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新秩序> 第三十一章 功高難賞徐及世

第三十一章 功高難賞徐及世

  大宋皇帝趙佶對瀘州的迷之操作,不僅打散了能臣趙遹幹事創業的激情,也打亂了徐澤一番布置。

  主持瀘南平亂的突然趙遹被調離,孫羲叟出任瀘州知州、瀘南沿邊安撫使,對這兩個任命,不同的人能解讀出不同的結論,但相同的都是趙遹原本執行那一套政策要廢止了。

  沒有官府的保證,得不到相應的政策庇護,原本狂舔徐澤臭腳的夷奸們愁眉苦臉,急著尋找新的主人,而整編夷丁營也思想不穩,很多想走出大山見世面的夷丁也打起了退堂鼓。

  好在徐澤當初挑人時就考慮過這方面的因素,問題倒不是太大。

  徐澤沒有勉強,讓夷丁自己選,剩餘的五千多整編夷丁中,有八百九十二人願意追隨徐澤遠離家鄉,而一度擴編到六百多人的斥候營也萎縮到三百七十人。

  不過,這並不是壞事,這些願意隨自己走的,都是心思堅定或目標遠大之輩,隊伍更加純潔,少了很多隱患。

  人數少了,徐澤更容易安置他們的家屬,以後起事,也不用顧慮朝廷再拿這些人的家屬相要挾。

  至於以後瀘南會不會亂?

  就趙佶這接二連三的騷操作,即便沒有金人,大宋的江山很快也會垮掉,到時處處烽火,還顧得上一個小小的瀘南?

  十月二十四,交接完所有防務,登州營離開戰鬥了半年的瀘州,這次,和地方瓜葛較少的齊州兵馬提前兩日開拔。

  從瀘州開始,所過之處,州縣官府和百姓都給在平定夷亂中不斷創造傳奇的登州兵馬足夠敬意。

  慰問的錢財和物資,一律笑納——徐澤看得很通透,此時禁軍的尿性,不公開搶百姓的軍隊就是仁義之師。

  而且,必要的自污還是需要的,就當是提前收取一點日後解救蜀地百姓於水火的回報了。

  若想加入登州營,有專人登記其身份信息,發給有編號的令牌,只要其人出蜀地,進入京畿,找到同舟社的營業網點,就能安全的到達之罘灣。

  此舉也是為了考驗參軍之人,大軍要行進,沒時間鑒別這些人蔘軍的動機和決心,判斷他們究竟是真想追隨登州營,還是一時激情。

  但發給木牌的做法就不一樣了,這個時代,能為了一個理想,就背井離鄉,穿越「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到數千里之外的登州參軍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可造之材。

  所以,登州兵馬在蜀地內的行軍速度,並不快,以至於提前開拔的關勝和郝思文以為登州營是不是走了另一條道路,趕在了他們的前面。

  又是襄州境內,二人心心念念的登州兵馬終於追了上來,幾日後,兩地兵馬一起抵達東京。

  樞密院的小吏安排軍營后,只交代兵馬需在京師停留數日就走了,期間除了送來登、齊兩營在平亂中損耗的軍械物資外,一連數天,再未來人。

  關勝和郝思文有些忐忑,徐澤卻是早就想到了這背後的原因。

  關勝、郝思文實際上是受了自己的牽連。

  無他,功高難賞——徐澤已經是從七品武翼郎,哪怕只是再升半品,也和朝廷賞給趙遹的龍圖閣直學士平起平坐了。

  雖說文武殊途,同品文官遠比武官值錢,但徐澤這速度也太快了!

  徐澤以後還不知道要打多少仗,就算當今天子能鎮得住徐澤,下一位呢,下下一位呢?

  畢竟這位「將星」才二十一歲,而大宋皇帝卻是短壽者居多,先帝哲宗可是二十四歲就駕崩了的!

  天子顯然也沒有料到,當初簡拔於草莽的「朴臣」徐澤,玩笑般的賞了他一個官職,許其建軍,如今竟然搞出這般大動靜!

  若徐澤是個沒啥真才實學的幸進小人也罷了,歷代皇帝都不會缺這種人,他們依附皇權而存在,雖然平日里作威作福,但只要哪天皇帝用得不開心了,要貶就貶,想殺便殺,不會有絲毫隱患。

  但徐澤不一樣,若只是會打仗也就無所謂,這樣人才西軍也不少,關鍵的是徐澤還會理財治民,更兼陰謀詭計,這樣的全面手,對普遍有守迫害妄想症的大宋天子來說,絕對不是極度危險的人物!

  就算皇帝沒這想法,他身邊的臣子也會不斷地引導天子往這方面想,在權力和地位面前,什麼忠臣、直臣、朴臣都不好使——唯一的辦法,就是本著「保護臣子」的態度,不讓他有能威脅到皇權的機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