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燒烤草魚
孫四娘做飯菜態度認真,但是手藝卻因為時代限制,做完的味道實在是令人難以恭維。
今天晚上沒有昨天吃的那麼豐盛了,即算是在孫三郎這樣的人家,也不可能頓頓都吃羊肉,想要喝酒更是奢望。
因此,做起尋常菜來,就顯得有些乏味了。
主食依然是秋葵,孫四娘稍加洗凈,將秋葵撕碎,一把扔進了鐵鍋,隨後加了些鹽,這一鍋菜就算成了。
孫四娘弄好菜,又來到一旁擺弄起蒸餅。
蒸餅是之前就弄好的,只等秋葵煮好,再用熱氣蒸,這晚餐就算好了。
楊煥看著那冒著熱氣的鐵鍋,很是無奈。
自從來到大唐,楊煥就沒有幾回真正的好好吃過,這一兩年來,基本上主食都是餅,有的時候也有米,雖然已是去殼稻米,但做出來的味道也實在讓人難以下咽,不過和那些蒸餅乾餅相比,已經要好得多了。
至於說孫四娘現在的烹飪,更是讓人無奈,水煮青菜,雖然比吃餅要好一些,但讓吃慣了現代美食的楊煥心中多少還是感慨良多。
「你嘆什麼氣啊?」孫四娘看到楊煥那愁眉不展的模樣,不禁笑了笑。
「沒啥,只是想起了悲傷的過去。」楊煥苦笑了一聲,他寧願自己沒有穿越,這樣就不知道現代美食有多麼的好吃,吃起這些水煮青菜來,還會心甘情願一些。
可現在腦海里那種無法磨滅的現代飲食痕迹,讓他越加鬱悶。
之前和楊大洪在一起,整天過得懵懵懂懂,他以為這一輩子就要在村子里了卻殘生了。
可白天在城裡逛來逛去,卻讓他很是鬱悶。
這是一個黑白的時代,人們穿著的衣服色彩單調,灰的,青的……吃的東西更是百年不變,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在靠著生存的本能活著,即使是想要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沒有物質條件和時間。
「有啥悲傷的過去啊?」孫四娘將蒸餅用碗蓋上,好奇道。
「沒啥,就是覺得人還是應該得有大出息,不然一輩子吃清水煮菜,我擔心自己早晚有一天會受不了,把自己給幹掉!」楊煥一屁股坐在了灶旁,搓了搓手,將手往湖旁邊靠去。
「啊?」孫四娘驚訝了,「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家的飯菜不好吃啊。」
「沒有沒有!」楊煥連忙擺手道,「當然不是,四娘,你可千萬別誤會,你們家的已經不錯了,我之前那才叫難過呢。要麼是周圍鄰居給一點剩飯剩菜,要麼就是自己生吃一些東西,想要吃熟的東西都難。」
「你母親不給你做飯嗎?」
「我母親早就去世了,自我一生下來就沒有見過呢。」楊煥臉上閃過一抹落寞。
不管是在唐朝,還是在現代,楊煥身份上都是孤兒。
在現代,從小到大生長在孤兒院,到了高中半工半讀,考上大學,一路讀書讀了下去,好不容易年紀輕輕當了副教授,結果還遇上穿越這種事兒。
或許是因為家庭的缺失,即使到了30多歲,楊煥也沒有想過成家。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當然會有孤獨寂寞,可那種對家庭的不安全感,卻讓他難以和其他的女人產生極為親密的關係,就更別說組成家庭了。
「這樣啊……」
孫四娘看著楊煥,眼中流露出憐惜之色。
就在兩人談話時,屋外傳來的腳步聲。
孫三郎手裡提著一條魚,笑呵呵的走到了廚房,看到楊煥和孫四娘正說話,微微一愣。
