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新秩序> 第五十一章 彼此利用皆算計

第五十一章 彼此利用皆算計

  「你?不行,不行!」

  耶律延禧毫不猶豫地搖頭拒絕了耶律大石的自薦。

  大石有沒有這份忠心他不太清楚。

  但這年輕人任官時間短,根本就沒有經歷地方上的複雜鍛煉,歷事太少,卻未必有這能力。

  而且,自己身邊可用的人已經這麼少了,如何能再放才華橫溢的耶律大石走?

  「若如此,」

  耶律大石本就沒指望皇帝真會放自己走,接著道:「那臣再推薦一人。」

  「誰?」

  耶律延禧略略有些不喜,這個大石就喜歡藉機勸諫。

  有話直接說嘛,每次都拐彎抹。

  你倒是一副忠臣模樣,卻搞得我就像是個昏君。

  朕像么?

  耶律大石道:「臣薦奚六部禿里太尉耶律阿息保。」

  「哼!這個傻大膽!」

  耶律延禧心中更是不喜。

  耶律阿息保在遼金兩國君臣的印象里,都是出了名的膽子肥。

  其人不僅當著女直人的面,在完顏烏雅束的葬禮上,搶奪死去生女直節度使的戰馬。

  回來后,還敢攔大遼皇帝的車駕。

  金、遼戰爭爆發后,別人都不敢出使。

  女直人起事前,耶律阿息保多次出使並搞事,已經上了女直人的黑名單,但皇帝有令,他收拾行裝就出發。

  金人早就看這個傻大膽不爽,一來便扣留他。

  結果,耶律阿息保照吃吃,照睡睡,完全沒一點害怕的意思。

  連在兄長葬禮上拔刀要砍阿息保的完顏阿骨打都拿他沒辦法。

  金國皇帝對部下說起阿息保「這種傻大膽,就算拿刀砍他,他都不怕,有什麼辦法呢」?

  結果,等金人放鬆警惕了,這個「傻大膽」卻暴起發難,殺了人,奪了馬,揚長而去。

  其後,遼國皇帝遷耶律阿息保遷為都巡捕使。

  去年,又命隨他隨生女直紇石烈部首領阿疏攻討耶律章奴,加領軍衛大將軍。

  紇石烈阿疏率兵東進,耶律阿息保擔心阿疏會直接叛逃回女直人那裡,送至軍中才回來。

  皇帝耶律延禧得知這個情況后,惱怒耶律阿息保的一再專斷,命宮衛將其鞭打了三百下。

  阿息保命硬,脾氣也硬,受刑時硬是一聲不吭。

  被打暈了,用冰水潑醒,再打,還是不吭一聲。

  觀刑的官吏和兵士都佩服耶律阿息保是條好漢子,下手都留了分寸。

  皇帝耶律延禧卻是看得心裡發寒,等耶律阿息保傷好后,便命他做了奚六部禿里太尉,把這狠人趕得遠遠的。

  現在,耶律大石又提起這個人,皇帝心裡如何能喜?

  「此事,再議吧。奉先?」

  見皇帝看向自己,蕭奉先心裡咯噔一下。

  以蕭奉先的位高權重,肯定不可能派往東南主持此事。

  他只是擔心皇帝會再次逼迫自己推薦合適的人選。

  在平定女直人叛亂上,蕭奉先接連推薦了幾個人,都先後捅了大婁子。

  皇帝的忍耐也是有極限的,蕭奉先可不希望自己的政治資本再浪費在這件「小事」上。

  「陛下!」

  蕭奉先轉移話題,道:「要不要先問一下蒲離卜,了解東南的真實情況再說?」

  大遼五京六府,州、軍、城一百五十六。

  蘇州安復軍雖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但也只是「比較特殊」而已,並不足以讓皇帝格外記掛。

  日理萬機的耶律延禧想了半天,才想起蒲離卜是哪路神仙。

  但被侍衛帶到自己面前的這個衣衫破損、滿身污垢的「壯漢」。

  顯然和印象中臃腫「白胖子」蒲離卜對不上號。

  耶律延禧為自己的記憶混亂而苦悶,脫口問道:「你是蒲離卜?」

  「陛下,臣,臣就是蒲離卜啊。」

  蒲離卜趴伏於地,哽噎道:「乾統十年,臣赴任安復軍。」

  「陛辭時,陛下還要臣多動少坐,不能再白胖了,臣這些年一直照陛下說的在做啊!」

  記憶終於對上了號,耶律延禧起身,走近了定睛再看,果真是蒲離卜。

  心中暗自唏噓,幾年時間,蒲離卜瘦了不少,自己的帝國也「瘦」了一大截。

  耶律延禧拿起,問道:「這上面的五地真的沒有被高永昌賊軍控制?」

  蒲離卜謹慎答道:「回陛下,穆州和鎮海府曾被賊軍攻下,后又被安復軍奪回。」

  「還有,保州也沒有丟,只是已經被鴨綠江女直人圍困,無法交通信息。」

  耶律延禧道:「這麼說來,東南之事還有轉機?」

  「陛下!」

  耶律大石突然發聲,道:「臣有一事,想問蒲離卜節度使。」

  「問吧!」

  耶律大石上前幾步,盯著蒲離卜的眼睛,問:「節度使,安復軍有多少兵馬?」

  蒲離卜滿頭大汗,結結巴巴地道:「臣,臣,臣有罪——」

  「安復軍的兵馬稀少,控制東南五地的,不是安復軍,是,是——」

  耶律延禧上前一步,急問:「是誰?」

  蒲離卜想起來之前,徐澤那句輕飄飄的「隨便怎樣講都行」,豁出去了。

  「是同舟社的軍隊。」

  「同舟社?」

  耶律延禧滿頭霧水,「同舟社」是個什麼鬼東西?

