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新秩序> 第一百一十三章 馬擴論戰

第一百一十三章 馬擴論戰

  蔚州又名蘿川,歷史非常悠久。

  其地商周時期為屬於代國,趙襄子滅代,武靈王置代郡。

  北周宣帝時始置蔚州,隋開皇中廢,唐武德四年復置,至德二年又改興唐縣。

  其後,蔚州又多次興廢。

  直至澶淵之盟后,蔚州的行政機構才穩定下來,行政上隸屬於奉聖州,兵事上則直接歸西京都部署司直轄。

  從蔚州歷史上多次變更行政級別和名稱,就能看出該地的戰略地位。

  其地位於太行山、恆山和燕山交匯處,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南京道西南角的易州進入蔚州飛狐縣,要連續翻越太寧山、紫荊嶺和五回嶺,道路非常難走。

  尤其是五回嶺,只聽名字就知道這種七彎八繞的地形極不利於大軍進出。

  遼軍只要在五回嶺其中的任何一「回」設置一道關卡,派駐數百兵馬屯駐,行進中的大軍就得停下,待前鋒攻下這道關卡后,大軍才能繼續跟上。

  萬幸同舟社進軍太快,蔚州之遼軍尚未收到同舟社入局南京道的消息,牛皋便帶著人馬由易州進了山。

  蔚州本有遼軍三千人,同舟社啟動北伐計劃后,第三軍陳兵遼國邊境,蔚州壓力大增,又臨時徵召了兩千民軍,共計五千人。

  其中,一千八百人部署在飛狐縣。

  在西北一線需要留足兵力,防守已經侵入大同府的金軍的情況下,這個兵力部署足可以看出蔚州遼軍對飛狐方向的重視。

  但雙拳難敵四手,惡虎還怕群狼,更何況是大遼這頭行將就木的病虎。

  國家危難,飛狐守軍自然不敢將南面的同舟社放進來再打。

  其部只能大半前出至長城以南的銀城坊,以佔據地勢,全力防守欲要北上的同軍第三軍李逵部。

  如此一來,東面便出現了巨大的空擋。

  正常情況下,涿州、易州也不可能這麼快陷落,把主要兵力放在南線是正確的。

  或者說,南京道若是被強敵很快攻陷的話,僅靠蔚州一地,也防不住如此強大的敵人。

  所以,同軍第一軍前鋒神兵天降出現在縣城以東時,飛狐縣城中遼軍就亂了,急忙派出信使,速招前出銀城坊的軍隊回防。

  銀城坊遼軍急急趕回,至黃昏時分,離飛狐縣城仍還有近二十里地。

  回防軍隊擔心夜間被敵軍突襲,不敢再趕路,只能就地立營。

  軍隊剛散開,蕭近海便率領兩個營的騎兵殺出。

  遼軍防護不及,頓時大潰。

  飛狐縣也於當晚告破。

  北伐攻勢展開后,徐澤考慮到東線多河流,且與沒有精兵的偽遼作戰,騎兵的作用有限,便讓牛皋帶走了三個營。

  儘管如此,西線的進攻速度也比東線稍微慢了一些。

  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情報滲透困難。

  蔚州與燕京同屬於燕雲之地,但相較於大遼的糧倉和錢袋子南京道,蔚州則更突出軍事上的防禦作用。

  在整個大遼都已經崩潰的情況下,蔚州的管控也存在很大漏洞,外曹其實早就滲透了進來。

  但因為地形阻隔,經濟活力更低,蔚州的情報獲取和傳遞都遠不及南京道方便。

  至戰前,牛皋仍只掌握了一些模糊的信息,導致進軍時不得不慎之又慎。

  二是道路曲折難行。

  大山之中的道路曲折程度,和後世完全是兩個概念,甚至一些山道狹窄到僅能容兩騎并行。

  這種道路單騎跑起來影響不大,主要是對大軍行軍有影響。

  第一軍的行軍隊列拉得極長,誇張到蕭近海在前方拿下了飛狐縣,第二軍的後衛部隊還沒有走出五回嶺。

  而等到牛皋進駐飛狐縣城,準備繼續西進,拿下靈丘縣時,東線完成玉河渡大捷,北遼偽朝廷投降的消息就已送到了第一軍。

  隨之送來的,還有幾個投降的偽遼官員。

  已經取得了飛狐縣這個前沿陣地,又有帶路黨在前勸降,牛皋對蔚州的攻略便簡單了很多。

  僅用了五日時間,第一軍便全取了蔚州飛狐、靈丘、定安、靈仙、廣陵五縣。

  其間,僅地形複雜的靈丘縣發生過戰鬥,其餘三縣皆是傳檄而定,大半的時間實際花在了行軍上。

  但在英勇無畏的同軍將士和猛烈的炮火面前,靈丘縣城守軍一個時辰都沒能堅持到,便開城投了降。

  順利拿下蔚州后,牛皋坐鎮蔚州治所靈仙縣,竭力打探金遼大戰的最新情報。

  戰亂之中,謠言滿天飛。

  但在紛繁雜亂的情報中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本是同軍情報參軍的專業要求。

