然朱元璋這麼給臉,佑敬言也不能不收著不是嗎。


  話里話外,雖然依舊痞痞的,但多了幾分的真誠。


  「標兒仁慈,做個守成之君非常合適。而棣兒對武功熱愛又很有軍事才能,以後可以當個王爺協助標兒治理好天下。他們兄弟一文一武何愁江山不固?」


  佑敬言每時每刻都在替朱標說著好話。


  雖然在這個時空中,佑敬言的主要任務不是解決朱標英年早逝的問題,但是,佑敬言也想盡自己的努力讓朱標活得更久一些。


  「呵呵。」朱元璋被佑敬言的這一番話弄得開心了不少:「敬言,咱和你一說話就感覺好多的心裡話不由自主的往外冒,你莫不是對咱下了什麼咒?」


  「大帥啊,這玩笑可開不得。」佑敬言對朱元璋的玩笑話痞痞地回了一句。


  「呵呵。」朱元璋笑得更開心了:「咱就喜歡你身上這股豪放不羈的勁兒,有股子俠客風範。」


  「行了,早點兒去休息吧。」朱元璋安頓道:「那件事兒也不必在意,只要你沒做過就不怕鬼敲門,相信終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的。」


  朱元璋最後又對佑敬言提起了饑民事件,做出一副對佑敬言非常相信的態度。


  其實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相信,恐怕就只有朱元璋一個人知道了。


  佑敬言沒事兒干也樂得自在,從朱元璋那裡一回來就仰頭大睡了起來。他也懶得去考慮朱元璋突然換楊憲押運糧草到底是什麼原因了。


  總之,楊憲那個人正如劉伯溫所說,有丞相之能卻沒有丞相之肚量。佑敬言惹了這個人以後怕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佑敬言接下來的這幾天就真的如朱元璋所說閑得不能再閑了。每天領著幾個小屁孩在朱元璋的新宮逛來逛去的。


  每天天不亮,朱標就領著一群小屁孩兒,開始了早課。


  佑敬言睡的每天日上三竿了才起床。然後就是督促一下他們的課業。剩下的時間就是帶著朱標和朱棣依照朱元璋的命令去各個臣工家裡拜訪。


  佑敬言第一站去的就是劉伯溫那裡。


  劉伯溫這個人雖然聰明了些,但是真正讓佑敬言喜歡的就是他身上的那種傲骨。還有就是佑敬言在後世看到的那篇燒餅歌。


  還有,佑敬言非常想搞清一個問題。劉伯溫能掐會算,連後世五百年的事情都能算出來,那怎麼就算不出自己的命運呢?


  在八年之後,竟然讓一個區區小人胡惟庸下毒而死。雖然,這件事兒在後世的史學界上還有些爭論,但是佑敬言通過這一年的觀察,猜想以胡惟庸那性格,很有可能對劉伯溫下毒手。


  佑敬言在考慮到底應不應該救下這位劉太史令呢?該不該呢?該不該呢?

  到時候再說吧,先看看這次劉伯溫的態度如何?如果這次。劉伯溫能放下他那臭架子好好招待他,那就救他一命。如若不然,哼!

  現在的佑敬言,終於覺得這個時空鍛造師的好處了。哈哈哈。


  不過,想到這裡,佑敬言突然想到常遇春據記載1369年病死於軍中,也就這兩三年的時間了,是不是也應該救一下他呢?

  最後想想還是算了,軍人最好的歸宿便是戰死沙場。像常遇春這樣的性格實在不適合在和平年代當個將軍。


  雖然才40歲就病亡,但是能獲得朱元璋一句『雖有名將,未有過之』的評論也算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褒獎了。


  常遇春是佑敬言在這個時空遇到的最好的一個兄弟。佑敬言得為他找一條合適的出路。


  活著不是唯一,對於這個尚禮義的時空。為國,為忠義而死,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不過,這只是佑敬言對這個時空中文人良將的總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