  一旁的耶律大石卻是心中激起千層浪。

  當年看到同舟商社徐澤時,他就覺得此人非同一般,必然是要歷史留名的人物。

  沒想到才三年時間,其人竟然已經敢趁著遼國的內亂,染指東南大地了!

  「陛下,臣有點印象。」

  蕭奉先適時站了出來,道:「這個同舟社似乎還和大石林牙有關?」

  「究竟怎麼回事!」

  耶律延禧本就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被蕭奉先的啞謎搞得很有些煩躁。

  「陛下,此事確實和臣有些關係。」

  耶律大石道:「三年前,臣遊歷燕京城……」

  「宋人?南朝也要不顧兄弟之盟,趁火打劫嗎?!」

  聽完耶律大石的講解,大遼皇帝異常震驚,只覺手腳冰涼。

  女直人也好,渤海人也罷,包括耶律章奴之輩,都不過是大遼境內的反叛而已。

  大遼幅員萬里,常備雄兵二十餘萬,可徵召兵馬數倍之。

  哪怕是一敗再敗,只要挺過了眼前的困境,照樣可以重新收拾舊河山。

  但若是宋人也跟著入局,趁火打劫,那大遼還能撐過眼前嗎?

  「陛下!」

  「陛下!」

  蕭奉先和耶律大石見皇帝失態,同時出言提醒道。

  大石看了蕭奉先一樣,示意他說。

  「同舟社雖然源於南面,卻未必代表南朝,還是先聽下蒲離卜怎麼說吧?」

  「嗯,說吧。」

  耶律延禧頹然坐下,抓著座椅扶手的手抑制不住的顫抖。

  蒲離卜一路上早就想好了無數種可能的情況,此時再看皇帝和兩位近臣的表現,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陛下,同舟社雖是宋人居多,但與南朝的差異很大,他們……」

  聽完蒲離卜的描述,耶律延禧心中越發迷糊。

  看了看蕭奉先和耶律大石,二人皆欲言又止,只是目視蒲離卜。

  耶律延禧終於反應過來,對帳外宮衛道:「把蒲離卜帶下去,好生看管。」

  「說吧,你們究竟打的什麼啞謎?」

  「恭喜陛下,東京道局勢可解。」

  耶律延禧迷惑問道:「什麼意思?」

  蕭奉先道:「東京道最大的禍患是女直人,這些傢伙百餘年來反叛不斷,一旦做大,短時間內難以平定。」

  自女直人造反開始,蕭奉先都一再根據敵我形勢變化,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

  從最初的小打小鬧,到速戰速決,再到大軍壓境,以及現在的穩紮穩打。

  偏偏皇帝就吃他這一套。

  或許,在耶律延禧的心裡,也經歷著同樣的認知變化吧。

  見皇帝還在認真傾聽,蕭奉先繼續。

  「其次是高永昌,雖然打出復渤海人之國的旗號,但朝廷這麼多年不斷遷進遷出,東京道的渤海人還沒有其餘四京多,彼輩不足為慮。」

  「朝廷只要平滅了章奴之叛,高逆只手可滅。」

  「唯一可慮者,是二賊合流,或是女直人趁機打敗高逆,吞併遼陽府,進而全取東京道。」

  耶律延禧默默點頭,國內的叛亂越來越多,越鬧越大。

  大遼短期內已經騰不出手對付女直人了,女直人要是執意全取東京道,還真是很容易。

  蕭奉先繼續道:「女直人一旦拿下遼陽府,就必須面對攪局的同舟社,不管其背後有無南朝支持,二者之間必然會有一爭。」

  「朝廷則趁機平定國內,整軍經武,待女直人和同舟社斗得你死我活時,再出手擒下兩賊。」

  打了幾年的仗,耶律延禧多少也長進了一些,沒有被蕭奉先的願景侃暈。

  「要是這個什麼同舟社就是南朝派來的怎麼辦?」

  「陛下,南朝自立國后,始終對我朝賊心不死,妄想吞併南京道諸州縣。」

  「以南朝的實力,要打仗,不會冒著與女直人衝突的風險,來東京道,而應該直接兵圍燕京。」

  耶律延禧見耶律大石也點頭同意蕭奉先的觀點,沒有再糾結這點。

  轉而問道:「若是同舟社不與女直人對抗,選擇投靠他們,怎麼辦?」

  「那就給徐澤一個足夠高的官職,讓女直人無法收編。」

  「不妥!」

  耶律延禧道:「大石,你說。」

  出言阻止的正是耶律大石。

  「陛下,臣與徐澤曾相處過一段時日,知此人心志頗高,行事極有章法。」

  「他若想投靠女直人,朝廷的官祿封號未必有用;他若不想投靠女直,朝廷便是不給官職,他也會照樣打女直人。」

  耶律延禧問:「那你說,該怎麼辦?」

  耶律大石道:「臣以為,不管徐澤出於什麼目的來東京道,但靠他們這點人卻是無法與女直人對抗。」

  「朝廷若想利用同舟社對抗女直人,又要避免日後尾大不掉,可以不給官職,也可以不給支援,但不能不給大義。」

  耶律延禧若有所思:「大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