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活路
「是啊!確實不可貿然行動,你做得很對。至於這夥人有多少數量,聽命於誰?若是無法探知,便作罷了!此事我再做計較,你們不要再進一步行動了,慢慢從此事件中抽身出來,不可被其他人發現行跡,需要萬分謹慎,擅自保重。」
林羽之已然知道事態的嚴重性,怎麼可能讓他們再繼續涉險。以現在的情形而言,也不適宜他們繼續摻和。
現在林羽之能想到的,除了有造/反的意圖,還真想不到別的,在京師周邊布下重兵,這個不是一般人就能隨隨便便辦到的。養兵可是需要錢糧的,有那麼大的財力和手筆辦到這件事的人,所圖為然甚大。
且法華寺中是否環環相扣,尚未可知。如此關於法華寺秘法一事,怕也是其中之一環,就務須更需慎重了。法華寺行秘法之事驟增,是否也代表著什麼?
「不需再謹慎監視了嗎?」穆七雖然知道這裡面可能存在兇險,但不得不說也激起了他的一絲鬥志來。那些淺顯的刺探任務,哪裡有現在的局面來得更驚心動魄,刺激人心。
「不可!你們只要緩緩退出探查即可,不可盲目行事!須知,若是他們真是謀奪大事之人,則多半會是一些亡命之徒,危險性極強,不是你們可以應對的。」
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這麼一批精通刺探之人,自然不容有失。已探得皮毛,管中窺豹,可見端倪,更不可節外生枝。
「是,少爺,小的會安排好善後事宜,請少爺放心。」穆七隻得放下那點蠢蠢欲動,認可少爺的安排。
「對了,靖寧侯府最近可有異?」林羽之在有限的認知裡面,想不出有什麼人會幹這種事情,除了和現在的皇帝素來不睦的忠靜親王嫌疑比較大外,至於有沒有前朝遺孤,犯上作亂,謀求復辟,就不得而知了。
「靖寧侯府並無特別異常之處,只顧六爺參與了出洋之事,正是出航東洋,類似少爺航線。」
前面少爺曾有交代,穆七自然也留了兩個人密切關注靖寧侯府的消息,好在靖寧侯府現在大不如前,探聽消息到也不是一無所獲。
這件事情倒是不出意料,靖寧侯府有所圖並不奇怪,自己上次並未答應且又躲了出去,他們自己不死心另尋它法,也不奇怪。
如此看來,這一代的靖寧侯府侯爺就太短視了些,若是再昏聵一些,再和忠靜親王府扯上關係,陷入陰謀之中,那才是大麻煩。
希望是自己多慮了。
穆七退下之後,林羽之陷入了長思。
此事實在令林羽之深深震驚和不敢置信,自己滿以為現在是太平盛世,哪裡會有什麼叛亂,可這若真要是真刀真槍的幹上了,可是要死人的。哪次叛亂,不得搭進去萬眾的性命啊!這還是直接的損失。最怕的就是人心惶惶,老百姓的日子就真沒法過了。若真是鬧出亂子來,那還有安穩日子過。
林羽之怕麻煩,自己好好的日子,還是需要安定才行。
左思右想,忠靜親王府生事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此一來,想想上次徐允禮的暗示,林羽之又放心了些。
但這件事可不是自己能夠參與的,也不能沾染,干係到權利之爭,無論怎樣不是著人記恨就是著人忌誨,怎麼想想都得不償失。
看來自己只能當作不知道來處理了。
想來以當今聖上的精明,應該不至於毫無察覺。
權力之爭,任何時候都不會停止,只看有形或者無形,爭來斗去的不消停,可是終歸是權力中心的事。能參與進來的,都在最頂端。能看明白的,也都是上層的一部分。就連下面的官員大多數人都看不明白,更不要說老百姓了,他們更是不知了。不知道就是福氣,自己還是不知道這麼多的好。
但法華寺秘法之事,自己卻過不了良心這一關,少不得還是要管一管的。無論如何,也算是給兩方都是一個警醒。
最好還是無形的權斗為好,莫要動刀動槍的,勞民傷財不是!
前幾天雪下了幾天,地上是厚厚蓋上了一層。這些冬雪,可以讓土地保持墒情,可以殺死泥土裡潛在的害蟲,還能讓出了苗的冬麥不被寒風凍壞。實實在在的豐年之兆。
但今天開始,天氣又陰沉了下來,馬上又有了下雪的趨勢,看這天色,怕是又小不了。過猶不及,可別鬧出什麼雪災來才好啊!
外面天氣更冷了,怕是有零下十度左右了吧!……
嚴冬,天色漸晚,風更緊了,那風雖然很細,但很銳利,吹得人們行色匆匆,還有少許雪花開始飄落。
宣化府柳子鎮上,有一條跑馬道,街上店鋪排列。在這樣的嚴冬里,街上人流很少,三五行人也皆是行色匆匆。幾個小叫花子沿著牆根兒走來,身上都是破衣爛衫,難擋風寒,抱著肩膀,腳步很快,東張西望。
這幾個小叫花子,小的十歲左右,大的十四五歲的樣子,臉很臟,身上的破棉襖,肩和袖口棉花外露,腰系草繩,下身穿著爛單褲,又都是赤著腳的。手上、面上的污垢已經把皮膚包裹嚴密,黑而亮,腳底板卻是真實的白色。
幾人一句話也不說,只抱著肩膀,來回跺腳,彷彿這樣就能驅走身上的寒冷似的。
「快快,兄弟們,今天怎麼也得趕上,趕到那兒,就有活路了。」
街面上突然湧出一夥子同樣破衣爛衫的乞兒。令人驚詫的是這夥人雖然穿的破爛,面黃瘠瘦,但精神卻難得的興奮。
田狗子目瞪口呆的看著出現的這伙子人,耳朵一動,別的沒聽見,「活路」兩個字可是聽的一清二楚。還有什麼比「活路」更令這伙小叫花子更醒神的?
「大哥,行行好,我們這些兄弟餓了好幾天了,這麼冷的天,老天都不給個活路,大哥大慈大悲,救救兄弟們吧!」
田狗子看著面前這二三十個人,壯著膽子上前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