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新秩序> 第十九章 蔡京禍國老烏龜

第十九章 蔡京禍國老烏龜

  東京,太子東宮。

  今年二月初五,天子立定王趙桓為皇太子,定王府改為東宮。

  前朝一般會建造大型的固定東宮,且官屬設置完備,各部門基本與朝廷各機構一一對應,是名符其實的國家第二權力中心。

  本朝東宮在設置上就非常的隨意,講求實效,因事而設,隨宜而定。

  也就是說,只設置相應的東宮官吏,根本就不建「東宮」,哪裡是太子,哪裡便是東宮。

  不僅如此,東宮屬官也一削再削,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等機構便不復存在,基本喪失獨立運行的能力。

  朝廷法度上也將皇太子的職責定義為「視膳問安」,皇太子除了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資善堂接受教育外,主要任務就是來向天子請安,不再是「第二君」,已經淪為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但當今皇太子卻不這麼認為,趙桓出於已故王皇后,因為不得寵且早逝的母后,過去的的十五年,這位優柔的少年很少享受到至愛親情,對外界之事極為敏感,加之少年人特有的青春叛逆,每每常有異人之舉。

  趙桓立為太子僅兩月時間裡,便與資善堂講讀多次發生衝突,以至於天子不得不下詔罷講讀官讀史。

  受教育的時間減少,讓皇太子有了更多的時間經營自己的東宮屬官。

  「最近戰事怎樣?」

  所有少年人都有的熱血,在這位皇太子身上一樣也有,趙桓開口就問戰事。

  東宮如今就剩小貓兩三隻,皇太子本不該過問軍國之事,皇帝也不會喜歡對軍事興趣濃厚的兒子,但中書舍人兼太子詹事陳邦光卻不想掃了趙桓的興緻。

  「北邊的遼國,女直人作反之事已經確定,遼人連敗兩陣,女直人已然不可制。」

  「西邊對夏攻勢,自正月熙河經略使劉法斬夏右廂軍三千級於古骨龍后,就再無大戰。」

  「西南邊蜀地夷人招撫后復又暴亂,登州副將徐澤將兩營降萬人實為奇聞,但以此看來,蜀地之亂不足為慮,近期內應該可以平定。」

  陳邦光的囫圇話引起了皇太子的濃厚興趣,趙桓問道:「陳詹事,這個登州副將徐澤將兩營降萬人,是怎麼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

  聽了經陳邦光藝術加工的瀘南戰記,少年皇太子的眼中滿是憧憬。

  「善!我大宋好男兒就當如此雄姿,驅蠻夷如豬犬!」

  「殿下!」

  陳邦光慎重提醒道:「此語不可說於他人。」

  「為何不可?」

  趙桓有些懵懂地問。

  陳邦光躬身行禮,答道:「神宗皇帝登基之初,曾著甲胄向曹太皇和高太后問安,曹太皇言『天子須著甲時,國事當如何』,殿下萬金之軀,日後當繼大統,為億兆臣民之主,此等獵狼逐兔的鷹犬事,自有享朝廷俸祿的武夫為殿下盡忠,殿下卻不足為之賀!」

  趙桓見陳邦光如此慎重,也趕緊起身回禮,道:「孤年少,謝詹事提點!」

  略過此事,趙恆又想到自己老子的愛好,問道:「父皇近日可有新作?」

  陳邦光是與皇太子相處日久,知道趙恆提到的「新作」,並非天子極為擅長的繪畫和書法作品,而是指勞民傷財的大項土木工程。

  天子尤其痴迷此道,去年至今,保和殿、延福宮第六位、神御殿、葆真宮等宮殿便接連落成。

  前些時日,官家又嫌城東北的萬歲山進度緩慢,命工部侍郎孟揆鳩土功,梁師成主作役。

  其後,工地便人流如梭,各類物資進出不停,陳邦光偶然聽得其設計,僅寶籙宮以餘杭鳳凰山為模所築的土山,最高一峰就有九十尺,整山周十餘里!

  據聞,其山建成后,開門飛棧,岩穴溪澗悉備。有足容數百人的奇美山洞,晝夜不絕的檻泉泛流,山中還包平地,環以嘉木、清流、巨石、大池,更有各類館舍台閣。

  這類超級大工程,即便以大宋鼎盛的國力,耗盡天下之民夫財力,恐怕也要好幾年才能完工。

  不過,此事就沒必要說於皇太子煩心了,畢竟大宋的皇太子真就是沒有實權的擺設,小小的年紀,聽了太多這些消息反而不好,現在,是要培養太子心懷天下,辨忠識奸的能力。

  陳邦光猶豫片刻,答道:「四日前,官家駕詣景靈宮朝獻,還幸秘書省,詔曰『屋室淺狹,甚非稱太平右文之盛,宜重行修展』。」

  趙桓一時沒理清其中的門道,贊道:「重修秘書省雖有耗費,但改善臣屬署政之所,總好過費民力以建殿堂道館觀,父皇此舉大善!」

  見皇太子誤解了天子的本意,陳邦光報以苦笑。

  趙桓注意到陳邦光的表情,不悅道:「詹事有言儘管說於孤,何須如此作態!」

  陳邦光只得硬著頭皮說:「殿下,官家已詔秘書省移於新左藏庫。」

  趙桓大吃一驚,不敢置信地問:「新左藏庫,不是在外城么?怎可讓秘書省出內城!」

  陳邦光咬了咬牙,定下決心,答道:「上月,杭州觀察陳彥言『明堂基宜正臨丙方稍東方,以據福德之地』,秘書省殿在宣德門東,正應了此言。」

  趙桓面色難看地問道:「陳彥是老烏龜的人?」

  「老烏龜」是趙桓私下裡對蔡京的稱呼,陳邦光勸諫了幾次,趙桓似乎聽進去了,但一遇到心情不好,就又會脫口而出。

  陳邦光默默點頭。

  趙桓又問:「新建明堂是何規制?」

  「臣不知,只知官家命太師、魯國公蔡京為明堂使,宣和殿學士蔡攸討論指畫制度,顯謨閣待制蔡絛、蔡翛,殿中監宋昇參詳,興德軍留後梁師成為都監,保康軍留後童師敏為承受,以開封尹盛章彈壓兵匠。」

  聽了督造的超豪華陣容,趙桓就知道這又是一個超級大工程,乃以拳擊案,怒罵:「老烏龜害我趙家!」

  趙桓對蔡京的仇恨源於數月前,彼時他剛被立為太子,蔡京獻美食,以琉璃酒器羅列宮庭,趙桓不明其意,對眾器皿頗為欣賞,還贊其有心。

  事後,詹事陳光以商紂象牙箸亡國作比,趙桓才幡然醒悟,怒斥「天子、大臣不聞道義相訓太子,反持玩好之具盪吾志!」,又命左右將琉璃酒器全都砸碎。

  自此以後,趙桓怎麼看蔡京都覺得不順眼。

  大宋畢竟不比大唐,監國淪為吉祥物,皇太子趙桓心情再不好,也只能怒罵以發泄不滿,但大宋的相公太師蔡京卻是真相公。

  三日後,皇帝詔秘書省移於它所,以其地為明堂。

  命蔡京為明堂使,開局興工,即日役萬人。

  次日,又詔中書舍人陳邦光提舉洞霄宮,池州居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