不過隨後他露出笑臉,將草魚往旁邊的桌子上一放:「四娘,今天咱們三個在家,好好吃頓魚,準備好刀,再弄點鹽芥末,就等你把菜煮好啦。」
「好勒。」
孫四娘一笑,又開始忙碌起來。
楊煥一聽,眼睛一轉,連忙擺手道:「別別,可別生吃了!」
「不吃魚片,難道煮嗎?我覺得生吃更好一些,蘸一點醬不是更好吃嗎?煮起來,雖然有魚湯,但味道都吃膩了。」孫三郎笑道。
唐代人食物不多,魚類在南方人中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不過魚的烹飪卻是極其的單調,富裕人家因為廚房工具多吃法相對多一些,而對於普通人家而言,大致都只有兩種:一種是用來煮湯,調料基本上也就是鹽了,煮出來的味道馬馬虎虎。
而更為彪悍的一種吃法,則是生魚片。
古代的魚相比現代而言,從品質上來說,要鮮美得多,因為人口稀少,魚類的捕食也相對較少,江河要多,水草鮮美,所以魚也大多肥美。
比如說,孫三郎現在所拿的這條草魚就有四五斤重,刨去內臟,還有三四斤,十足的一條大肥魚。
一般家裡人生吃都是拿竹刀切片,準備好黃芥末鹽等調料,當然,這還算是普通人家了,如果對於那些貧苦人家而言,基本上就是蘸點鹽巴生吃了。
其實對於楊煥而言,生吃倒也是常事。
五寶村裡河流小溪不少,對於肉類補充最廉價的就是河鮮,在大唐這一兩年,楊煥別的沒多吃,但魚絕對沒少吃,因此倒也挖掘出了魚的不少吃法。
此刻,孫三郎顯然是按照普通人家的吃法來吃生魚片了,畢竟這樣又省事,吃法也方便,但是,楊煥可不想吃那麼腥味太重的東西。
「要不今天晚上我給大家做一頓烤魚吧?」楊煥笑呵呵的看著兩人。
「烤魚?烤魚不好吃吧。」孫三郎皺了皺眉頭,腦海中下意識的湧起了一股烤焦味兒。
「那是你們做的,我做的烤魚絕對好吃,四娘,你來幫我忙!」楊煥說著,擼起了袖子。
秋葵煮好后,楊煥和孫四娘正式忙碌起來。
孫三郎坐在廚房裡的椅子上,笑呵呵的看著兩人忙著。
倒也不是他不想幫忙,而是在內心中想給楊煥一個機會,看到兩人互相幫忙,頗為默契,倒是讓孫三郎滿意的點了點頭,心裡的那個想法更加堅定了。
不過,看著楊煥和孫四娘越來越忙,所忙活的東西卻是讓孫三郎訝異。
楊煥先是找來的竹條,將竹條削好,放在鍋子里用水煮著,然後開始整理起魚來。
將魚鱗打去,切開魚腹,將內臟刨開,清洗乾淨后,用那煮好的竹條,從魚的嘴插·入貫穿全身,加入了梅子粉鹽還有一些芥末粉蔥姜陳皮等腌制一會兒,又將剩下的竹條編織成簡單的竹網,將草魚放在了其中。
楊煥來到了院子。
他找了塊乾淨的地方挖了個小凹地,準備好柴火,搭好燒烤架,等火燃起,開始用旋轉的方式烤起魚來。
孫三郎和孫四娘看得目瞪口呆,愣愣的看著楊煥所搭的燒烤架以及旋轉烤魚的方式,他們以前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烤魚的方式。
他們以前不是沒有烤過魚。
烤魚嘛,無非就是將魚叉起來,然後蹲在一邊烤就得啦,但烤出來的魚大多都難以掌握火候,要麼半生不熟,要麼魚身漆黑焦脆,難以下咽。
在大唐這個時代,稍微能做出一點好吃的東西,就可以稱得上名廚了。
普通的老百姓整日介都在討生活,哪裡又有心思去研究一番做好吃的呢?
孫三郎兄妹倆站在一邊,看著楊煥笑嘻嘻的轉烤著草魚,很是入神。
沒一會兒,魚香味兒從中逸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