  參軍不是掌兵官,但專業要求很高,還要對軍隊的實際情況非常了解,並不是隨便培養一個人就能拿出來用。

  同軍目前軍官中的掌兵官、參軍和士師三條線其實是交叉的。

  第一軍戰處情報參軍便是做過士師的馬擴,綜合分析掌握的各類情報后,馬參軍向軍正牛皋提交了敵情分析報告。

  「軍正,根據這段時間搜集的情報和戰處的分析,屬下認為金遼雙方交戰過程大致如此。」

  大帳中,馬擴立於大幅地圖前指點江山。

  牛皋和眾師正則安靜地站在一旁,認真聽著這個年輕人侃侃而談。

  「二月底,金軍探知遼帝行蹤后,乃從中京道出兵,穿過長城以北的炭山至天嶺間的間隙,直插奉聖州鴛鴦泊遼帝捺缽處。」

  馬擴邊講邊在地圖上劃了一條長長的弧線,這條弧線經過之處,有大山,有河流,還有荒漠,唯獨沒有城池。

  在沿途沒有城池取得補給的情況下,翻過崇山,涉渡大河,穿越荒漠,遠征千餘里,就為了直擊目標要害,金軍這一戰術可謂非常大膽。

  先不談作戰,僅從這一行軍能力上就能看出金軍能接連打贏遼軍,絕非全靠對手襯托的浪得虛名,女直人能崛起,確實有其必然。

  能做到師正以上的同軍軍官都不簡單,看著馬擴邊講邊劃線,眾將官想到了更多。

  自己能否統帥麾下官兵複製這一戰術?

  或者,本方遭遇敵軍這種大規模的超遠距離兵力投送,如何反制?

  見軍正和眾師正沒有對自己的敵情猜想提出疑義,馬擴勁頭更足,繼續分析道:

  「金軍的戰術很成功,遼帝應對不及,倉惶逃到了千里之外的白水濼。」

  耶律延禧前往鴛鴦泊,並不是為了遊山玩水。

  其人還在燕京時,便下達了詔令:

  命北院大王事耶律馬哥、漢人行宮都部署蕭特末同時擔任都統,太和宮使耶律補得為副統,率兵屯駐於鴛鴦泊。

  遼帝到達鴛鴦泊,是為了統帥大軍找金人復仇的。

  但遼國的復仇大軍尚未正式啟動,便被遠涉千里的金軍打得遠遁千里。

  從這一戰的結果,就可以想象耶律延禧的狼狽。

  也能看出金人遠程奔襲后,仍有極強的戰力。

  此戰戰況之慘烈,竟能讓遼帝一路狂奔千里而不敢停留。

  「隨後的情報不詳,屬下猜想,金軍在鴛鴦泊就開始分了兵。一部繼續向西,目標白水濼,追擊遼帝;一部向南,直插西京道都會大同府;還有一部,追擊鴛鴦泊四散而逃的遼人潰軍。」

  牛皋鼓勵道:「很不錯,子充接著講。」

  「隨後,金軍追至白水濼,遼帝再次逃脫。但這部追擊的金軍兵力應該不多,遼帝逃到乙室部,意欲招募兵馬反擊金人。只是金兵緊咬不放,遼帝計劃落空,身邊人馬接連潰散,只能倉惶逃至夾山之中。」

  「而南下的金軍進軍速度也極快,屬下猜測,金軍進抵大同城下時,鴛鴦泊大戰的消息應該還沒有傳到大同,城中遼軍守備力量嚴重不足,堅持了三日便開城投降。」

  以快打快,不動則已,一動必然直擊要害,是戰曹這幾年研究金軍戰術,得出的認識之一。

  金軍出中京道后,奔襲千里,趕在大同府守軍得到消息前趕到城下,是完全有可能的。

  眾將官皆相視點頭,對馬擴的猜想並無疑義。

  「金軍為了擴大戰果,並進一步擠壓遼帝逃竄的空間,拿下大同府後,再一次分了兵。這次分得更徹底,除了主攻方向,其餘金軍基本上是以千人為一隊,戰術上應該是先降服有一定實力的遼人部族,再驅使其為僕從軍繼續攻城略地。」

  「金軍戰力強悍,卻苦於兵力不足,利用這種戰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多的地盤,但也容易產生新佔領區統治不穩,後方空虛等問題。大同府降而復叛,便是這種快速擴張戰術的反噬。」

  牛皋上梁山后,就在社首的教育下開始讀書,早不是當年魯山縣大山中大字不識的樵夫了。

  馬擴的講解,讓他想到了大唐征服西域的過程,基本上也是同樣的戰術。

  金人之中,知道大唐歷史的應該很少,但任何領域到了最頂端都是殊途同歸。

  換成牛皋自己帶金軍打仗,也要使用這種戰術。

  「哈哈哈,很好,子充這麼一講,俺便全明白了。」

  馬擴當然知道牛軍正的肚子里有的是貨,說這話明顯是激勵自己接著努力,當即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

  「綜合以上情報,屬下認為,我軍下步的突破方嚮應該在這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